第139章 麻雀战术
作者:恨不得撞墙   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最新章节     
    所谓麻雀战术,其实就是化整为零。

    前世抗日战争时,敌后游击队员像麻雀一样忽东忽西,忽聚忽散,利用自己目标小,行动灵活的特点,神出鬼没,不断袭击鬼子,取得了极高的交换比。

    麻雀战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必须在地形复杂的山地进行,二是己军熟悉地形而敌军不熟悉,三是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眼下这三个条件,楚军都具备。

    整个北梁旧地都以山地为主,只有零星几个盆地点缀其间。

    投降的北梁士兵不少都是当地人,熟知地形。

    而且,当地老百姓被突竭斯人祸害得不轻,极为痛恨鞑子,这群众基础也没问题。

    不过,宁易舍不得让林丹峰亲自去敌后做这种事。

    他召开军官会议。

    大家对这种战术的热情极高。

    最后,他决定以平晋卫中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为主,北梁降兵为辅,混编成二十个队,利用山道潜入突竭斯人背后。

    这种战术很快便见到了效果。

    这两千人平时散开潜伏在山林中。

    一旦得知突竭斯人的动向,立刻集合起来,以优势兵力伏击、狙击敌人。

    成功之后,便像麻雀一样散开,重新躲回山林之中。

    突竭斯人的征粮队接连被袭击。

    一般的小股骑兵已经不敢单独行动了。

    但大规模的骑兵行动,虽然安全,但效率奇低。

    有时候,一支近千人的骑兵队伍折腾一天,其收获还不够一百人马所用。

    突竭斯人明显急躁了起来。

    他们开始转守为攻,出豁口频频挑衅楚军。

    但楚军营寨坚如磐石,稳如老狗。

    在楚军的强弓劲弩面前,突竭斯人次次都是铩羽而归。

    后来,突竭斯人改变策略。

    他们的征粮队放弃山林附近的百姓,转而专门劫掠平原中间地带。

    楚军的那些小队顿时失去了目标。

    两军又重新陷入对峙。

    好在没过多久,一名当地的猎人透露了一条可以走马的山道。

    宁易大喜过望。

    他和林丹峰商量之后,将手里的一半骑兵都派了过去。

    褚景崇、毛贵、樊川、和林平志,各自率领一个骑兵营深入敌后。

    他们分进合击,很快就将局势又扳了回来。

    现在,对于突竭斯人的征粮队来说,就是平原中间也不安全了。

    突竭斯人再次急了。

    左贤王很快派来使者,邀请宁易当面“谈和”,但被他严词拒绝。

    现在想和了,之前干嘛去啦?

    如今形势对自己这么有利,就算不能将左贤王的命留下,也要狠狠咬他一块肉下来。

    但没想到两天之后,形势再次巨变。

    突竭斯人“钓鱼”成功。

    他们先是利用一支征粮队做诱饵。

    等褚景崇上钩之后,跟在后面的一支万人队突然出现,并对楚军实现了合围。

    幸亏一万人的骑兵队伍,声势实在浩大。

    褚景崇等人提前感应到了动静,及时做出了反应。

    撤退的关键时刻,由宁易亲自带过的这支骑兵,利用墙式冲锋击溃了正面阻拦的敌人,冲进了山林。

    但剩下的突竭斯人不肯善罢甘休。

    他们也冲进山林,利用人数优势将整座山头团团围住。

    林平志率领的一千人,也是褚景崇分给他的骑兵旅老兵。

    老兵们策动林平志去救。

    林平志拗不过,只得兵行险着。

    但没想到,人不仅没救出来,他这一千人也搭进去了。

    宁易一收到消息,就对豁口发动强攻,逼得左贤王收回了部分兵力,全力防守豁口。

    眼下双方再次回到了僵持局面。

    在豁口处这一主战场,楚军人数占优,是进攻一方。

    但在山头那处小战场,楚军却呈守势。

    两千楚军被数倍之敌围困。

    两军都有软肋,都不敢久拖下去。

    战况激烈,突竭斯人派出去征粮的人大大减少,粮草眼看就不够了。

    楚军这边,强攻豁口的伤亡巨大。

    而且,拖得越久,褚景崇和林平志的那两千人,就越危险。

    前些天的麻雀战术之所以那么成功,除了当地老百姓的协助,还有就是大本营这边的支持。

    通过那些山道,大营这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过去,支撑着三千人在敌后作战。

    但眼下,一粒米、一根箭都运不进那座山头。

    没有大营这边的补给,褚景崇和林平志撑不了几天。

    所以,当左贤王再次派人来,提议和谈时,宁易犹豫了。

    他召集众人商议。

    大家都不说话。

    就这样放过鞑子,所有人都不甘心。

    但置两千袍泽于不顾,大家又没这么狠心。

    最后还是林丹峰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才两千人而已。”

    他说得轻描淡写,似乎并不怎么在乎林平志的命。

    但宁易在他家里住过两天,却是感受过他对独子的舐犊之情,知道他其实言不由衷。

    而且,就算他舍得林平志,自己也舍不得褚景崇和那两千骑兵。

    他们不仅是自己最忠心的一群部下,也是楚军中最厉害的一支骑兵。

    其中的骨干,基本都同自己在汶水边一同战斗过。

    左贤王为什么进退两难?

    他的部队全是骑兵。

    理论上,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完全可以撒丫子就跑,一路跑回草原。

    但左贤王并不敢这么做。

    就算撤,他也只能缓慢地,一步一步地撤。

    原因就在于自己也有一支强大的骑兵。

    三卫骑兵加起来,差不多有一万人。

    其中自己直属的三千骑兵旅,更是不弱于突竭斯人,甚至可以和左谷蠡王最精锐的大帐兵硬刚。

    他可承受不了这两千骑兵的损失。

    考虑再三,他还是接受了左贤王的提议,同意第二天一早和他当面谈。

    面谈的地点就在豁口处。

    左贤王承诺后撤三里。

    当然,楚军也要后撤同等距离。

    但即使如此,这对楚军也更为有利。

    因为目前是突竭斯人占据豁口。

    如果突竭斯人让出这一有利地形,那即使事情有变,楚军也有机会拿下豁口,打破僵局。

    这也是宁易同意和谈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后,系统面板上出现了一条模拟任务——“抵挡突竭斯人的围攻”。

    左贤王的“和谈”果然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