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对峙
作者:恨不得撞墙   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最新章节     
    图不花急忙问:“我家大王呢?”

    左贤王率主力前来伏击平晋卫,左谷蠡王则率一万多人,负责监视平城里的左武卫。

    斥候道:“曼咄大王正被楚人围攻,情况不明。”

    兀突嚷起来:“这些南人怎么有这个胆子?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主力不在?”

    年长万夫长道:“他们都知道在这里伏击我们了,怎么会不知道平城外面的是空营。”

    兀突说:“南人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我从来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是啊!”左贤王叹了口气:“还是小看了这个宁易,从昨晚到现在,本王的每一步都落入了他的算计中。”

    图不花跪下喊道:“贺拔大王,请救救我家大王!”

    左贤王将他扶起来:“放心!曼咄大王是本王的安答,本王自然不会不管。”

    兀突不甘心地问:“那宁易怎么办?就这样放过他,白白损失几千儿郎?”

    左贤王道:“本王也看不透此人虚实,先救曼咄大王,回头再慢慢收拾他。”

    突竭斯人全员骑兵。

    随着左贤王一声令下,突竭斯后军便前军,全军滚滚而去。

    只留下楚军对着漫天的烟尘发呆。

    楚军上下都做好了血战的准备,没想到鞑子就这么走了。

    也不知道左贤王吃错了什么药。

    宁易也松了口气。

    难怪系统没有提醒,原来真的不用战斗。

    等回到冯邑之后,平城来人传讯,宁易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布置的后手起了作用。

    林丹峰按照他的交待,发现突竭斯大部队离开后,便率领左武卫出城,围攻敌人大营。

    只是鞑子防守严密,再加上左贤王回援及时,左武卫战果有限。

    宁易给回了一封信,将林丹峰夸奖了一番,然后要求他守好平城,耐心等待自己率大军前来。

    他还往燕山卫和拢右卫各发一道钧令。

    在给燕山卫的命令里,他要求燕山卫全军立即来援。

    至于拢右卫,将上次的右军再派过来就行。

    皇帝让他临时节制燕山、平晋和拢右三大边卫。

    平晋卫在中间,原本是为对付北梁而设的,同时也担负着支援其余两卫的任务。

    东边的燕山卫面前只有突竭斯左翼,就是左贤王和左谷蠡王。

    既然左贤王和左谷蠡王全都来了平城,那燕山卫就没必要待在东边看戏了。

    但拢右卫主要面对的,是突竭斯的大单于本部。

    让他们派一个军过来就够了。

    有了这四卫超过十万的战兵,宁易有信心将五万突竭斯人逐回草原。

    而且,在他的连续打击之下,左贤王已经损失了近万精锐,其部下已经不足五万人。

    左贤王回军之后,四万多突竭斯人将平城团团围住,但攻城却力有不逮。

    毕竟,城里光左武卫就超过了三万人,再加上北梁降兵,人数没差多少。

    前些天靳东来一番折腾,把城里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伙,全给“钓”出来了。

    收拾了这些异己分子之后,平城上下现在万众一心。

    加上外有大将军这一强援,林丹峰及左武卫众人丝毫不慌。

    宁易也不慌。

    他在冯邑厉兵秣马,只等突竭斯人疲敝。

    五天后,他等来了杨豆和三名亲卫。

    第七天,褚景崇率领的两千骑兵到了。

    第九天,燕山卫全军风尘仆仆地赶到。

    但与此同时,他收到了拢右卫大提督王建的回信。

    王建在信里称,拢右卫面对的草原上似乎有异动,他担心大单于有大动作,必须全力戒备,因此就不派人来平城了,还望大总管见谅。

    宁易收到信后,并没多想。

    有没有没有拢右卫的那一万人,影响不大。

    等燕山卫三军休整了两天后,他便点齐六万人,浩浩荡荡地往平城而来。

    他一方面广布侦骑,缓缓而行,绝不给左贤王偷袭设伏的机会。

    另一方面,他时刻关注系统面板上的变化。

    还好,左贤王的三板斧受挫后,似乎也没了折腾的想法。

    楚军缓慢但平稳地到达了平城。

    突竭斯人一看到两卫援军,立刻拔营缓缓后撤,不给楚军前后夹击的机会。

    林丹峰也率主力出城,同宁易合兵一处。

    三卫联军近十万战兵,铺天盖地地朝四万多突竭斯骑兵压过去。

    突竭斯骑兵不断北撤。

    不久后,他们退到一处盆地的入口处,便不再后撤。

    这里的地形呈葫芦状。

    两边的大山差点在这里合拢,只留下了一个狭窄的豁口。

    典型的易守难攻。

    突竭斯人依托地形,据险而守。

    楚军攻了几次,都没攻下。

    宁易只得下令后撤,就地安营扎寨。

    最终,两军在豁口前,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这一对峙,就是十来天。

    楚军背靠平城,粮草补给无忧。

    宁易以为,没有后勤系统的突竭斯人会很快崩溃。

    但突竭斯人并没有。

    他们只留一半人扼守豁口,另一半人四处劫掠。

    此时正是收获季节,突竭斯人竟然所得颇丰,足以维持其全军。

    只不过,战场周边的百姓算是倒了血霉。

    不仅地里的庄稼成了突竭斯人的马粮,家中的余粮也被收走,稍有反抗就被屠戮。

    林丹峰身为北梁人,再次找到宁易,恳求他拯救黎民于水火。

    按林丹峰的意思,只要十万大军全力以赴地强攻,必定可以攻下这个豁口。

    但宁易毫不犹豫地拒绝。

    他也不想看到此地生灵涂炭。

    可他同样不想拿手下人的命去填这个豁口。

    这十万人里,一些现在已经是他的忠诚部下,另外一些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他的忠诚部下。

    他们不是不可以死,但不能这样死。

    而且,他此前也下达过坚壁清野的命令。

    但下面很多人都心存侥幸,执行得并不彻底。

    这怪得了谁?

    林丹峰又试探地问:“大将军进攻冯邑时,那种能抛射火球的投石车呢?”

    宁易答道:“那种投石车攻城时有奇效,但野战中效果有限。”

    对方全是骑兵,机动性极强。

    为防止对方突袭,楚军特意在离豁口较远的地方扎营。

    改良后的投石车也够不着对方营地。

    另外,宁易也不想让突竭斯人看到这种投石车。

    这种投石车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几乎一看就懂。

    要是被蛮族学了去,那就麻烦了,以后中原的城市没有一座是安全的。

    连着两个建议被否决,林丹峰也不沮丧。

    他的目的,其实是第三个建议。

    “那请大将军准许末将回平城,挑一些北梁旧兵,绕到鞑子后面,去骚扰鞑子。”

    宁易皱眉道:“这样太危险了吧?”

    两边山上有小路,可以绕到突竭斯人后面,但走不了大部队。

    但小股部队过去,意义不大。

    林丹峰道:“其实不危险。我们熟悉地形,也有百姓支持,打得过就打,打不过撤回山里就是了。”

    宁易眼前一亮。

    这不是就是前世抗日时的麻雀战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