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吃惯了皇粮,吃不了粗粮!
作者:520农民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最新章节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又是几天过去。

    自未来汽车重新交付新车后,车主们对新芯片的先进功能赞不绝口,对新车爱不释手。

    许多车主迫不及待地尝试自动驾驶功能,内心充满震撼与惊叹。

    虽然在2020年后,自动驾驶技术已不再罕见。

    但在2011年,这项革命性技术无疑是一场科技盛宴。

    车主们纷纷将自动驾驶的精彩视频分享到网络,瞬间引爆全网热议。

    未来汽车的名声,也随之更加响亮。

    这才是真正的“未来汽车”!

    在百万预算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宁愿选择未来汽车,而不是传统的豪华品牌如bbA或保时捷。

    他们认为,未来汽车不仅仅是一辆代步工具,更是通往未来科技世界的通行证。

    两者的驾驶体验,简直如同鸿沟两端,完全不在同一个时代。

    未来汽车上市两年来,已经逐步改变了国人对国产车的固有印象。

    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体现在消费者对国产高科技的信心提升上。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对未来汽车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这种现象并不令人意外。

    放眼前世,即便到了2023年,仍有许多人固守着“国产车等同于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

    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在当下也不例外。

    部分消费者认为未来汽车不过是靠堆砌科技来抬高售价,缺乏传统车企数十年积累的技术沉淀和品质保证。

    当然,少不了一些传统车企在暗中发布偏颇的文章,试图误导普通消费者的判断,企图通过贬低竞争对手来维持自身市场地位。

    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更阻碍了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纳。

    从具体数据来看,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突破百万大关。

    其中,未来汽车有可能会以超过二十万辆的傲人业绩领跑市场,紧随其后的比亚笛也达到了十几万辆的可观销量。剩余市场份额主要被其他民营车企瓜分,竞争态势还不算激烈。

    虽然燃油车仍然占据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民营车企被新能源汽车可观的利润空间所吸引,纷纷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新能源车型。

    与此同时,各路投资机构也看准这一朝阳产业,积极通过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其中,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活力。

    据相关机构分析统计,今年国内车企融资额已经超过一百亿元。

    未来汽车销售持续火爆,增加产能,立即引来众多车企的关注和咨询。

    对于国内车企,他们可以单独购买青龙8124芯片;

    而对于其他豪华品牌车企,公司则要求必须购买青龙8124及其驾驶辅助系统传感器的完整套装。

    这种销售策略,某种程度上可谓是“绑架销售”。

    不同的套装,报价从5000美元起。

    最基本的5000美元套装包含一颗青龙8124芯片、4颗毫米波雷达和10颗超声波雷达。

    若客户希望增加激光雷达,每颗需额外支付3000美元,且这并不包括系统费用。

    激光系统,各家车企都不会卖,未来科技集团自然不会卖。

    而且,这类技术若出了问题,可能把原因推到系统上面,说人家激光系统有问题,车主才误判。

    激光雷达的市场价格本来就很贵,一般汽车用不上。

    未来科技集团的驾驶辅助系统传感器在使用新芯片后,定价却相对理性,并未出现明显溢价。

    若定价过高,即便技术再先进,车企也难以承受。

    2011年10月29日,

    一场备受瞩目的国内汽车产业讨论大会在魔都隆重举行。

    郝强未能亲临现场,集团旗下未来汽车公司的总经理罗浩出席了会议。

    会议交流中,合资宝玛董事长刘铁一番言辞犀利的发言,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火药桶。

    他直言不讳地表示:“我认为某些公司应该专注于自身的芯片领域,无需在各行各业都插上一脚,扰乱了市场的价格体系。

    利用自主生产的锂电池和芯片优势压低汽车价格,让同行企业喘不过气来。

    我们这个行业应该百花齐放,而不是被一家独大。

    若长此以往,国家的制造业还谈何发展?”

    刘铁的这番话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他所指的是谁。

    台下的与会者纷纷交头接耳,对刘铁的直言不讳感到惊讶,但也不得不承认,他道出了许多同行的心声。

    长期以来,传统车企一直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而未来科技集团凭借其领先的科技实力,似乎在每个领域都能轻松获得成功。

    自未来汽车上市以来,传统豪华品牌bbA的销量持续下滑,情况令人堪忧。

    若不是国民消费能力的逐年提升,恐怕像合资宝玛这样的企业早已难以为继。

    根据前世历史数据,2011年,宝玛品牌在桦国的销量大约为29万辆。

    其中,合资宝马贡献了大部分销量,销量约为24万辆左右,其余为进口宝玛。

    而这个世界,被未来汽车影响下,销量只有十几万辆。

    若非未来汽车产能受限,宝玛的销量可能会进一步萎缩至不足十万辆。

    随着未来汽车二期20万辆产能工厂的正式启动,宝玛等传统车企的危机感愈发强烈。

    他们不禁担忧,如果未来汽车继续扩大产能,传统车企还能否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面对刘铁的尖锐批评,罗浩在会上毫不示弱地予以回击:“我们已经将车辆配置调至很高的水平,利润也相当可观。

    若再提价,无疑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某些车企安于现状,长期依赖合资品牌,已经失去了进取精神。

    呵,吃惯了皇粮,吃不了粗粮。

    当他们从安逸中惊醒,发现自己已濒临淘汰边缘时,才开始急于寻找替罪羊。

    多年的合资经营,不仅没有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反而磨灭了创新的锐气。

    合资这么多年了,请问国产化的程度提高了多少?”

    罗浩的反击不仅直指问题核心,也道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

    他紧接着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继续阐述:“我们把牌打出来了,能跟上我们节奏的,就继续前进;

    跟不上的,也不必怨天尤人,毕竟市场竞争就如同牌局,这盘输了还有下一盘。

    做生意嘛,怎么可能一直顺风顺水的。”

    刘铁听闻罗浩的反驳,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笑呵呵说:“哎呀,我的言论并非针对未来汽车公司。

    不过坦白说,我个人认为你们的定价策略可能偏低了些。

    恶性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谁都难以幸存。

    就像国外常发生的倒牛奶事件,本质上也是这个道理——过度竞争导致的市场失衡。”

    罗浩并未被刘铁的和缓语气所迷惑,而是直击要害地反驳道:“以前,国产桑塔纳打算以20万元高价销售时,但得国人指出8万元就足以覆盖成本并获得合理利润。

    刘总所负责的公司存在机构臃肿、人工成本过高、科研人员缺乏进取心等问题,为何不先从自身找原因呢?

    与其指责他人,不如审视自己的管理和创新能力。”

    罗浩可不怕什么,直接怼他。

    随着双方言辞越发激烈,现场氛围变得剑拔弩张,两位高管都不愿意在口舌之争中认输。

    文人斗嘴,看似没骂人,但以其他方式骂你。

    刘铁想给未来汽车盖大帽子,以获得现场同仁的认同。

    而罗浩不喜欢国企这种弯弯肠子,直接骂你管理有问题。

    实际上,在座的其他车企高层心知肚明,合资企业的高管们拿着丰厚的薪酬,而公司实际上是国家所有。无论盈亏,对这些高管个人而言影响有限。

    当然,如果公司利润丰厚,他们就能以更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

    这场激烈的辩论不仅揭示了传统车企与新兴科技公司之间的矛盾,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国内汽车产业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一方面是依赖外国品牌和技术的合资模式,另一方面是以创新和高性价比突围的本土企业。

    刘铁与罗浩之间的激烈交锋被现场敏锐的记者拍摄下来,并迅速上传至各大社交平台。

    这场高层之间的唇枪舌剑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和热议。

    虽然刘铁的言论在现场获得了不少同行的认同,但在网络空间中,情况却大相径庭。

    网友们对刘铁以及宝玛汽车的批评声浪此起彼伏。

    一位宝玛525车主愤怒地评论道:“垃圾宝玛这些年来简直就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车型配置年复一年毫无变化,却还敢卖天价。

    更可恶的是他们的4S店,动不动就加价销售,还强制搭售各种套餐,太恶心了!”

    另一位网友表示赞同:“是啊,现在有了未来汽车,配置直接吊打bbA,现在的消费者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局限在传统品牌里?市场有了更好的选择,何必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我也服了这位宝玛高层,自己在市场竞争中落了下风,不思进取提升产品,反而抱怨人家定价太低、不该进入汽车行业,把行业水搞浊了。”

    “哈哈,楼上的,这叫拉不屎,怪地太硬了!估计那位宝玛高层便秘了。”

    “未来科技集团是先有未来汽车才有芯片。未来科技集团从汽车上赚到了钱继续搞科研,搞出芯片了。

    宝玛搞出了什么?

    估计是一群啤酒肚吧!”

    网络上对宝玛汽车的评价褒贬不一。

    大多数网友对其持批评态度,但也有支持者为之发声。

    一位网友这样评价道:“未来汽车确实不错,但如果要我自己选择用车,我还是会选宝玛,它们有着多年的造车经验和技术积累。”

    另一位用户则表示:“我并非不支持国产车,只是不得不承认,在品牌底蕴方面,国产车与老牌汽车制造商相比确实还有差距。

    另外,我个人更倾向于传统燃油车,总觉得坐在一堆随时可能爆炸的锂电池上有些不安全。”

    这些评论反映了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的复杂心理,既希望支持本土品牌,又对其质量和安全性存有疑虑。

    郝强虽然没有关注这场汽车论战,但若是知晓,他必定会赞同罗浩的观点。

    不过,如果让他选择燃油车或新能源汽车的话,他可能偏向于燃油车,远程出行比较方便一些。

    只是说,他自己公司造车,这个坑他得填。

    但在安全性能方面,那就不好说了。

    若说碰撞起火风险,锂电池更容易起火;

    若是驾驶安全,未来汽车更佳,毕竟搭载了许多雷达和防撞系统,他自己设计最清楚。

    最近几天,

    郝强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几个重大项目同时推进,让他忙得不可开交。

    首要任务是提升芯片制造工艺。

    他给自己和团队定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半年内将芯片工艺制程提升到7纳米,并在一年内实现量产。

    EbL光刻机的上限很高,14纳米简直侮辱它,1纳米才是正常形态。

    与此同时,他还在推进两款新型芯片的设计工作。

    其中,青龙8134芯片和白虎835芯片。

    青龙8134芯片将采用7纳米工艺制程。

    而白虎835芯片还是使用14纳米工艺制程,设计工作已经启动,这可是要在半年内完成的。

    第三个重大项目是组装一台属于未来科技集团自己的超级计算机。

    随着公司研发项目的增多和复杂度的提高,一些科研工作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郝强深知超算对科研的重要性,因此决定投入资源建设自己的超算中心。

    同时,这也是自己选择的技术商店的技术。

    在规划这个超算项目时,郝强详细研究了全球顶级超级计算机的配置和性能。

    目前位居世界第三的国内“天河-1A”超级计算机,其性能达到每秒2.57千万亿次浮点运算(petaFLopS),使用了约7,168颗处理器,总造价约2000万美元。

    这意味着每颗处理器的成本约为3000美元。

    相比之下,排名第一的米国“泰坦”超级计算机使用了多达5.6万颗处理器,造价高达9700万美元。

    而排名第二的日本“京”超级计算机更是使用了8.8万颗处理器,造价约1.2亿美元。

    搞一台超算,太花钱了。

    不过,让郝强最头疼的则是,超级计算机有着显着的缺点,那就是惊人的能耗。

    以“天河-1A”为例,每小时的标准耗电量就高达3400度!

    这相当于一个小型工厂的用电量。

    而处理器数量更多的“泰坦”和“京”,其能耗更是难以想象。

    当然,

    未来科技集团的耗电量也是非常大的,比如单晶炉,功率达到1000kw,每小时耗电量达1000度电!

    机加工厂的一些大型设备,一个小时耗电量也有几十度电。

    随便一台设备,都是1kw以上。

    整个集团用电量非常夸张,要是断电的话,损失就非常大了。

    未来科技集团目前还没有自己的计算机处理器。

    郝强也知道,要研发一款全新的处理器并非易事。

    即便是业内巨头如苹果公司,通常也需要约2年时间;高通公司的研发周期也在1.5到2年之间。

    处理器越复杂,研发时间往往就越长。

    未来科技集团目前没有研发计算机处理器的经验,但有郝强这个能人,可以帮助团队避开许多潜在的陷阱和弯路。

    如果全员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地工作,他估计在一年内就有可能推出公司自己的处理器。

    毕竟,米国科技公司的员工工作时间通常较短,加班的情况也比较少。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家的工作效率确实很高,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除了芯片和超算项目,郝强还在积极推进几个具有前瞻性的尖端科技项目:飞行汽车、固态锂金属电池和智能机器人。

    飞行汽车项目主要聚焦于垂直起降技术、动力系统优化和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

    固态锂金属电池项目则致力于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解决充放电循环寿命等关键问题。

    智能机器人项目重点研究人工智能算法、机器视觉和精密控制等核心技术。

    公司在这些领域已经开展了初步研究,但深度和广度都还远远不够。

    要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

    他要为每个项目都制定了详细的研发计划,并编制相关技术资料,为团队指明了研究方向。

    多个重大项目同时推进,以郝强的能力和精力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更好地统筹各个项目,确保公司战略方向的正确性,他决定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10月30日,郝强召开了一次重要的高层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优化公司组织结构,其中最重要的决定是成立战略研究院。

    这个新部门除了由公司现有最高层参与外,还打算聘请10位在各自领域极具建树的资深专家,负责进行深入的行业调研和战略分析。

    郝强深刻认识到,随着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行业的发展轨迹已经开始偏离他前世记忆中的路径。

    这种变化使得单纯依靠他的“先知先觉”已经不够用了,他需要真正的行业专家来为他出谋划策。

    同时,郝强也明白,仅仅依靠网络搜索获取的信息往往存在失真和滞后。

    很多关键数据都需要通过实地调研才能获得准确的判断,这也是战略研究院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这次组织架构调整中,集团副总裁王河被任命为战略研究院院长,直接向郝强汇报工作。

    王河在商业战略和市场分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

    此外,多位高管得到了提拔。

    在未来汽车领域表现出色的罗浩升任集团副总裁,同时继续担任未来汽车公司总经理,负责推进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等重点项目。

    在半导体领域,张博凭借其在EbL光刻机研发方面的突出贡献,正式升任半导体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晶圆工厂、芯片研发和制造工作。

    至此,包括郝强在内,集团的高层大领导团队已经扩充到11人。

    除了总经理之外,还提拔了多位管理成为各分公司的副总。

    只不过,高层大领导团队已经达到11人,每家公司的副总人数至少2人,一般情况下,副总不会参加郝强召开的高层会议,除非分公司的高层会议。

    与组织架构调整同步,集团还计划推出全新的员工等级划分标准,旨在建立更加科学、公平的晋升体系。

    这个新标准将综合考虑员工的专业能力、工作业绩、创新贡献等多个维度,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要实现公司的宏伟蓝图,必须建立一个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让每个人都能在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