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萍当时并不知晓大哥那一次有去无回的征程究竟改变了什么。
她当时正忙碌于学业和繁重的工作,出于她的预料,音乐学院里新入学的学生很少,这很少人中的大多数也只是闺阁里的娇娇小姐,据她们所言:“现在学一点西洋乐器,日后才可给夫家长脸。”
或是:“不学这些,岂不是落伍于众人了。”
依萍深觉自己来错了地方,她心中对音乐自有一番热忱,跟这些拿音乐当炫耀的人并无共同语言。
方瑜约她去公园散步时,依萍闷闷不乐道:“我原以为在这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没想到,往届的同学要么出国,要么半路休学。新进的同学不但少,剩下的还是些留家旷课的人,连老师也不甚热情……”
方瑜安慰她,“也是常理,依萍,如今内忧外患,音乐虽美好,却不是大家欣赏的,比方我的表哥,便从文学系转到物理系了。”
方瑜看依萍情绪低沉的样子,不由笑了笑,“暂且不说这些啦,依萍,大歌星,你的新唱片什么时候出啊?”
依萍笑道:“唱片模版灌好啦,正在制作呢,我有自信凭这张唱片扬名整个上海滩!”
方瑜也跟着轻轻笑,对她很有信心,肯定地点头。
公园内绿树成荫,稍远些有座小桥,桥下一汪清水随细风微微荡漾,荡出一圈圈波纹。
方瑜拉着依萍坐在长椅上,心湖也跟着荡漾,“大哥什么时候回来?”
问过之后,方瑜才觉得有些冒昧。
依萍打趣她,“憋到现在,总算问出来啦?”
方瑜摸着自己微微发烫的脸,轻轻推了依萍一下,“知道你还说,故意调笑我。”
依萍笑了起来,“他才刚走呢。”
依萍正色道:“具体我也不知,哥走得匆忙,而且他去完南京,还要再去米国一趟。你知道的,黑豹子那个人,娶了一群老婆,大老婆几十年前就去了米国,国外还有我们家最年长的尔泰,他比我们大20多岁,论起来,尔曜和尔泰才是最亲的。”
说到这里,依萍嘴角上翘,“你要是想争取尔曜哥,都不必管黑豹子,头一个就是要让尔泰哥满意。”
说完不待回应,依萍站起来就跑。
方瑜恼了,追上去,佯装要捶她。
两人绕着湖堤打闹。
那是依萍记忆里最后的平静时光。
之后便是迎来了七月,七月七号那天,每个人都如往常一样生活,这里无人知晓千里之外的巨变。
直到几天后,报社发行的每则报纸上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沉重的大字,编者愤慨之意跃然纸上,这些报道个个与东北、与卢沟桥有关。
随后局势眨眼间变坏,报纸如雪片般飘进陆家,又如雪片般落地。
传来的坏消息一则接着一则。
战争开始了。
这年的八月十四日。
除却必要设施,诸如医院、警察局等地,上海大部分的工作场所已经停了。
依萍面色惨白,手中的报纸轻飘飘落在地面上,家里人的脸色都极差。
报纸上的内容大致是,米国外宾并大使馆工作人员外出游玩时,不巧撞见了运送军用物资的日军一等兵大山勇夫,两者爆发了激烈冲突,因外宾雇佣保镖众多,日方被暂且逼退,然则大山勇夫甚为嚣张,故意设下埋伏,将外宾围困在炸药圈,双方激战,最终同归于尽。
这是一则影响极为恶劣的事件,米国驻华大使馆成员本身就不是一般人员,家庭背景更为不凡。
日方亦是,除却一等兵大山勇夫,他们的队伍内还有另一位上原贵族旁支子弟,其家族内有好几位贵族院议员乃至军中上将。
此刻,因为这两人的死亡,两方已经闹得不可开交。
兵荒马乱之际,南京官方却仿佛看到了转机,态度摇摆不定,甚至提出要举办和平会谈。
依萍并不关心编者描绘米日两方交恶的国际形势,她的眼里只容下一行字。
中方商人陆尔曜不幸在此中遇难。
梦萍撕扯报纸,撕着撕着,她泣不成声。
尔杰趴在她旁边,一脸茫然无措。
王雪琴同样握不住报纸,惶恐痛心又愤怒,她喊道:“南京爆炸案,南京爆炸案,我的尔曜,该死的鬼子,我要去和他们拼了!”
依萍扑上去拦她,大喊:“妈,妈,你静静,炸死尔曜哥的鬼子在南京,我们,我们现在连租界都难以出去,你冷静一下,尔曜哥肯定不想你这么冲动!”
王雪琴挣扎的力度极大,依萍控不住她,幸好尔豪及时赶过来锁紧她的胳膊。
王雪琴喘着,撕心裂肺地哭喊,“尔曜他才二十多啊!”
依萍听得心中酸涩,眼泪哗啦啦地流,她抱住妈,呜咽。
王雪琴越喊声音越哑,沙哑的嗓子混着哭声,不断叫嚷:“尔曜、尔曜……”
随着她的哭嚎,全家人皆痛哭起来,心如刀绞。
这几日暴雨不绝,天空阴沉沉的,外面时时传来闷闷的响雷。
依萍满面的泪水,饶是早不关心外头的响动,也被这连绵不断的“雷声”惊动,地面仿佛也被震动,微微摇晃。
尔豪最先发觉,他往窗边撩开帘子,惊叫道:“是轰炸!鬼子打进来了!”
依萍猛地扑到窗边,只见外头早已大乱,人群从租界外汹涌而入,挤成一股难以冲散的洪流,朝着各处租界逃难。
头上几个漆黑的线条,规律性地闪光,随着那光芒一闪,地面上很快传来一阵猛烈的轰鸣。
人群跑得更快了。
依萍颤抖着唇,注视着眼前的一幕,这一幕,未来的几十年将毫不褪色,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
很快,依萍大喊:“妈,尔豪,快,咱们快去地下室!大哥给我们留了地下室!”
上海自此陷入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