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群策群力,共商大计
作者:东北小锦鲤   共妻高HIVI最新章节     
    张恪清上一次跟所有的省委常委坐在一个会议室,还是刚来郑城的时候,这是全省的权力核心圈,也是多少干部奋斗一生的目标。

    但这只是张恪清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他也相信距离这一天不会太远了,提前来感受一下也挺好。

    张恪清进门的时候,就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大家也都给予回应。

    因为他们都清楚,最多一年半,张恪清就真正有资格跟他们坐在一张桌上了。

    倒是陈栋邦有些疑惑,今天这个会到底是讨论什么,为什么只扩大到张恪清一个人?

    他没听说过郑城出什么事了,难道是省政府那边的工作?

    想想张恪清分管的文旅、国资、环保,好像也没什么大事,发展的不也都挺好么。

    按说有什么工作,省政府那边开个会就行了,为什么会召开一个只扩大到张恪清一人的常委扩大会议?

    不过他没有开口询问,等一会儿开会就知道了。

    苏立业跟向洋一起走了进来,分别落座之后,苏立业开口说道:“今天叫同志们过来,主要是为了一件事,省政府那边做了一份关于进出口贸易的计划,想申请上头的政策扶持,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让这份计划更加的完善,能够打动领导,让政策落实在我们南河。”

    “这份计划是恪清同志做出来的,就由他先给大家做个简短的陈述。”

    看到苏立业点头,张恪清用了两分钟来描述自己的计划,同时苏立业的秘书也在给大家分发着复印的计划书。

    “……各位领导,这就是我这份计划的初衷与核心,但确实缺少足够多的优势来打动领导,恳请各位能够帮忙想到办法,让南河能够拿到这重要的机会。”

    别人不清楚这个丝绸之路的计划有多大潜力,张恪清在前世可是亲眼见到的。

    全球有超过一百个国家响应,接近九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了协议,六十余个国家连文化都开展了渗入合作,极大的增强了国际影响力,连带着货币体系也更加完善,能够更好的抵御外汇风险,不再被漂亮国等轻松牵连。

    为此院里也投入了极大的资金,光是贷款就放出去了超过两千亿美元,这种好机会,南河绝对不能错过。

    一旦上了车,就能更快的发展,也不再轻易掉队。

    苏立业等张恪清说完,接过话头:“各位同志,这件事对南河的重要性极高,尤其是对南河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

    “我与向洋同志都非常赞同这个计划,所以请大家过来一起想想办法,谁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不怕出错。”

    大家都低着头,认真的翻看着资料,没有人先开口。

    一个是资料还没看全呢,万一自己说的是张恪清计划书上已经有的,或者是完全相反,那不成了笑话?

    另外也是大家都不想当出头鸟,尤其是那些党委口的常委,这件事说到底也是政府的政务,成功了也是政府那边的领导分更多的功劳,他们顶多能分个零头。

    看到没人吭声,苏立业看向了陈栋邦,陈栋邦跟苏立业眼神对视之后,马上举起了手。

    “苏书记,各位同志,我对这个计划也是十分赞同的,不只是能带动南河的进出口贸易,带动经济发展,也能让全部的南河百姓受益,让全省的其他地市受益。”

    “其实现在全省的进出口贸易,郑城占了四分之三以上,而这份计划如果能成功,郑城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比会降低到五成左右,其他地市可以获益更多。”

    “我认为应该重点强调我们这个空中丝绸之路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带动全省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带动全省的经济更快发展,也给其他内陆省份起到了示范作用,让他们也可以参与到上头这个庞大的计划中。”

    苏立业微微点头:“栋邦同志说的不错,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这点确实是领导很重视的方面,其他同志还有建议吗?”

    陈栋邦开口之后,其他人都纷纷开口。

    有人说应该强调南河的潜力,机场正在快速扩张,人口也在增长中,经济增长也很快,Gdp排名这几年都在增长,许多项目落户之后,很快会带动南河的经济更快发展,潜力巨大。

    上头应该给予一些政策扶持,帮助南河兑现潜力。

    有人说要从南河人口多,物产丰富来切入,尤其是农副产品,这点比沿海地区更好,但没有政策的扶持,竞争力却不大,这也是在帮助南河的农业、农村工作更快发展,而这些产品也是中亚、欧洲等许多国家所急需的,那些国家和地区的物产远没有如此丰富。

    还有人说应该从南河的文旅产业为切入点,这个本来就被领导点名表扬过,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正好切合上头想要宣传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想法,至于进出口贸易算是附带的。

    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想到了一些南河的优势,这也给了张恪清极大的启发。

    他之前也没想到南河还有这么多优势,虽然每一个优势似乎都不大,但结合在一起,或许能够打动领导。

    尤其是空中丝绸之路的想法,是他们第一个提出来,也让成功的希望大增。

    大家讨论了两个小时,期间甚至还有一些人相互辩论,并不是政见不同,只是为了指出对方一些描述中的漏洞,想着该怎么堵上,免得送到了京城那边才被发现。

    就连苏立业和向洋也加入到了讨论中,两人也都指出了一些想法中的不足之处。

    大家也都很意外,向洋对这件事很上心大家都理解,毕竟未来向洋会成为南河的书记,还要在南河工作好几年,也还有机会冲击更高的位置,这件事做成了,未来也能多一份政绩。

    但苏立业怎么也格外重视,苏立业都六十多了,再有一年多要么直接退休,要么再去其他位置干两三年,不可能升上去,这么努力干什么?

    不过这也让其他人更加认真,省里两位主要领导都这么重视,他们也必须重视。

    希望能够讨论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让这份计划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