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是天才,也是孤独的政治家
作者:权照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最新章节     
    “大明柱石!”
    “救时宰相!”
    苏治的话,让朱元璋和朱棣振奋不已,
    “我大明文人,竟也有如此人物!!”
    “不知这张居正,又将有着怎样的风采!!”
    “张居正是大明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更是被誉为大明时期最出色的内阁首辅。
    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争议。
    有人称赞他为明朝的功勋卓着,延长了明朝的国祚。
    也有人批评他私德有亏,贪污腐败,独断专行,生活奢侈无度,甚至阴谋加害政敌。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又能做到完美无缺呢?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张居正的功过是非,以还原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历史人物。”
    【历史十大名相第九位:大明柱石,张居正!】
    视频标题出现后,苏治开始继续解说道: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又名张白圭。
    因出生于湖广江陵,所以也被称作张江陵。
    张居正出身寒微,
    其先祖张关保曾参加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
    并因立下军功而被授予归州长宁所守御之职,世袭千户。
    至其曾祖张诚,以别支由归州迁往江陵,
    虽然家族仍然保留军籍,
    但张诚之子张镇,后来成为了荆州辽王府的护卫军。”
    “竟然是追随咱打天下的兄弟的后代!”朱元璋闻言,双眼一亮,然后高声问道:“张关保谁认识?”
    朱元璋话语刚落,徐达便站了出来。
    他大声回道:“皇上,臣以前有个兵,就叫张关保!
    他曾跟随臣平定江南,后来累积战功授归州长宁所世袭千户,入了湖广的军籍!
    苏先生说的张居正的先祖,应该就是他了!”
    “好!”朱元璋大笑一声,说道:“给他家多送点粮食、书籍,一定要让他们把张居正培养的更好!”
    “臣,遵旨!”徐达拱手退下。
    视频继续播放,
    “明朝军籍管理十分严格,不得随意更改。
    军人地位相对较为低下,
    护卫军又是军中最低贱的职务。
    所以,张家迁到江陵后,其实还是处于社会的底层,经济方面也比较拮据。
    对于这一点,
    张居正本人也很坦率的说道:‘先世单寒,非阀阅衣冠之旧。’
    虽然家境普通,
    但张居正的长辈却讲道义、爱助人,称道于乡里。
    这种家风,对张居正的成长,也是起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的。”
    “对张居正来讲,
    长辈们的期望并没有成为他前进路上的负担。
    相反,他在学习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他两岁便能说话识字,
    五岁便进入学堂,
    十岁已通晓六经大义,
    十二岁便考中秀才,
    十六岁成为举人,
    二十三岁更是考中进士。
    此后便踏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仕途,开启了他那非凡和充满争议的一生。”
    看到张居正这如同开挂般的一生,
    许多百姓忍不住惊叹道:
    “十二岁成秀才,十六岁为举人,二十三岁便中进士!真是举世罕见的神童!”
    “隔壁老王考了一辈子还是个秀才,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谁说不是呢,我邻居的亲戚的二大爷,现在都已经五十多岁了,还是个没什么出息的穷酸秀才。”
    “真的不能比啊!”
    “……”
    “完了……第十名和第九名都没了,难不成我大清朝竟然没有名相上榜?”乾隆帝弘历,忍不住哀叹了一声。
    苏治继续解说道,
    “嘉靖十六年(1537年),
    年仅十三岁的张居正首次参加乡试,
    便得到了湖广巡抚顾璘的青睐。
    顾璘称赞他为‘国器’,说他有将相之才。
    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位少年的看重,
    顾璘甚至还解下腰间的犀带赠予他,
    言行间无不充满对张居正的爱护和期望。”
    “要知道,那时候的张居正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少年。
    别说张居正了,换做其他学子陡然得到大领导的夸赞,怕是谁都会飘飘然吧?
    想来顾璘也担忧如此天才少年会满足于这点成绩,不思进取,
    于是他特意对主管乡试的官员说:
    ‘余以为莫若老其才,他日所就,当益不可知耳。’
    意思是要多磨练磨练张居正的性子,
    不要让他过早成功,而骄傲自满。
    因为这番话,
    原本十拿九稳的张居正,在那一年的乡试中落榜了。
    一直等到三年后,他才重新考中举人。”
    “对于此番因顾璘一番话而落榜,
    张居正却并未心生怨恨,
    反而对顾璘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已。
    晚年时,他回忆起这段经历,仍然感慨万分:
    ‘仆自以幼童,岂敢妄意今日,然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感忘。’”
    “如果说落榜对未成年的张居正只是起了告诫,
    那么其祖父张镇之死,则让他学会了警觉。
    张居正因为少年神童,名声在外,
    竟然引来了同龄人,第六代辽王的嫉妒。
    后来在张居正登科后,
    其祖张镇被辽王特召至王府,最终因过量饮酒而丧命。
    这一件事,也让张居正明白了人心的复杂和残酷。”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张居正以二十三岁的年纪,成功考中进士,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这是一项极高的荣誉。
    因为庶吉士,通常是从二、三甲进士中挑选出的年轻且才华横溢的人,
    他们是最有机会成为皇帝近臣的人,
    同时,也是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
    当时朝中大臣,大多喜好谈论诗文,
    张居正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治国之道并不在诗词之中。
    所以,
    张居正也很少与他的同僚交谈,
    他只是默默钻研典章古籍和探求治国兴邦之道。”
    武则天看到这些,忍不住向身旁的狄仁杰问道:“狄国老,你说朕重视诗词文章,是真的错了?”
    狄仁杰并没给武则天留面子,直言不讳的说道:
    “回陛下!诗词文章固然能陶冶情操,培养气质,但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不能过分倚重。
    张居正的做法,正是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务实与远见。”
    武则天微微颔首,说道:“朕,明白了。”
    “张居正刚入翰林院时,内阁首辅夏言和严嵩之间的政治斗争正日趋激烈。
    这场斗争在次年达到了高潮。
    夏言因严嵩的陷害而入狱,
    最终惨遭处决,
    成为明朝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公开处决的首辅大臣。
    严嵩随之继任首辅之位,
    嘉靖朝,
    从此正式进入了严嵩专权的黑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