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镇国公(2)
作者:两广总督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     
    第2章镇国公(2)
    第2章镇国公(2)
    杨轩离开皇宫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对于张太皇太后这个侄媳妇儿,他是同情的。
    十一年,她就从太子妃成为了太皇太后,站到了这个时代女性所能站到的最高点。
    但这份成长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痛苦的。
    级别每提升一次,就意味着亲人的离世。
    杨轩觉得,张太皇太后所经历的痛苦,快要赶上老朱了。
    同样配偶走在了自己前面,同样送走了自己大孙和儿子。
    白发人送黑发人,应该是这个世上最痛苦的事了。
    回到府里,杨轩就直接躺在了床上,他按揉着眉心,很是疲惫。
    直到小虎将饭菜送过来,他才吃了些东西填饱肚子。
    夜深,杨轩早早就休息了。
    明天他还要早起,新帝登基的第一场大朝会,京师的官员都要参加。
    他作为朱瞻基的托孤大臣,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次日,天还没有亮,杨轩就已经起床洗漱,穿戴整齐后便和虎子一起出了府。
    朱瞻基最后并没有对虎子动手,所以虎子现在仍然是锦衣卫指挥使。
    可以这么说,哪怕没有朱瞻基的遗旨,锦衣卫也只听杨轩的。
    来到宫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而且还有官员正在往来赶,不过只是少数。
    他们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
    嗡嗡嗡的跟苍蝇似的。
    杨轩自然不可能跟一众官员一起在这里等着,像他这种身份的大臣,是有专门的小房间等待休息的。
    杨轩在人群中找到于谦,后者见到他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
    因为今天的杨轩穿的是赤红色的蟒袍。
    像这种蟒袍,杨轩不止一件。
    朱棣赏赐过,朱高炽也赏赐过,朱瞻基还赏赐过。
    换着穿都已经够用了。
    朱允炆因为和杨轩爆发矛盾,没有赏赐,老朱那就是抠门。
    周围的官员看到杨轩身上的蟒袍,眼底说不出的羡慕。
    这可是前几位皇帝赏赐的,象征着极大的荣耀和恩宠。
    同时这也是身份的象征。
    不过知道穿蟒袍的是杨轩,哦,那没事了。
    这厮有赏赐的蟒袍,实在是在正常不过了。
    “侯爷。”于谦躬身一揖。
    “别在外面站着了,跟我去里面吧!”
    杨轩单手扶住于谦,笑着说道。
    “这不合规矩!”于谦摇头拒绝。
    “别那么迂腐,正好我还有事问你。”杨轩强拉着于谦往小房间走去。
    他知道,于谦这个人有原则,这是他的优点,同样是他的缺点。
    于谦力气没有杨轩大,只能被杨轩拉着走。
    反抗无果,他也就放弃了。
    “侯爷想问什么?”于谦道。
    “问问你对朝局的看法。”杨轩说道。
    掌握着锦衣卫和暗卫这两个情报组织,朝中的局势杨轩很清楚,不需要再跟于谦询问。
    他问于谦对朝局的看法,是想看看接下来要怎么安排于谦。
    至于身居高位会不得好死?
    暂时不用考虑这个事。
    他掌权,怎么可能会动于谦?
    两人边走边聊,于谦也大概说了自己的想法,当来到小房间的时候,杨轩也想好了对于谦的安排。
    “侯爷!”
    “侯爷!”
    杨士奇等人还有六部尚书,张辅这些重臣已经到了。
    见到杨轩进来,纷纷起身打招呼。
    “坐,都坐!”
    “侯爷,请!”
    张辅已经把主位给让出来了,杨轩推脱不过,只好坐下。
    接着,张辅等人才落座。
    而于谦,则在角落坐了下来。
    在场的官员哪个不是三品以上的大员,只有于谦品阶最低,只好屈居末位。
    杨轩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内阁、六部、督察院、五军都督府等各部门的头头。
    国家政策,基本上离不开这些人。
    趁着现在宫门没开,杨轩打算先和这些人聊聊,看看能不能达成共识。
    毕竟今年的施政方针等都还没有定下呢。
    “在座的诸位都是朝中重臣,有些也是先帝临终前召见进行嘱托过的。”
    “老夫也就不跟大家藏着掖着了。”
    杨士奇是在场众人中年龄最大的,已经七十一了,但他比杨轩还要小。
    所以作为年龄最大的,杨轩自称老夫并没有什么问题。
    今时不同往日,杨轩在面对众人的时候,收敛了不少锋芒。
    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杨轩接着继续道:“陛下的登基大典刚刚结束,今日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场大朝会,接下来的施政方针就要确立了。”
    “老夫久不在朝,诸位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咱们先交流一下,朝会上就不用浪费时间了。”
    听到这话,一众官员也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低品官员上朝基本上都是凑数的,或者就是当马前卒,当炮灰的。
    朝局的走向,大明未来的发展,也只有这里的众人,有资格参与。
    见没有人先开口,杨士奇不想落了杨轩的面子,便当了这第一人。
    “既然诸位都没有想好,那杨某就先说说自己的愚见。”
    在登基大典宴席上的时候,内阁和杨轩的关系就已经缓和,并初步达成了共识。
    “杨阁老在朝多年,若所说为愚见的话,那让在场的诸位还怎么开口?”杨轩笑着打趣了一句。
    “还请杨阁老大胆的说。”
    闻言,杨士奇笑笑,开口说道:“先帝刚刚驾崩,陛下又年幼,依杨某之见,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朝局稳定。”
    “不宜大动干戈。”
    “先帝在世时曾下令让各省调兵整训,并筹集辎重粮草……”
    以杨士奇的智慧,自然是看出了朱瞻基准备打仗。
    现在提出这个,自然是想让各省的军队回归原驻地。
    听完杨士奇的话,杨轩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张辅:“英国公,杨阁老的话,你怎么看?”
    闻言,张辅想了想,道:“既然军队已经调集了,那干脆就来一场大的整训。”
    “去年随先帝北巡,与瓦剌交战,明显能感觉到我大明的军队这些年太过安稳,而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以至于战力有所下滑。”
    “若军队孱弱,如何能保证大明的安危。”
    “居安要思危!”
    杨轩轻轻点头,同样没有发表意见。
    接着又看向其他人,让他们继续说。
    督察院,六部依次发言。
    在大家都投入的情况下,时间过得很快。
    已经有人来提醒他们宫门开了,到上朝的时间了。
    走出小房间,天微微放亮。
    众官员陆续通过宫门入内。
    大朝会是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进行的,毕竟京师的官员基本上都来了,奉天殿内是平时举行朝会的地方。
    在道路两旁,还有官员一手拿小本本,一手拿笔,记录其他官员有没有失礼的地方。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属于是官小权力大。
    当百官来到各自的位置上站好的时候,天色又亮了不少。
    百官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就听到一道尖锐的嗓音响起:
    “陛下驾到!”
    “太皇太后驾到!”
    “太后娘娘驾到!”
    百官跪地准备叩拜。
    只有杨轩躬身行揖礼,着实是显眼。
    不过并没有人去说杨轩的不是,这是人家的特权。
    作为资历最高,辈分最高的人,杨轩就是有这个资格。
    别人羡慕不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百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众爱卿平身!”朱祁镇发出声音,他已经坐在了龙椅上,张太皇太后和胡太后就在他旁边的椅子上坐着。
    这段时间以来,这几个字他已经说熟练了。
    “谢陛下!”
    百官陆续起身。
    朱祁镇没有再说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娘亲和皇奶奶。
    小家伙知道自己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是一个吉祥物,所以将朝会的主持权交给了皇奶奶和娘亲。
    张太皇太后也不怯场,看向百官开口道:“先帝在世时曾留有遗诏,现在宣读遗诏!”
    话音落下,就见到张太皇太后从袖口之中取出了一道旨意。
    朱祁镇身旁的太监弯着腰,上前双手将遗旨接过。
    随后,其面向百官,又向前走了几步。
    挺起胸膛,看着下方的百官,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豪气。
    不过他时刻记得自己现在该做什么。
    只见他打开遗诏,准备宣读。
    下方的百官则目不转睛的看着对方,他们都想知道先帝遗诏的内容是什么。
    先帝驾崩之前,仅召见了几个人,其他的官员,什么都没有交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杨士奇入朝数十年,兢兢业业,功劳赫赫……着,加封太子少师;
    杨荣……加封太子少傅;
    杨溥……加封太子少保;
    张辅……加封太师。
    望尔等用心辅佐新帝,勿辜负朕。
    钦此!”
    “臣等领旨。”杨士奇、张辅几人出班,伏地叩首。
    这份遗诏确定了几人的地位,对他们辅佐新帝有很大的好处。
    将旨意交给几人之后,张太皇太后又开口了:
    “哀家这里还有一份先帝的遗诏,宣旨吧!”
    言罢,就见到张太皇太后又从另一个袖口之中掏出了一封旨意。
    刚刚宣旨的太监再次躬身接过,站回宣旨的位置,缓缓打开遗诏。
    刚看到内容的第一眼,他整个人就愣住了。
    而这,也被所有人注意到了。
    不用想,肯定是这份遗诏的内容极其丰富,让人预料不到。
    一时之间,下面的很多官员都开始猜测起这份遗诏的内容来。
    “王振!”一道不悦的声音响起,宣旨的太监身子顿时一颤。
    背后开始浮现冷汗。
    完了完了!
    现在可是大朝会啊,当着文武百官还有太皇太后以及皇太后和陛下的面,他竟然开小差了。
    不用想,大朝会结束之后,他要倒霉了。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将旨意宣读。
    完事儿后再想办法求取生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长平侯杨轩……朕自知命不久矣,特任命长平侯为托孤大臣,总领朝政,着其进封为镇国公,位同郡王,另加封太师、太傅、太保,赐太宗佩剑,上可打昏君,下可斩奸佞之臣,统领禁军二十六卫……
    钦此!”
    这道遗诏的内容确实丰富,读的王振口干舌燥。
    也就是大明不能有活着的异姓王,不然说不定朱瞻基就直接给杨轩封王了。
    毕竟凭借其资历,功劳,封王绰绰有余。
    不过,这份遗诏,一点也不比封王的旨意差。
    位同郡王的镇国公啊,还有太师、太傅、太保的三公职衔。
    要知道,三公那可是官员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一般来说,能得到三公中的一个职衔,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而且纵观历史,绝大多数得到三公职衔的基本上都是死后追封的,活着的时候得到的,寥寥无几。
    杨轩倒好,一人独揽三公。
    这可是在活着的时候得到的啊!
    下方不知多少官员嫉妒的眼睛发红。
    可他们也只能嫉妒了,对此没有一点办法。
    不管是资历还是军功,杨轩都够格,再加上还是太祖的女婿。
    种种因素加起来,众官员虽然心中嫉妒,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在督察院的那群官员之中,于谦眼中没有一点嫉妒,反而是开心。
    在他看来,这份荣耀是杨轩应得的。
    当然,他也羡慕。
    那可是三公啊!
    回去后一定要让侯爷请喝酒……于谦心中暗暗想着。
    在百官的前方,杨士奇几人的心理活动就多多了,他们猜到朱瞻基会对杨轩委以重任,但万万没想到,竟然能这么“重用”。
    总领朝政啊,还统领禁军二十六卫。
    军政大权皆在一人之手,只要杨轩动了心思,马上就能当皇帝。
    这是何等的信任?
    杨士奇几人想象不到,也不敢想象。
    毕竟他们都是有家族,有子嗣的。
    皇帝就算再信任他们,也不会给他们兵权。
    比如张辅,虽然管着京师三大营,但是没有兵部的调令,他一兵一卒都调不动。
    而杨轩却能不通过兵部,直接调兵。
    要知道,禁军是独属于皇帝的军队,不是国家的军队,这二者是有区别的。
    朱瞻基将禁军交给杨轩,就等于是将新帝和太皇太后等人的命交给了杨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