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颔首:“上一次宝钞,我是真没想到,皇帝下旨,非但僧俗百姓没有遵从,反而一切背道而驰,这真令人意外。”
“照理来说,若是皇帝处在深宫,不了解实际的情况,可是那内阁,还有六部尚书、侍郎呢?哎……谁能想到,非但诏令没有起到效果,反而让市井恐慌。”
张安世笑着道:“看来老兄没少亏钱吧。”
朱棣:“……”
“朝中衮衮诸公在想啥,其实我也不懂,不过许多大臣都是科举出身,极少接触实际的事务,其实也是情有可原。”
朱棣点头,二人总算是达成了一致。
朱棣道:“皇帝在军中的时候,尚且还晓得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靖难的军马每每遭遇挫折,将士们也依旧跟着皇帝不肯溃散。想来治军和治国是一样的道理,满朝的文臣,大多自恃清贵,不晓得民间疾苦,怎么能指望他们能大治天下呢?我看这文臣啊,大多无用。”
张安世道:“老兄不要这么偏激嘛。”
朱棣瞪他一眼:“怎么,你的家族莫非是文臣出身?”
“倒也不是,我只是觉得,人才总还是有的。”
朱棣来了兴致,笑吟吟地看着张安世:“那你来说说看,有哪一个是人才。”
“这……这……”朱棣一时问起,张安世倒是一时回答不上来了。
不过在张安世看来,自己和眼前这位老兄,现在干的就是键盘侠的勾当,和市井里那些喝了几口小酒,就开始指点江山的人没啥不同。
只是哪怕是吹水终也要有一些干货才是。
猛的,张安世道:“有一个叫杨士奇的,很有才干,这样的人,一定是治世之才。”
朱棣一头雾水:“杨士奇是何人?”
张安世之所以想起杨士奇,一方面是他的太子姐夫要请人教授他讲课,似乎请的就是东宫的一个翰林侍讲,叫杨士奇的人。
当然……这个名字,在后的世张安世也有耳闻,至少在各种小说和电视剧里都出现过,说是什么历经五朝,明初至明朝中叶的主要国策都有他的影子。
而且这人因为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
你看……这不就对上了吗?
张安世道:“好了,我们就不说这些了,咱们操这个闲心做什么!”
朱棣颔首,不过却在心里嘀咕,这个家伙……只是信口胡说吗?
酒过三巡,张安世已有些吃醉了,这时朱棣似乎也预备离开,他摸了摸张安世的背,感慨道:“你这小娃娃不错,将来一定前程似锦。”
张安世爽朗地道:“那我也祝你前程似锦。”
朱棣一笑:“他娘的,和你在此啰嗦,耽误我的正事,就此别过,滚吧。”
“你这人……”张安世咬牙切齿,又看一眼朱棣身边一个个精壮的护卫,只好露出笑容:“再会。”
虽然关系近了,可是程序还是要走的,比如张安世就很愉快的钻进了麻袋里。
有一句话说的好,生活就像xx,如果不能反抗,那就学会享受好了。
那孔武有力的护卫背着张安世,不久之后出现在一处小巷,张安世钻出来。
护卫凝视了张安世一眼,突然道:“以后不要在他面前乱嚼舌根,有些人,是你惹不起的。”
张安世拍拍身上的尘土:“还不知道谁惹不起谁呢!”
拍拍屁股,直接走了。
留下那护卫,风中凌乱。
…………
张安世正在回家的路上,不过这时的张家,已是乱成了一锅粥。
张安世是溜出去的,邓健当时兴冲冲地跑来打算好好教一教张安世该怎么在宫廷之中进用膳食,结果人不见了。
而那位翰林侍讲杨士奇,正好今日也赶了来,预备了一些关于四书五经的功课,打算好好给张安世补补课。
结果人到了之后……却发现那位张家少爷连个鬼影都不见。
杨士奇端坐在堂里,邓健则很尴尬,一次次对杨士奇说:“过一会儿,张公子就会回来,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来,杨侍讲,您喝口茶,喝口茶。”
于是,在杨士奇战术性的用喝茶掩饰自己的尴尬无数遍,同时跑了七八次茅坑之后,张安世带着一身的酒气回来了。
杨士奇的脸色很糟糕,来之前,本来得到了太子的授意,他还是挺愉快的,毕竟自己区区一个侍讲,能得太子的青睐,实在三生有幸。
当然,这其实和杨士奇的出身有关系。
杨士奇自幼家贫,早早死了父亲,母亲改嫁,继父对他倒是不错,可是很快也死了。
于是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他靠着给人做教书先生谋生。
明初的时候,朝廷需要大量的人才,于是在贵人的举荐之下,杨士奇才得以入朝为官。
也就是说,杨士奇并不是正经科举入仕的官员,这一点在太祖高皇帝的时候,倒还没什么,可大明立国已经数十年之后,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软肋了。
杨士奇的宦海生涯并不好,那些正途出身的进士们瞧不起他,而他出身贫寒,虽然偶有人看重他,可毕竟没有真正的朝廷重臣青睐,更无所谓同乡、同年之类的关系。
因此,他在永乐朝初年,不过是个透明人。
此时他才想到,难怪太子让他来教导这位张公子,敢情是好事轮不上,坏事让他来背锅啊。
杨士奇与张安世见礼。
张安世听说杨士奇来了,居然很热情:“来来来,杨侍讲,久闻大名,咱们坐下,杨侍讲吃了吗?”
杨士奇听到张安世说久仰大名四个字,心里无奈的苦笑。
若是别人久仰倒也罢了,你来久仰……哎……走霉运啊。
杨士奇板着脸公事公办的样子:“公子,我们开始读书吧。”
张安世道:“好好好,我向来喜欢读书。”
于是,一部《尚书》摆在了张安世的面前。
张安世开始目瞪口呆,凭良心说,里头的每一个字,他都认识,唯独组合起来,张安世就变成睁眼瞎了。
最可怕的是,杨士奇开始念书的时候,张安世就开始打瞌睡,犯困,眼皮子不停地打架。
好几次……杨士奇见张安世木然的样子,便拼命的咳嗽,提醒张安世打起精神来。
张安世一激灵,茫然地张眼看看周遭,起初一脸迷茫的想我是谁,我这是在哪。
下一刻,眼帘又开始垂下了。
如此几次之后,杨士奇感觉自己要崩溃了。
他想暴怒,想像当初自己在民间做教书先生一样,拿起戒尺狠狠抽打这个可恨的家伙一顿。
可他忍住了,为了自己的前途,告诫自己只能忍气吞声。
“张公子,方才我讲的那一篇《周书》,你能明白吗?”
张安世:“……”
“不急,慢慢来,我来给你诠释一下《周书》的要义。”
“好了,想来张公子对此已有掌握了吧。”
张安世瞪着眼,眼睛偶尔一眨一眨,看着杨士奇,脸色僵硬。
杨士奇深吸一口气,努力地维持着职业性微笑,道:“那我再讲一遍,这一次仔细听,不急,急不来的,很多人起初也都这样,等掌握了诀窍……便可水到渠成了。”
如此反复安慰了好几天。
到最后,杨士奇欲哭无泪。
因为这家伙不开窍。
你说他态度不好吧,他对你还挺尊敬的。
可你要说他乖巧吧,你讲了这么多四书五经,结果这家伙还是个睁眼瞎。
你还不能打他骂他,毕竟人家是太子殿下的妻弟,而且太子殿下似乎对这个妻弟极为看重,将来就是响当当的国舅爷,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于是,几日之后,杨士奇去张家,大抵就成了上坟的心情了。
在几次几近崩溃和破防的时候,他一次次用强大的意志力将自己的理智拉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