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发的第54天,我们离开荔溪口,沿着古道前行。
古道沿途有许多村寨,也有驿站。
我们拖家带口步行,总比不上快马的速度,所以未必每天傍晚都能到达驿站休息。
挑夫们对沿途村寨的具体情况,比我们了解,三叔他们就听取挑夫们的意见,看着快到傍晚的时候,我们就找了比较大的村寨,借他们的地方,甚至是在晒谷坪借宿一宿。
晓行夜宿,走了三天,终于到达湖南的沅州,即现代的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内。
荔溪口距离现代的芷江,走高速的话,全程160公里,只需走2.5小时;但如果步行,在高速上走,也需要走37小时。
我们在明代,不疾不徐地在古道上步行,每天走约35至40里路,即每天大约20公里的路程。
或许有人奇怪?百多号人的队伍,中途又要煮食、休息,为什么三天就能走过现代160公里的高速距离?
这是因为古道是从群山峡谷中穿行,抄了近路。
现代的公路系统,更多是将交通安全放在首位,建公路选择的路线,既要避开落石、山洪爆发、山体滑坡、山泥倾泻等潜在自然灾害,就算要绕路,也要首先保证交通安全。
说起古道的建设,不能不提蜀道。
李白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自古以来,蜀道是出了名的难行。
古代的蜀道,是指从汉唐首都长安穿越秦岭、巴山,到达四川成都的道路。
蜀道以汉中为中心交汇点,分为南北段。
南段有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三条,北段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四条,总共七条通道。
为什么古代人明知蜀道难行,却还要行?
这是因为蜀道在古代是全国政治中心与西南联系的重要通道,控制了蜀道,等于控制了汉中这个超级大粮仓。
人们总说:走多了,就形成了路。
每一条路,总有走路的第一人,他安全过去后,才会有更多后来人接着走。
在古代,山路、古道经常没入乱草绿树中,行路人需靠指南针分辨方向;古道的开发者,除了靠指南针,靠的还有就是天上的明星指引。
蜀道难行!
杜甫曾带领全家人走过傥骆道,后来他留下诗句形容此道的危险与艰难: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这句诗意思是:二十一个家庭,近上百人入蜀避难,最后只有一人由骆谷自蜀地返回。
骆谷,指的是秦岭北坡的骆峪口,这是傥络道的第一站,古称骆口驿。
到了现代,骆口驿依然存在,就是骆峪乡政府的所在地。
到了现代,人们有车、船、高铁、飞机,那些古道日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仅成为历史的记忆。
并非所有古道到了现代都湮没在岁月的尘埃中,到了现代,有这么一条古道,飞机的航道也是参考它来定出最短的距离,它就是蜀道之一的傥骆道。
傥骆道是蜀道北段四条古道之一,傥骆道北从陕西周至至骆峪进秦岭,南由洋县傥水河谷出至汉中,长约240公里,是北段四条古道最近捷、同时也是最险峻的古道。
在现代,西安至汉中的飞行航线,就是傥骆道上方的路线,可见此线路最直线和最优选。
古代人没有先进的测量工具,全靠人脑!
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智慧!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