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老道长向我们说到明代的风水术分成两派:一派是福建的理法派,一派是江西的形势派。老道长说,江西的形势派就是为后人所熟悉的寻龙点穴。
老道长说: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风水堪舆术祖师,人们常说的有五位,就是李淳风、袁天罡、郭璞、樗里疾、鬼谷子。
李淳风和袁天罡都是唐朝人。
李淳风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袁天罡擅长“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
两人合力所着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着称于世。
唐太宗命李淳风与袁天罡推算大唐未来的国运,李淳风滔滔不绝地输出,从唐朝一直推算,到了千年之后二十一世纪。
袁天罡看到李淳风没有停下来的势头,立即从背后用手推了一下李淳风,李淳风才一下子醒悟过来。
此书因此得名《推背图》。
李淳风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风水”中的风,就是源于对于风的观测。
武则天未满一岁时,其父亲武士护曾请袁天罡到家中为家人看相。
当时还是婴儿的武则天穿着男孩的衣服,袁天罡看着她,久未发声,叫奶妈让其走几步看看,然后袁天罡说,小公子才华横溢,想谈前途,可能遥不可及。
武士护不明白,袁天罡继续说“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作天子”。
武士护怀疑地问道“这可能吗”?
郭璞是两晋时期的风水大师,他是正统的正一道教徒,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着名的方术士,他写了一部关于墓葬的着作《葬经》,广为流传,后人视郭璞为风水史上之鼻祖。
郭璞最有名的预言是“江东分王三百年,复与中国合”,他预言了隋朝的建立,隋朝有天下也正好是三百年。
樗里疾是战国时期人,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视之为相地术正宗,尊之为神。
樗里疾在临终前,说了一个着名的预言“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
到了西汉王朝建立后,所建的长乐宫就在樗里疾坟墓的东边,而未央宫就在他坟墓的西边,武库正对着他的坟墓,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着名的道家、兵家、纵横家的鼻祖,他的师傅是老子,他的弟子有兵家的孙膑、庞涓;纵横家的张仪、苏秦;都是些名垂千古的人物。
民间相传鬼谷子有撒豆成兵之术,道行神鬼莫测。
老道长说到这里,捧起茶杯示意大家喝茶。
小道士也坐在旁边,一边听老道长说话,一边为我们滤茶添茶。
老道长放起茶杯,缓缓地说:
话说回来,明代江西派的风水师,又以江西兴国三僚村出人才最多,自唐朝以来明师迭出,钦天兼博士36名,国师24名,名师72名。
唐末,战乱频繁,唐僖宗的国师、在朝廷负责天文、地理、阴阳的杨筠松,带了许多堪舆方面的秘籍要籍出逃到江西南部定居。
杨筠松收了两个徒弟,分别是曾文辿、廖瑀卜。
杨筠松无后,视两徒如己出;晚年时,为了让徒弟世代安稳,就带他们寻找安身之处。
他们相中了江西兴国的一处地方,是一个盆地,从空中俯瞰村庄地形,形似一面罗盘;而在盆地中间有一罗经山,就像罗盘的指针一般坐落于地形中央;在村庄内还有“阴”“阳”二河,作出形似太极图的分界线。
杨筠松和曾文辿、廖瑀卜分别在盆地中间,各搭茅棚住下,茅棚为\\\&寮\\\&,故称\\\&三寮\\\&,后改为\\\&三僚\\\&。
“阴”“阳”二河,将村内两大姓氏家族“廖屋”与“曾屋”分割于太极图的两侧。
三僚村是中国民间风水文化的发祥地,风水文化自此从官廷走向民间。
宋元两代,曾、廖并未出名,人丁不旺,也无人高中。
他们就检讨三僚村的风水,发现这里风水虽好,但有缺陷,“吾村四面环山,双溪水绕,故胜区也。惟是近祠,左腋地势微低,元气太舒”。
这段话是说三僚村的风水缺陷就是左腋地势微低,气到此就散了。
这时三叔问道:道长,如何观三僚村之砂?
老道长说:
前边讲过,江西风水术即是我们平常听到的“寻龙点穴”,强调觅龙、察砂、观水、点穴、择向的配合,重分析地表、地势、地场、地气、土壤及方向。
三僚村的两翼,即左右砂手,风从右边来,则右手为上砂;风从左边来,则左边为下砂。
既然左腋地势微低,则要补高,令到风聚而不散。
所谓的砂手,可以是山梁,可以是人工堆积的土墙。
明初时,曾氏后人曾从政,就想在村左修建下砂,以完善了该村的风水格局;但是其时三僚村里还住着沈氏族人,沈氏族人人丁兴旺,人口远比曾、廖两家多,不同意对村中的风水进行改动。
后来朝廷在全国范围内招风水能人术士,廖均卿和曾从政被选中。
曾从政上京后,因年老体弱,病故北京,皇帝让宫中两名太监护送曾从政灵柩回江西。
其中一名黄姓太监出面,帮助曾氏族人修补了风水,完成了下砂工程。
这时候,曾氏有朝廷的人在背后,势力壮大,沈氏族人不敢再反对。
三叔又问:道长,这个下砂工程具体是怎样的呢?
老道长说:
三僚村的下砂工程,在三僚村的左边,用泥土堆成一道土墙,上面种上竹子,上接山梁下引之余脉,向下一直延伸至河边。
曾氏感激黄太监仗义帮忙,得以修补村中风水,在黄太监病死后,特意请求将他葬在三僚村,后人当他恩人般供奉。
补了砂,曾、廖二族也为两族祖坟,选好了块无上的风水宝地。
墓地北是高山屏障,左右有低岭环抱,此为左青龙右白虎的旺丁护卫之势;墓地前方有河流蜿蜒流过,此为有情水抱的旺财格局;泥土是五色的上佳土。
风水学上认为有五色土之地为大吉的真穴。
何为五色之土?
就是指青白黄红黑五色土,代表着东西中南北五方。
东方青为青龙,西方白为白虎,黄为中,为中央之 神,南方红为朱雀,北方黑为玄武。
从此,曾、廖两族后人风生水起,后人中有供职钦天监,专职皇家风水,除了帮皇家寻找墓穴外,还帮助官方勘定长城、治理黄河、疏通漕运。
江西的风水先生称霸风水界。
我好奇地问:道长,江西能出如此多风水术士,是什么原因呢?
老道长说:
江西是在明代才成为风水术最为发达之地。
正所谓“人杰地灵”,灵秀之地才会人才辈出。
江西诸多名山大川,许多能人异士到此隐居,晋代陶士行、唐代杨筠松均隐居于此。
杨筠松的两个徒弟的后人,成为明代江西风水术士的主力。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江西的名山大川,与东晋葛洪、许逊关系密切,正一道的张天师世代居住在江西龙虎山,发达的道教文化是江西风水兴盛的宗教土壤。
明代的江西人,人多地少,为农则无田,从商无资本,所以寄望于科举考试来改变命运。
是人们的需要让江西风水业盛行。
我问道:道长,人们常说风水佬骗你十年八年,人们在改动了风水后,验证风水需要一段长时间,风水先生个个都能言晓道,风水真的那么可信吗?
老道长说:
风水学说,也不能用信则有,不信则无来形容。
明代江西人游走四方,从事各种行当。堪舆、星相、医卜都是江西人的主要谋生手段。
与经商、手艺相比,术士既不需要资本,又不辛苦,只要能言会道,把握术中门道,就可以得心应手,衣食无忧。
明代的术士市场,比商人、匠人更广阔,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生活中的万事,都依赖术士祈福祛祸、预测吉凶。
当付出十分的努力得不到二分的回报时,人一定会思考是否环境的因素造成命厄运滞。
事实上风水学是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调整为和谐状态,令人们身处一个不冲突的磁场中,自然身心安泰,身体上感受到好转,亦带动心情的转变。
另外,风水术士的一系列操作仪式等,对人也有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
经过风水先生一番改动后,人对未来充满了期望,自然重新激活信心;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自然倍加努力,终于有一个人突破出来后,后来的人对风水已得到改变这个结果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就以江西兴国三僚村的曾、廖两族人的际遇来说吧。
自唐末起就开始定居于三僚村,宋元两代均没什么大的发展,后来到明代,朝廷招揽风水术士入朝,廖均卿和曾从政被选中,后来才得以补砂石改风水。
这说明什么都讲天时地利人和,少一个也不行。
如无唐代杨筠松的传授,不会有曾、廖两族人的懂风水;即使懂风水,但是族人势力弱,争不过沈氏族人,也无法补砂。
要说是风水能使人发达,也要该人具备发达的能力,承托得起天降的福分。
人与风水,相辅相成。
我们听了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