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三叔、凌轩和我,在松谷草堂后院的侧厅,向老道长讨教入滇的房屋选址问题;提及风水之事,老道长说将来如能请到高人当然好,若遇不到高人,也不要太执着,一切内求、本自具足,向自己内心求答案,依本意而行;老道长说所谓好风水,就是让人身心舒畅、心安理得的场所。
凌轩问道:道长,我听你说及凌家族人渔樵耕读,再加上营商亨通,基本上可以保证一个家族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耕田种地已经很忙,哪里还有空读书写字?
我听了,不由得想起现代人的那句口头禅:搬砖的手没空抱你,抱了你没办法搬砖。
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老道长看到我叹气,就笑着说:瑶瑶,何事叹气了?
我说:道长,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老道长哈哈一笑说:
世间的确难有两全其美的事,但凡事皆有平衡点,只要找到这个平衡点,就可以安之若素。
凌家人世代经商,家族的长处是买卖赚取盈利,这一点当然要继续发扬光大。
有钱,就可以雇请人耕田种地、打理茶园;但是族人应该对这些农活,都要懂且识做。
我说的“渔樵耕读”,非实指渔夫、樵夫、农民、读书人四种职业;而是泛指多样职业,多种生存方式,可文可武、可攻可守。
朝鲜人崔溥,曾来大明游览,并对明朝的南北教育进行考察。
崔溥的结论是,江南人以读书为业,即使是儿童、船夫、挑水工等人,都识字;在江南,只要将地点写出来,找一个普通人问,都可以对当地的山川名迹、历史沿革等详细告知。
到了江北,不学习者居多,每次问路,常遇到回答:我不识字。
朝鲜人崔溥说,每个地方的学习风气不同,造成当地人学习的积极性不同;一江之隔,虽可往来,但日常久居,因同类而同类。
这个例子,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理,你的朋友圈是怎样的人,只要经常呆一起,你一定会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
人本身有一种惰性,如无鞭苔,会主动向较舒适的生活靠拢,这就是人的本性。
凌家族人身居田园,不要因淡泊名利、生活恣意,而放弃对人生境界更高的追求。
虽则入滇,远离中原,也一定要教育子孙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族人要普及文化教育,除识文断字,还要知理明义;凡事向高的学习,不是向低的看齐。
我们听了都点头称是。
三叔说:道长,我听闻“居市井者多夸诈,处田里者多粗鄙”的说法,我们凌家迁居云南后,如何才能不放弃对人生境界更高的追求?
老道长说:
就是因为“居市井者多夸诈,处田里者多粗鄙”,我才提醒凌家人虽置身山林之间,不忘养心蓄德,这样培育出来的田野子弟,同时兼有朴雅风尚。
久居城镇之人,铢锱必计、心思细密,对事物持因果循环的论调,是理性的思维方式。
久居乡间之人,崇尚自然,性格粗放,对事物持随遇而安的态度,是感性的思维方式。
从相对繁华的中原移居至相对自然的偏远山区,无论是富商大贾追逐高额利润,抑或走街穿巷的小商小贩为了蝇头小利,他们整日忙忙碌碌,努力进取,熙熙攘攘,所作一切,均有明确目标,无非一个“利”字。
而久居乡间野地之人,甘于平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四时节气,播种、耕耘、收割、贮藏,生活井然有序又随遇而安,久而久之,见识保守,眼界缩小,磨灭了棱角,消失了斗志。
上述两种情况,凌家人都需要警醒不要堕入其中。
凌家入滇后,可享受朝廷的租税优惠,耕田种地有产出可保证族人温饱,积谷防饥;营商一展所长,可以积累家族财富,筹备日后更大的发展。
老道长刚才所说的江南江北人学习风气的不同,其实是由一定的历史原因造成。
元朝对汉人的文人打压严重,及至明朝,太祖皇帝希望恢复唐宋文人的风采,就出台了许多措施鼓励科考制度,让文人出仕。
但是皇帝的喜怒无常和恣意妄为,又很大程度伤了那些读书人的心。
话说明朝刚建立之时,有些读书人因各种原因,不肯在新朝当官。
本来嘛,人各有志,这人不肯当官,另找愿意当的就好了,反正人才不乏,但是太祖皇帝是军人出身,刚直的性格,就是不肯受此冒犯!
太祖皇帝生气了,还是哄不好的那种!
皇帝雷霆一怒,一定要逼那些不肯当官的读书人当官。
其中一个较出名的例子,就是江西贵溪夏伯启叔侄,他们都不愿到新朝当官,还把自己的左手大拇指砍掉,以示决心,自残,求放过。
明太祖知道了,非常生气!
老子怎么说也是个皇帝,给个官你们当,居然不要!给脸不要脸!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你猜明太祖怎么出这口恶气?
皇帝竟然让人把这两叔侄抓到南京,亲自审讯,然后将他们斩首示众,全家籍没。
全家籍没就是将这两人全家的财产与人口没收充公,财产归国库,人口判作奴役。
苏州人姚润、王谟,也是同样的“被征不仕”,当事人被斩首示众,全家则籍没。
明太祖还因此,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文字之祸”,就是不准文人随便说话和写文章。
看来太祖皇帝希望恢复唐宋文人的风采,也只是一时兴起的附庸风雅想法,他实在是见不得文人的忸怩作态、容不得别人有不同意见。
太祖如此简单粗暴的做法,让那些文人噤若寒蝉。
当初,我也是这个原因,力劝凌轩不要参加科举考试。
渔樵耕读,是明代士人对家国情怀的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