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课。
这节课还是接着讲《乡土Z国 》,这次讲的是《差序格局》和《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这两篇。
很多人对这本书还是感兴趣的,对社会学这门学科也有点兴趣。
宋老师:“在费先生的书中,他是这样说的,Z国传统社会中,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无论是乡下人还是所谓的城里人。
他以以前苏州的一条河为例,住在这条河附近的人经常把垃圾、废水等东西全部往里面一倒,至于河水干不干净他们就不管了。
因为这条河不是他们自己的,是公家的。公家意味着什么,就是可以随便占便宜的存在。”
春秋时期。
孔子觉得这话说得没错,人有私心是十分常见的。
如果涉及到自己的事肯定会格外关注且卖力,如果是别人的事或者公家的事一般就漠不关心了。
这对于个人来说其实没毛病,但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就不太有利了。
人人都这样想的话,谁来管事呢?
所以在个体上他主张要讲礼,提高人的道德水准。
宋老师:“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比方说对待自己家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个利益做到极致,但对待公家的利益可能就不那么上心了。
当然,这可能也和个人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接受的教育有关,因素是多方面的。
就说扩大到整个国家,把国家当作一个整体,我们对自己国家的事肯定是样样都想着做到最好,对待世界上别国的事就不一定了。
其实不说以前,现在的社会,这样的现象也是十分常见的。不过现在为什么我们城市的街道基本上能保持干净?
一是因为这么多年的教育下,大部分人的公德心得到了提升,形成了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二是因为我们有环卫工人打扫,一旦没有环卫工人工作,城市的街道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变成垃圾场。
能自愿去清理的人也会有,但你不能保证人人都会主动清理。
在部分人不愿意清理的情况下,那些自愿去清理的人的公德心又能维持多久呢?
时间久了,他们会不会想:我们凭什么要给你们这些人白白服务?”
战国时期。
荀子心想:不用说,肯定会的。
有人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公德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能长时间维持的人都可以称为圣人了。
可是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圣人?
荀子觉得看似是在说卫生的事,其实可以扩大到社会的很多方面。
所以他提倡道德教化,让大家都有礼仪的观念,用礼来限制人。
商鞅:“光靠个人不可能实现的,还是用法律来约束人吧。”
他认为提升个人素质难度太大,法律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
只要惩罚到位了,那些想破坏社会环境或者不愿意遵守默认准则的人就都能自觉遵守了。
明朝。
冯梦龙摇摇脑袋:“这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啊。看来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人的性子都是一样的。”
很多古人听到这里的时候,都在想这难道不对吗?
现实生活中可不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和自己无关的人谁会关心呢?
你要说自私,确实也自私,可你也不能说这一定是不对的,毕竟谁愿意一直无偿为别人服务呢。
别人不感恩就算了,甚至还会觉得你为大家做事是理所当然的呢。
宋老师:“这就是公德心被自私心给驱逐的典型例子,这里引出了一个现在很常见的经济概念,劣币驱逐良币。”
西汉。
贾谊陷入思考:“公德心被自私心驱逐,这总结有点意思。”
他对劣币驱逐良币这个概念有点兴致,总感觉有一点熟悉。
等宋老师讲完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之后,他恍然,这和自己说的“奸钱日繁,正钱日亡”正好相通,
人的个人为和货币理论联系在一起说,有点奇妙。
宋老师:“接下来费先生提到了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我们的传统社会和西洋社会的格局有差异。
西洋是团体格局,我们是差序格局。这里他用了比喻论证的方式,一个是捆柴,一个是水波纹......”
本来还对这两种方式十分陌生的人听完两种比喻后,大家有点懂了。
春秋时期。
孔子寻思:西洋的社会像一捆捆柴火一样,界限确实分明,看似人人平等,可真的能做到平等吗?
万一捆柴的绳索哪天不小心断了,这个社会是不是就瓦解了?
社会里面的成员连接就断了,难不成又和其它成员组成另外一捆柴?
总感觉这种联系不太牢靠。
华夏传统的社会格局像水波纹一样,界限不算明朗,但收放自如,出问题了还有回旋的余地。
当要也不能说哪种格局就是完美的,感觉各有优缺,只能说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适合什么样的格局吧。
宋老师讲述了文中关于【家】这个概念的中西方差异,听完,大部分古人觉得西方关于家的概念是有点死板的。
宋老师:“我们一般推测团体格局发源于相互依赖的游牧部落,而我们是自食其力的乡土社会。不同的格局下,产生的道德特点是不同的。
团体格局下的道德观念是人人平等,团体对个人公平,人和人得相互尊重。同样的,团体必须要保障个人的权利。
差序格局下的道德观念既没有笼统的道德观念,也不超脱差序的人伦。”
秦朝。
秦始皇:“人人相互尊重?这过于理想化了。”
没有法律限制的话,光靠道德怎么可能全部人都做到相互尊重。
要知道人都是有私心的,都是趋利避害的。
纯靠道德支撑社会的发展可行不通。
等宋老师讲到在西方社会的家庭中,理论上,成年的小孩得给父母支付膳食费时,家族观念极强的古人无法理解。
照他们的意思就是把孩子养到一定岁数就可以不管他了?
这怎么行,如果孩子不成器呢,这个家庭不就没法传承下去了吗?
在他们看来,对孩子的教导或者扶持可能得到他们这些大家长老到扶持不动的时候才是。
宋老师:“西洋社会讲的是权利,而我们讲的是攀关系、讲交情。
在乡土社会中,有联系的一般都是熟悉的人。他们最怕清算了,一旦清算,人情或者交情就没了,关系也就没有维持的必要了。
西洋社会讲的是权利,也可以说是利益。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契约这种东西,因为这些社会里面的人并不是相互信任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合同就是契约关系的一种,因为大家都不熟悉啊,只能依靠这种契约来约束对方。”
西汉。
刘彻:“嗯?合同是不是就是律法之类的东西?可是都说是不认识的人了,就算签了合同,一方不认的话,另一方能奈何得了他吗?”
所以应该还有方式规定才行吧?光靠个人的话,这个契约关系可不一定能维持得下去。
而且,契约的实行情况怕是强者制定的吧。
地位不平等的两方制定了契约,强势的一方不想履行的话,弱势一方难不成还有能力让对方就范不成?
哼,说是平等,其实也没见得有多平等。
不过过于强调亲缘关系也不是很好,至少对于他这个帝王来说是这样的。
比如外戚就是十分典型的代表,站在皇帝的位置上,他面对的是全天下。
皇后的话,可能会因为亲戚关系想方设法帮助她家的人在朝堂上获取权利和地位,这对帝王来说是不利的。
他们大汉的好几个皇帝已经说明这点了。
所以说这么多,还是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社会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