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你这个想法经不住推敲
作者:红薯七十二变   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最新章节     
    物理课,高老师踏着铃声走进了教室。

    今天他的手上除了课本、热水杯外,还拿着一根半人高的玻璃管,另外还提着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机器。

    他放好东西,从包里拿出半张掌心大小的A4纸和一块两根手指大小的石头,走到讲台正前方。

    高老师:“同学们,我手上现在有一块石头和半张A4纸,如果把它们放在同样的高度让它们落下的话,哪个东西会先落地?”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两样物品放到身前和他脖子平齐的高度。

    西汉。

    刘彻努努嘴:“这还用说吗?自然是石头先落地。”

    石头明显比那张纸重很多,重的物体肯定要比轻的先落地。

    现在刘彻没有其它紧要事情,反正也是闲着,他还是听起了课。

    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教室里同学们异口同声:“石头先落地。”

    高老师:“大家看我手上的东西,注意观察啊。”

    他说完话就把双手松开了,石头和纸张同时开始下落。

    “砰”一声,石头很快就落到了地面上,A4纸则晃晃悠悠跟在石头后面落下。

    各朝代回答了高老师问题的人都是一脸:你看我就说嘛,这种问题有什么好问的,太明显了。

    高老师:“大家说得没错,石头要比A4纸落得快。”

    接下来高老师又拿出一个东西:“这是一张金属片,我找个人感受一下金属片和A4纸的重量。”

    看着和前面的A4一样大小,泛着金属光泽的片状物品,古人们都在好奇高老师又要搞什么名堂。

    最前排的学生被高老师点起来感受重量,体验完后,学生说:“金属片要更重一些。”

    高老师:“其实我之前用秤比较过它们的重量了,金属片比A4纸重两倍。如果现在让这两样东西从一个高度落下,谁会先落地呢?”

    古人:肯定还是重的啊!

    他们十分奇怪高老师为什么要找这么多物品做同一个实验。

    战国时期。

    因为高老师还没有打开课件,所以墨子的弟子们都在想今天高老师的授课内容。

    现在墨家子弟都被墨子要求按时听课,不能缺席后世的课程,尤其是物理这类理科科目,文科随意。

    暂时听不懂也没事,先把问题记下来,后面大家一起讨论。

    弟子之一询问墨子:“老师,您觉得今天高老师要讲什么知识?”

    大家现在也习惯叫墨子老师了。

    墨子思考了一会儿,回:“我估摸着是速度和力学相关的内容。”

    弟子们点点头,觉得自家老师说的应该是对的。

    实验结果如大家所想,金属片先落地。

    高老师:“我们把刚刚的实验都归为物体的下落运动,这种运动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人可能要从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起。”

    “最早的时候大家可能不会去思考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同的东西下落快慢会不一样。”

    西周。

    姬发听到古希腊的时候注意了一下,这个名字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他在心里算了一下,亚里士多德大概是在他们周朝后,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但他们周朝的时候那边应该已经有文明了。

    不知道这个国家还是地区在什么地方,感觉也出了好些文明的。

    要能找到的话,他还真想看看这不同的文明呢。

    南北朝时期。

    祖冲之对旁边的祖暅说:“确实如此,这些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

    就算开始的时候有人会出现一点疑问,但深入思考的没有多少人。

    慢慢地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思考,祖冲之觉得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物理学说或者其他学说的一个建立过程吧。

    祖冲之:“你说如果我们生活在更早的时期,是不是也不会想到一个物体的下落也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祖暅考虑片刻,点点头:“阿爷说得有理。”

    他们现在能研究这样研究那样,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把研究观念给建立起来的。

    这个过程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要不注意还真可能容易忽略掉。

    想想人类的发展史还真是挺特别的。

    部分人在思考高老师话中的含义,想着前面的两个小实验。

    大部分人则有点不以为意,这部分人心里发出疑惑:一个物体落地有什么好研究的?

    这样弄的话,是不是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得研究啊,这也太累了一点吧?

    搞这些事情难道是因为太闲了吗?

    他们在某些课堂上早就出现这种想法了,感觉后世的知识,一部分听起来很有用,一部分听起来没什么用。

    甚至有人觉得研究这些东西是在浪费时间。

    可奇怪的是,后世那个世界发展得这么好,后世人也还在学。

    所以即使大家心里充满了疑惑,还是尽量去听,想着等多学一点估计就能理解了。

    高老师:“亚里士多德的想法是,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听到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大部分人:这个想法挺符合常识的,难不成轻的物体会比重的下落得快啊?

    战国时期。

    墨子摇了摇头:“不尽然,物体在运动的时候不是还有速度和加速度吗?”

    他觉得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过于武断了。

    亚里士多德就是认为物体落地的快慢是由物体的重量决定的。

    他刚刚随手找了两个重量差不多的木块和一块布,把布和其中一个木块绑在一起,让绑着布的木块和没绑着布的木块从同一高度落下。

    结果两个木块是差不多同时落地的。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的说法,木块和布绑在一起后的重量要比什么都没绑的木块重一些,绑了布的木块会更快落地才是。

    他的实验对照物体可能粗糙了一点,但差距不大,这个实验结果不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想法。

    随随便便就能把这个结论否定了,所以物体落地的速度和重量可能没有直接关系。

    墨子做实验的时候墨家子弟们都在旁边看着,也看出来亚里士多德的想法站不住脚。

    弟子们这个时候脑子里都是:这位亚先生,你的这个想法真是经不住推敲。

    怀疑或者想着验证这个结论的人都在身边寻找合适的东西做实验。

    在有些人吐槽这个实验很无聊、没用的时候,好几个人都把亚里士多德的想法推翻了。

    高老师不知道在听了他的话后,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实验了。

    他继续说:“我们把A4纸捏成一团再和金属片做一下落地实验。”

    三两下就把手上的纸捏成一团,高老师把纸团和金属片放到同一高度丢下。

    金属片和纸团是差不多时间落地的,甚至纸团好像要更快一点。

    西汉。

    刘彻:“咦?怎么是同时落地的?他是不是换了一张纸啊?”

    无论是打开的纸还是捏成团的纸,重量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捏成团后落地速度变快了?刘彻怀疑高老师悄悄换了一张和金属片同样重量的纸。

    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高老师在教室里不同位置都扔了一次。

    刘彻死死盯着高老师的手,没发现他动手脚,那个纸团确实是最开始的那张纸。

    刘彻:“有点意思喔,难道是因为有风吗?”

    不过在室内的话,风力可不太好感知出来。

    各朝代刚才自己做过实验的人:果然如此,和重量无关。

    不信邪的人找了身边的类似物品实验,几次之后还是一样的结果。

    他们试着把手上的东西横着丢,竖着丢,叠着丢,试了很多个角度,每次都能有不同的结果。

    严谨一点的人还自己在心里读秒,顺便把结果记录下来了。

    几个小实验把很多人的兴趣提了起来,没想到非常常见的生活现象,换个方式就变得不同了,以前还真没怎么注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