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几个说得多写得少的四川方言生僻字:尻、?、齰、搧、雊
作者:巴蜀散人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最新章节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文化犹如繁星般璀璨夺目。其中,四川话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方言,拥有着许多独特而有趣的表达方式。然而,有一些汉字在四川话中的使用频率颇高,但人们往往只会口头上说出来,真正要将其书写下来时却感到颇为陌生和棘手,因为这些字相对来说比较生僻。

    今日,笔者特意对这类汉字进行了一番梳理与整合,挑选出了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由于这些汉字在正式的文献资料里出现的次数并不是特别多,如果仅仅针对每个字单独撰写一篇文章来详细介绍,恐怕篇幅过于短小,难以充分展现其内涵和魅力。因此,笔者决定将它们合在一起,以一篇简短的文字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一、尻

    尻,普通话音kāo,四川话音gou,“尻子”即四川方言说的“沟子”。

    尻,上古属溪母幽部,溪见相转。《说文·尸部》: “尻, 脽也。从尸,九声。”段注: “尻,今俗云沟子是也。脽, 今俗云屁股是也。析言是二, 统言是一。”师古注:“脽, 臀也。”段注:“浑言则‘?尸?兀几’尻为一……析言则统之。尻乃近秽处,今北方俗云沟子。”

    《新方言》卷四:“今山西平阳、蒲、绛之间谓臀曰尻子,四川亦谓臀为尻子,音稍侈如钩。”

    二、?

    ?,普通话音chě,四川方言音cě,词义为击打。

    ?《唐韵》昌者切《集韵》齿者切,车上声。击也。

    今四川方言打脸,爱说“搧”(音三)、“摌”(音产)等,也爱说“?(音扯)起就是两耳矢”。

    三、齰

    齰,音zé,cuo。齰zé表示咬啮,齰cuo表示切磨。

    “齰 cuo 牙”这一词汇,乃是四川地区的方言俗语,通常被人们写作“错牙”。它所表达的意思呢,就是我们常说的磨牙啦!特别是那些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们,常常会在睡梦中不自觉地开始磨牙,这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齰牙”了。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孩子们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却不知自己的牙齿正在悄悄地相互摩擦着,发出那细微而独特的声音。或许他们正梦到了美味的糖果和香甜的蛋糕,又或者是在与小伙伴们欢快地玩耍嬉戏,总之,这看似小小的“齰牙”行为,也成为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有趣小插曲呢。

    齰,《唐韵》侧革切《说文》啮也。咬。

    又《集韵》齿相値(碰撞)。即切磨。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 邓廷桢曰:‘ 江宁谓寐后切齿为齰牙。’音如错。” 《广韵》锄陌切。

    四、搧

    搧,普通话音shān,四川话音sān。词义为用手掌或手背击打。

    《通俗编》三六:“搧,今谓以手批面曰搧。”

    今简化为“扇”,不大合理。如“用扇子扇风”,并无击打义。“搧你两耳矢”当然要用“搧”。

    五、雊

    雊,普通话音gou,四川方言音gong。本义野鸡叫。今四川方言指公鸡叫。

    《说文》: “雊,雄雉鸣也。雷始动。雉乃鸣而句其颈。从隹句。句亦声。”

    《尚书》: “有飞雉升鼎耳而雊。”

    《汉书·武帝纪》: “有雉蜚集于庭,历阶升堂而雊。”

    四川方言中公鸡叫拟音:“雊雊嗡~嗡”gong gong ong ong。母鸡叫拟音:短音“咯哒、咯哒”,长音“咯咯咯咯~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