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试攻霍山县
作者:赵不言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最新章节     
    叶家集,倭军攻击富金山的部队集结地。

    由霍山而来的一个辎重大队在一个步兵大队的伴随下,安全地把各类补给物资送达了这处目的地。

    “哟西”,负责指挥富金山战役的倭军第十三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满意地在补给清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单。

    在连日来的狂轰滥炸下,对面山头的国军部队伤亡非常惨重,按照目前的势头,再这样打上个两三天应该就能攻克这处难啃的硬骨头了……只要补给能跟上的话。

    就在距离叶家集不远的孙滩口,一名报务兵刚给位于头陀镇(霍山县以南不远)的独立师前敌指挥部发去电报:倭寇一个辎重大队加一个步兵大队已往西越过孙滩口。

    收到电报的赵骥立即起身正色说道:“好,时机到了!各部马上按照预定作战方案行动,全力攻下霍山县城!”

    “是!”指挥部里的军官们齐刷刷地起身立正,然后各自分头离去,只剩下赵骥和杜斌彬还留在屋内。

    按照分工,军内职务是政治处主任的杜斌彬是应该待在后方而不是前敌位置的。

    他今天之所以来,是因为赵骥说这一仗的缴获量会非常非常的大,需要动员数万百姓协助搬运才行,所以他这个分管后勤的政治主任才不得不亲自赶到前线来组织调度。

    跟赵骥的信心满满不同,杜斌彬对于强攻倭寇防御坚固的县城是感到十分担心的:“老赵,你真有信心能打得下来霍山县城?”

    “要是没信心的话就不会打了”,赵骥拍拍杜斌彬的肩膀示意他不要紧张,“倭寇本来在霍山县留了一个步兵联队和一个辎重大队,不是我们独立师能啃得下来的”。

    “可经过上次龙门冲一战后,它们不得不加派步兵大队护送辎重大队往前线运输补给,眼下县城里就只剩下了两个步兵大队了,只有正常情况下一半的兵力”。

    “如果能够达成奇袭效果的话,以我们独立师目前的实力完全可以打上一打”。

    “我特意选择了霍山补给车队刚到富金山的时间发起攻击,为的就是和前线的十三师团拉开最大距离,这样就算攻击不顺,了不起把部队撤回来就是了,不会有大的风险”。

    “霍山县是倭寇第十三师团的补给囤积点,各类物资堆积如山,风险小又收益大,没理由不打上试一试”。

    ……

    霍山城南,曾晓率领步兵四团和特务连的战士们大摇大摆地直接往城门开去,沿途零星遇到樵采渔猎的老百姓们一见他们就跟见到了鬼似的远远避开,原因无他,今天四团战士们身上穿的都是倭寇的军装。

    龙门冲伏击战的鬼子兵们死得很惨,军装也大多破损严重。

    曾晓不得已,只能勉强从里面挑出了一百多套较为完好的交给许二牛的特务连穿上,让他们这支精锐作为赚门的先锋去打头阵。

    跟在特务连后面的四团战士们则只能穿着草草清洗缝补过的倭寇军装跟在后头。

    在倭寇第二军官兵的固有认知中,中国军队是没胆量也没能力攻击有倭军驻守的坚固县城的,至少截止目前它们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中国军队。

    在它们的认知里,驻扎了两个步兵大队的霍山县是就算出动36师或88师那样最精锐的国军标准师也不可能打得下来的。

    何况倭寇才刚打下霍山县不久,用于干苦活累活的伪军部队尚未组建起来,所以它们只在各个城门口设立了检查哨,并没有按照战斗标准设立外围工事——没事儿费那劲儿干嘛,霍山县又没有处于战事前线。

    要再吃上几次亏以后,小鬼子们才会懂得一个道理:对独立师而言,大别山周围全是前线,没有后方。

    城门口一个分队的鬼子兵看着大摇大摆开过来的队伍感到有些茫然,但是并不高度警惕,不过它们还是依照规定派了个士兵上前拦住询问对方部队番号。

    “八嘎!”一个挂着少佐军衔的军官也不回答,直接粗鲁地用拳头打了问话的士兵一记耳光。

    这个少佐就是新任特务连长许二牛,而骂“八嘎”和拿拳头扇耳光都是师长赵骥亲自传授的倭军传统问候方式。

    赵骥本来也想多教许二牛几句常用日语的,可惜当年上日语课时光顾着看老师去了,没怎么认真学习语言,勉强会的几句“亚美蝶”“伊特”之类的用在这里又不合适,最后就只好兵行险招了。

    反正被发现了的话直接强攻就是了。

    脑瓜子被扇得“嗡嗡”作响的守门倭兵委屈地让开道路,还冲着许二牛弯腰鞠躬,带着哭腔喊了一句:“苏秘马森”。

    师长果然没说错,许二牛看着毕恭毕敬的倭兵暗自纳闷,小鬼子都是贱皮子,你越打它,它就越是服你。

    倭军内部的等级制度简直可谓是森严到变态的程度,据参加过侵华战争的反战漫画家斋藤邦雄回忆,倭军中不仅是军官,就连老兵都会用非常暴力的手段虐待新兵。

    据斋藤邦雄的亲身经历,他本人就曾被两个老兵强逼着喝光痰盂里的口痰,而士兵们通常都不敢进行反抗。

    看着问话的倭兵挨了打,负责城门口检查哨的一个分队倭兵都识趣地让到路两边,看着特务连的战士们径直走进城去。

    守门的分队长好奇地打量着这伙开进城里的“友军”,似乎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他们身上的军服倒的的确确是本军的制式军装,脚上鞋子也没问题,只不过除了排头的那个小队以外,后边的人穿的军服未免太破了些,衣服上不仅很多地方都缝着针脚,甚至还有前胸、背部等显眼位置打补丁的。

    这也太有损军容啦!

    1938年的倭国还没到太平洋战场开打时那般国力衰退,军队也还没到需要扒下阵亡士兵的军装给新兵穿的拮据地步(最后几年就这样干了)。

    心中起疑的分队长叫来一名士兵,吩咐它用城门岗哨的电话询问一下上级,今天是否有接到友军进驻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