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又惹朕生气
作者:上岸不吃鱼   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铁血大宋最新章节     
    “官家,你是说,小姚将军?”

    王襄和刘鞈顿时浑身一震。

    一年前,李纲主持大局,种师道统筹兵马,同为西军的姚古却不想看到种师道大权在握,而姚家却受旁落。

    姚古积极向赵桓提议,要让姚家军去劫营。

    执行劫营的人,正是姚古的养子姚平仲,人称小姚将军!

    一个敢和童贯对着干的人。

    然而,大宋这边从上到下一个个糊涂无比,劫营这等机密之事,居然弄得人尽皆知。

    当姚平仲带着七千姚家军杀入完颜宗望的大营,早有准备的完颜宗望请君入瓮,七千姚家军精锐全军覆没,姚平仲自己也逃跑不敢回城。

    直到两个月前,朱元璋重生到了赵桓身上后,赦免姚平仲的罪,并让姚友仲派出家人找回姚平仲。

    很快就在邓州找到了准备躲进伏牛山的姚平仲。

    当姚家人找到姚平仲并告知官家的意思后,姚平仲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等明白了官家赦免他的罪后,姚平仲热泪盈眶,当场表示要戴罪立功。

    而朱元璋则是让他在邓州担任团练使,就地练兵,随时待命。

    与金人的大战如火如荼,进行到了最激烈最紧要的关头,当刘鞈需要兵马的时候,朱元璋想到了姚平仲。

    既然提出要在郑州拦截住完颜宗弼的兵马,周围又没有可堪大用的军队。

    作为曾经西军的将领,姚家军的小姚将军,身负要洗刷耻辱的意愿,或许他是不二人选。

    “官家,小姚将军在邓州任团练使,手中的兵力顶多二三千人,哪里能挡住完颜宗弼一万兵马?”王襄连声说道。

    “姚平仲来郑州,并不是让他将完颜宗弼全部拦在郑州,只是需要将完颜宗弼拖住一段时间。”

    朱元璋摇摇头,“或者说,是将完颜宗弼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让他没有精力顾及张宪一军!”

    “朕提议枢密院将京西北路的兵马指挥权暂交给姚平仲,并限他在郑州和荥阳一线牢牢吸引住完颜宗弼的注意力。”

    “只要坚持到张宪一军抵达指定位置并成功决堤,姚平仲可以自行决定撤离与否。”

    “到那个时候,完颜宗弼发现我们要水淹开封府的计划,再想补救或者提醒,为时晚矣。”

    刘鞈思索一阵,深以为然:“既然官家早有此安排,也正合枢密院的意思。”

    “我们现在就草拟命令,遣人速速带给姚平仲,暂擢升他为京西北路兵马都监,负责郑州拦截金人事宜。”

    朱元璋提议要用姚平仲来郑州吸引火力,拦截完颜宗弼,郑州荥阳一线也无兵可用,另外枢密院也找不到其他合适人选。

    于是当即决定依此而行。

    解决了这个大麻烦,刘鞈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

    “刘卿、王卿,你们去忙吧!朕便回宫了,接下来的与金人的鏖战,如何取得胜利,就看你们了!”

    朱元璋语重声长。

    刘鞈顿时觉得身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自己一个东京防御使,还是戴罪之身,居然被官家破格提拔为枢密使,这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官家得顶住多大的压力,才能做出如此破天荒的决定。

    而刘鞈一旦辜负官家所望,朝中的文官集团,会发起滔天的攻讦。

    不仅是刘鞈,官家都难以幸免。

    去年,官家对李纲委以重任,全权托付,就遭来投降派的耿南仲、白时中、李邦彦等人的谗言陷害。

    最终赵桓耳根软,将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的功臣李纲一贬再贬,此刻估计只能在儋州忧国忧民了。

    因此,刘鞈必须打赢这一仗,不仅证明自己的能力,更是向天下证明官家用的人没有错。

    “臣万死不辞,披肝沥血也要为官家分忧。”

    刘鞈斩钉截铁,眼神满是坚决。

    “刘卿你别动不动就死,你若死了,谁还能为朕下这一盘决定大宋国运的大棋呢!”

    朱元璋看向刘鞈的眼中似乎充满了宠溺。

    他对忠贞不贰的臣子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上一世,他杀光了能臣,不把一丁点威胁留给儿孙。

    可他没想到的是,结果看似设置得完美无瑕的政治体制,却从自家人身上裂开了口子。

    朱允炆的四叔朱棣,夺走了皇位。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要是朱元璋得知最后是这样的结果,估计他一定会呆立当场,久久不得释怀。

    “官家,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到朱元璋如此关心自己,刘鞈哪怕知道这或许只是官家的笼络人心的话。

    但这些话说出来,却让人如沐春风般无比受用。

    刘鞈早已热泪盈眶,朝着朱元璋深深一礼。

    对于他这个投笔从戎,一步步从社会底层升迁上来的武人,刘鞈觉得自己受到的恩宠以及让其他人任何嫉妒得眼睛冒绿光。

    朱元璋深深看了刘鞈一眼,便让王怀吉引路,离开了枢密院。

    回到垂拱殿中,准备处理六部呈报的政务之时,顾千帆又来了!

    朱元璋现在一看这个自己提拔的特务头子到来,就知道准没好事。

    但凡有什么好事,也轮不到顾千帆来报,早有其他迫不及待来给朱元璋禀报请功了。

    “还是完颜宗弼那边的事情?”朱元璋眉头一皱,抢先问道。

    “禀官家,是关于张邦昌的。”

    “哦?”

    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

    上一次锦衣卫向他汇报张邦昌赖在荆湖南路不走,荆湖南路的李宣抚使居然胆大包天悄悄收容了张邦昌,并放任张邦昌与粮商勾结,操控粮价。

    后来朱元璋派去钦差大臣吏部侍郎王离彻查。

    在辛弃疾的计策下,让这些人纷纷现行。

    张邦昌和李宣抚使一并关押到潭洲城大牢中。

    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的全过程,也清晰了解到背后还有太上皇的影子。

    因此,他选择了低调处理,不想因为此事而影响与金人作战的大局。

    “张邦昌怎么了?不是被王离关在潭州,听候发落吗?”朱元璋问。

    “官家,太上皇一行从荆湖北路进入荆湖南路,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他拿出了丹书铁卷,要王侍郎大人放了张邦昌。”

    “王大人不肯,太上皇整整训斥王大人一个上午。”

    顾千帆小声道。

    “太上皇他有何权力训斥朕的大臣?”

    “难道他还以为自己是大宋的皇帝?”

    朱元璋一听见赵吉祥不安分,一有机会就上蹿下跳,很是生气,一拳打在长条形的茶几上,震得那些喝茶的瓷器叮当作响。

    “官家息怒!”

    顾千帆没想到朱元璋突然会发这么大火!

    但作为臣属,应该知道少说多听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