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破窗效应
作者:翟晓鹰   职场小聪明最新章节     
    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和犯罪学的理论,由美国犯罪学家詹姆斯·威尔逊(James q. wilson)和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在1982年首次提出。它指出,环境中的小问题(如破损的窗户、涂鸦、垃圾等)如果长期被忽视,会导致更多的破坏和更严重的犯罪行为。

    核心思想:

    “小问题不解决,大问题会随之而来。”

    破窗效应认为,不良环境或秩序的轻微破坏会传递出一种“没人关心”的信号,从而鼓励更多的不良行为。这种连锁反应会使得小问题逐渐演变为大问题,甚至危害社会秩序。

    机制分析:

    1.环境的暗示作用:一个破损的窗户如果不修复,会让人觉得这个地方无人管理、秩序混乱。

    2.行为的模仿和扩散:看到他人破坏规则,可能会让人认为规则可以被忽视,进而模仿。

    3.心理和社会影响:不良环境可能削弱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责任感和约束感,导致进一步的破坏。

    经典案例:

    1.纽约地铁治理:

    20世纪80年代,纽约市地铁系统涂鸦严重、逃票普遍,治安状况恶化。市政部门采取了“零容忍政策”,先解决涂鸦、逃票等小问题,逐渐恢复秩序。结果表明,犯罪率大幅下降。

    2.社区治安:

    在一些社区,如果街道长期无人清扫、墙上满是涂鸦,人们更可能乱丢垃圾、破坏公物,甚至发生更严重的犯罪行为。

    应用与意义:

    1.城市管理:

    ?及时清理涂鸦、垃圾和破损设施,维持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改善公共设施的管理,防止小问题积累。

    2.治安维护:

    ?警察部门通过打击轻微违法行为(如乱丢垃圾、酒后喧闹)来预防更严重的犯罪。

    3.企业文化:

    ?企业内如果小问题(如迟到、效率低下)被忽视,可能会削弱纪律性和员工责任感。

    争议与局限性:

    1.治标不治本:破窗效应关注外在环境,但可能忽略了犯罪的深层次社会经济原因,如贫困、教育不足等。

    2.过度执法风险:严格的“零容忍”政策可能导致对轻微违法者的不公平对待,尤其在弱势群体中引发争议。

    破窗效应强调环境和秩序对人类行为的深远影响。小问题不容忽视,通过解决“小破窗”,可以有效预防“大问题”,这在城市管理、公共治理和社会行为规范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当然破窗效应还有一个解释,就是一个窗子被打破,房子的主人会去修窗买玻璃,卖玻璃的人收到钱,就会用钱去买其他东西,这样经济就发展起来了,但有个问题,卖玻璃的人不想花钱,那么这个链条就断了。

    而且如果开始的窗子没有被打破,那么窗子的主人会用补窗子的钱做别的事。所以破坏,特别是无谓的破坏并不能带动经济发展,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