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开始负责片区
作者:谷禾   胜天半子,我祁同伟绝不屈服最新章节     
    回到孤山岭乡,祁同伟把国庆期间写的《大国崛起之日耳曼》和《大国崛起之美利坚》寄给了群众日报、自由日报、汉东日报、汉东晚报、汉江日报、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投稿。

    然后,祁同伟把购买菜籽和生板栗的票据交给了站长颜世海。

    他的想法之前就跟颜世海汇报过,颜世海也是支持的。

    农技站说起来很重要,负担着推广农业技术帮助老百姓提高粮食产量,让老百姓吃饱饭,过上好日子的重任。

    但农技站也很难出成绩,毕竟提高粮食产量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和好的技术,还需要老百姓的配合。

    而孤山岭乡的情况是,农技站想尽办法帮助老百姓提高粮食产量,但老百姓却不配合。

    以至于,孤山岭乡的农业技术推广一直没什么起色。

    这也就意味着,农技站的工作很难出成绩,作为负责人的颜世海很难获得提拔。

    祁同伟的想法可以快速出成绩,不仅可以让老百姓填饱肚子,甚至可以帮老百姓提高收入。

    毕竟蔬菜除了自己吃和喂牲口之外,也可以拿去卖。

    这对颜世海来说是瞌睡了有人给他送枕头。

    一旦祁同伟把事情做成,那他手里就有了拿得出手的成绩,提拔就有希望了。

    “同伟啊,你的报销我会报上去的,但什么时候能报下来不好说。

    乡里的情况你也知道,财政非常紧张,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颜世海看着祁同伟说道,祁同伟这次购买菜籽和生板栗花了一百二十块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了。

    “谢谢站长,我知道的!”

    祁同伟说道,他也知道他的报销会很慢,甚至可能好几年也报销不了。

    但不能因此就什么也不做,他必须尽快做出成绩来。

    “你也学习三个月了,也该负责一个片区了。

    站里决定把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子分给你负责。

    希望你能把这六个村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好!”

    颜世海认真地说道,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子,有远有近。

    孤山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岭山村是距离乡上最近的村子。

    而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四个村则是距离乡上最远的村子。

    本来,颜世海是不准备把孤山和岭山两个村分给祁同伟的。

    但考虑到祁同伟要搞蔬菜种植,这两个村是最适合的,就把它们分给了祁同伟。

    “好的,站长,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祁同伟赶紧说道,有了负责的片区,他就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了。

    “对了,蔬菜种植就在孤山村和岭山村进行吧!”

    颜世海叮嘱道,孤山和岭山两个村子近,搞起来后领导容易看到。

    “好的,站长!”

    祁同伟说道,他本来也是这么计划的。

    在孤山和岭山两个村搞蔬菜种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因为其他村子的人来乡上都要路过这两个村子。

    而乡里的干部下乡,也要经过这两个村子。

    国庆期间,祁同伟从汉东大学农学院获得的菜籽不少,种出菜苗后应该够分发给孤山和岭山两个村子了。

    祁同伟也需要做出成绩让上面的人看到,以便让他顺利通过试用期,转正后顺利获得副科。

    防止梁家以他试用期表现一般还需要锻炼为借口,延迟转正和取消他的副科。

    梁璐为了让她屈服,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他选择国庆期间去京州,就是为了避开梁璐。

    否则,被梁璐撞见了还以为他受不了乡镇的艰苦而服软了呢。

    这次去汉东大学,祁同伟只买了一百二十块钱的菜籽,但农学院的老师额外赠送了不少。

    相当于花一份菜籽的钱买了三份菜籽。

    有了这么多菜籽,种出来的菜苗就可以基本覆盖孤山村和岭山村了。

    至于板栗,祁同伟觉得可以分给岭上和岭安两个村种植。

    孤山和岭山两个村子虽然名字都带山字,但位置都在山下,清水和岭下两个村也是如此。

    而岭上和岭安两个村则在山上,正好适合板栗的种植。

    只是,板栗的生长周期比较长,结果时间较长,种植4年左右才开花结果。

    虽然暂时没有什么见效,但只要大量种植,四年后会成为岭上村和岭安村的老百姓的一大收入来源。

    祁同伟在农技站试验田中种下菜籽。

    之后,颜世海就在农技站早会上宣布了祁同伟负责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的农业技术推广的事情。

    交接过后,祁同伟就开始了新的工作生活。

    祁同伟先去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转了一圈,仔细了解了一下六个村的农业情况。

    这期间,祁同伟收到了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的来信。

    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准备刊载《大国崛起之法兰西》和《大国崛起之樱花》,给他寄来样刊和240块稿费。

    有了钱祁同伟又跟汉东大学农学院买了200块钱的菜籽,并及时把菜籽在试验田里种下育苗。

    汉东大学农学院的老师又赠送了一倍的菜籽,让祁同伟可以覆盖自己负责的六个村子了。

    祁同伟决定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都种植蔬菜。

    虽然在孤山村和岭山村种植规模会更大,有更直观的效果。

    但清水村、岭下村、岭上村和岭安村也需要这些蔬菜来改善生活。

    祁同伟邀请汉东大学农学院的老师作指导,人家赠送了那么多菜籽,总要给人家一些好处。

    方便以后更进一步的合作。

    祁同伟每天都在乡下跑,做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的工作,做村民的工作,让他们腾出地方种植蔬菜。

    打着汉东大学的名号,祁同伟很快就做通了六个村村干部和村民的工作,大家都愿意种植蔬菜。

    菜苗出来后,祁同伟就分发给了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让他们分给各家各户栽。

    在岭上村和岭安村的山上找了个地方把板栗种下,要求村里好好照看着。

    这期间,祁同伟写了一篇《关于用蔬菜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想法》,寄给了群众日报、自由日报、汉东日报、汉东晚报、汉江日报、南边日报、花城早报和农业日报投稿。

    10月就这样过去了。

    进入11月,祁同伟每天都下乡查看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的蔬菜种植情况,并对村民们进行指导。

    11月初,祁同伟收到了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的来信。

    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准备刊载《大国崛起之日耳曼》和《大国崛起之美利坚》,寄来了样刊和240块稿费。

    11月中,祁同伟把新写的《大国崛起之大毛》寄给了群众日报、自由日报、汉东日报、汉东晚报、汉江日报、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投稿。

    11月下,秋收和耕种已经结束,农技站的工作也轻松了起来。

    祁同伟开始思考蔬菜的销售问题。

    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种植的蔬菜种植量不小,光村民自己吃和喂牲口是用不完的。

    蔬菜长成后不可能一直放在地里,那样容易坏了,必须尽快把多余的处理了。

    按照祁同伟的统计,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种植的蔬菜面积达到一百多亩。

    一半以上的蔬菜是要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