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海岛过年 高相被贬
作者:倪湾湾的书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最新章节     
    陈栋领着一支卫队去了儋州,安排当地渔民晒盐。杨芥让人领着运输队,全岛范围的买猪、鸡、鸭、鹅之类的家畜家禽。办了个大型的养殖厂,每天让岛上的孩子们满世界地去割猪草,捡海带、海藻之类的。除了留下种猪、种牛,繁育用的母猪、母牛,其余的都让柴胡几人给割了。那些卫队的人看了柴胡的手艺,都觉得身上一寒。当地村民有感兴趣的,柴胡免费给教手艺。

    两个月后,张家的船队把张家牙行与燕兴邸准备好的货都运到了。众人一阵欢呼,群情激奋。

    陈栋刚扎摊,没功夫制精盐,主要晒粗盐。不过这边的海域因为远离大陆,没有污染,成品非常白净。张家的船载满了日晒盐返回大陆,交给张家商队。这盐品质太好,把张当家高兴够呛,张家开牧场的,马牛羊这些牲口,包括骆驼,可不能光喂草,过几日就要喂点精料和盐。琼州出的日晒盐一看就是好东西,自己牧场用都不够了呢,硬是没舍得卖。

    三个月后,张家再次给送去一大批粮食,又拉回几大船日晒盐。没舍得分给英王,干脆用马匹抵账,把燕兴邸的货款给结了。

    张家船队第二次离开海岛,后脚就要过新年了。这是上了海岛后,过的第一个新年。

    琼州城的工程只盖了总督衙门和府衙。几个屋堡才起了地基,垒了堡墙。工地上的渔民大多数回村,秋汛来临,要出海打鱼去了。只留下那些卫队的成员,在慢慢的修屋堡的工程。

    热带过年,没有中兴城里的那种气氛。杨芥也是尽力了,让人扎了灯笼,贴了桃符,大福字。还从广州的李家商行订了一些烟花爆竹之类的,运过来趁着夜色在城中燃放了。又让尉迟殿臣给琼州各地县令下发了集市贴子,在城里的空地上举办年集。

    年集上人山人海的,杨芥让人扎了很多临时的帐篷,各式各样的年货堆山填海的。这段时间,可把张家船队的人累不轻,一趟趟地进出海岛。拉进来的有瓷器、铁器、茶叶、丝绸、麻布、粮食、豆油、芝麻油、芝麻酱、糕点、蜜饯、依依食品。还有各种书籍、年画、对联、黄历、画册。各式的灯笼、各样的扇子,各样的成衣,男女老小样式的都有。零零碎碎的刺绣、穗子、络子、帕子、女式面篱、女式头巾、竹编凉帽、各样的幞头、革带。还有各样的银饰品,少量的金首饰。

    张家船队回去时,也是拉的满满的。除了主要的海盐,果干,都是杨芥安排的货物。

    春节前后这段时间的气温降下来,非常的舒服。杨芥也不嫌热了,开始派人到各村收购大小贝壳、珊瑚、海珠、玳瑁、干海参、干鱼翅、干贝肉、干虾、干海带、干紫菜。那些渔民都喜欢用这些东西换粮食,日常用品,药品,银首饰。杨芥也乐意用这些东西来换,那些大螺真漂亮。有大法螺、万宝螺、鹦鹉螺、燕冠螺。还有大砗磲、爱心贝、鬼爪螺、猪崽螺、芒果螺、大油螺。用药水清洗去秽,再抠去附着物,打磨的漂亮,涂上透明的清漆。用木棉织的布一层层地裹好了,装进木箱。在木箱中撒上黄豆和清水,等黄豆略发一点芽,装船慢慢地运到海安。黄豆出的芽把木箱的缝隙挤得满满的,就能有效保护那些贝壳。一路运到中兴,都能当宝贝了。毕竟物以稀为贵,交通又不发达,这种东西漂洋过海,一路长途颠簸。价格不贵,都对不住费的力气了。

    那些珊瑚,有的是造礁珊瑚,虽有形状,但是外表粗糙。出了水,颜色也很快变得灰突突的,就是刷点透明的清漆,当个庭院的摆设而已。有的是珠宝珊瑚,玉化程度不错,有红色的,粉色的,桔粉色的,白色。太漂亮了。小的就送去李夫人的匠作园,经过打磨抛光,镶成首饰。大点的就是宝贝了,做个底座,往上一放,身价百倍。

    那些高档的干海货,是留着给中兴城家里的亲人们。还有普通的海带、紫菜、虾米皮、小鱼干之类的,因为好储藏,容易长途运输,也是整船的往大陆上拉。随着海盐卖往各地,赚钱赚的哗啦啦的。

    李圭让李家在南粤建了两座瓷器窑口,烧制各种瓷器。烧好了,往两广和琼州岛卖。拉了瓷器、粮食、丝绸上岛,换了海盐、果干、南药、干海货之类的出来。一来一往,可赚老钱了。

    琼州多少年没这么热闹了,人们兴高采烈的,把珍藏多年的宝贝,拿出来换了钱,买自己心仪的年货。

    英王见到了姑娘送回来的高档海货,又听说李家与张家赚了很多钱,眼红极了,就找杨依依来了。杨依依把手一摊,伯父想发海上财,得有船只才行。现在琼州岛上的三位官员都是自己人,那个岛一般人也上不去。您要是跟水军那边有朋友,找战船制造局的人指导一下,在琼州岛的南端建几家船厂,便是张家也能瞒上几年。

    有了自己的船,把水手培养好,就能形成杨家船队,进岛时,把瓷器、钢铁、粮食、马匹、牛羊之类的拉进岛上。回程时,岛上的好东西都能运出来。盐、干海鲜、大贝、果干。以后还会建糖厂、药厂、茶厂。一来一回,都能赚很多。赚钱还是小事,在岛上发展的好了,还能往南边寻找新的岛屿,搞秘密基地。以后有大难了,就逃向秘密基地。

    英王听了,一拍大腿,就是嘛,这几年通过燕兴邸,赚下不少钱。这个节骨眼上,应该拿出来,买造船的工具、原料,运到岛的南端。给荃儿找些能人,让他办一个造船厂。反正岛上有的是大树和竹子,麻绳与木棉也不缺。只需要造船工具与钢铁之类的,英王觉得还是可以弄到的。

    杨荃收到英王的信,叹了口气,让七妹鼓动的,大伯父的胃口越来越大了。

    晋王府里收到了英王送来的几个大螺,还有一尊红珊瑚的盆景,说是尉迟殿臣夫妇给晋王夫妇送的年礼。晋王叹口气,对晋王妃道:“瞧,尉迟殿臣去大半年了,只见着这点东西。只说是琼州连个像样的城市都没有,要建琼州城。卖盐的钱都建城去了,估计过两年才能见到利钱呢。”

    晋王妃不满意地说:“哼,我就知道。王爷八成是上当了,给他们安排了那么大的官职,该办的事却没有办好。不如,让我弟弟们过去。”

    晋王道:“少胡说,哪儿哪儿你们萧家人都要硬掺和进来。那琼州是什么地方,官员流放的地方。这么多年,从汉代起,流放到那里的官员,一百个人中间,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一两个呢。你弟弟要去,我可以安排,只是到那里容易,想回来,可难办的很呢。”

    晋王妃撇撇嘴,要真是这样,可不能让弟弟去送死啊。晋王又道:“还好,李圭在南粤算是稳住了。原来那里的总督是秦王的人,一直跟李圭捣乱。李圭让人抓到了那欧阳桥的把柄,参了他一本。父皇非常生气,让把欧阳桥押送到中兴来受审。三弟这回可损失大了,想来真是解气。”

    晋王妃道:“有件喜事,母后给我十六弟萧宇指婚了。”

    晋王笑问:“女方是谁家的?五妹不是不同意嫁到萧家的。”

    晋王妃道:“不是五妹,五妹天天嚷嚷着要嫁给李圭。指婚的对象是母后娘家的人,辜家五房的嫡次女。”

    晋王想了一想才道:“原来是她呀,我那位表妹倒是个极好的姑娘,配你十六弟,正是男才女貌,天生一对。”晋王妃听了深以为然,笑了一笑。

    南方春早,尤其在琼州,并没有明显的春季。过了年,很快气温就高,到二月初,比大陆四月天都暖。

    陈栋主持日常事务,尉迟殿臣领着卫队在全岛巡示了一圈,这个岛还挺大的。他们琼州在岛的北端,崖州在南端。岛上有很多河流,不缺淡水资源,有南江、昌江、万泉河,还有陵水河、珠碧河、宁远河、望楼河、文兰河、北江、阳河、春江、文河等。在每一个河流附近都有县城,只不过县城规模都比较小,县令也不是朝廷指派的。甚至有的县城根本没有县衙,就是由一些本地乡绅大户代管着。中间有一条很大的山脉,当地人称通天山。通天山是个好地方,山上有泉,山下有河。

    尉迟殿臣就给每一县城安排了县令。有的是原来的乡绅,只要能跟朝廷好好合作,就地提拔任命。如果不合作的,就地免职,由尉迟殿臣找来的人接任。

    通天县原没有县令,由当地少数民族,苗人首领端夫人管理这边。端夫人对汉人很反感,自然不会听尉迟殿臣的安排。尉迟殿臣就给指派了一个县令,安排下十几个衙役。没成想,尉迟殿臣前脚走,端夫人就领着人冲进临时县衙,把县令一众都杀害了。

    尉迟殿臣很少这么生气,既然琼岛是朝廷治下,怎么能有法外之人。他集合所有的卫队,有两千多人,他们有最好的马匹,最精锐的武器。那些土民哪里是对手,不到十日,就打败了整个部落,俘获了首领端夫人一家。

    尉迟殿臣上书朝廷,要求杀人以立威。燕文帝批曰:“恩威并施,不要让其他土人产生危机感,激起民变,要图长远。”

    一月后,尉迟殿臣当众斩杀端夫人。立端夫人的女儿端容为部落首领,把通天山上的土地分给他们。让他们学习种植茶树,把从广州运来的茶树都种上,精心守护。让人教他们制茶技术,用茶叶可向琼州府换取各种物资。包括粮食、用具、文具、药品、金银等。

    通天山下的土地,让那些苗人全部种上了甘蔗。准备建立一个琼州制糖厂,只等杨七安排人过来。

    吊萝山区和昌江区都是黎族人的天下,黎人生性胆小和善,比通天山的苗人好合作。经过一番协商,让他们在山上山下大量种植木棉,利用本族人会织造木棉布的手艺,以生产木棉布为营生。此时大燕除了丝绸,就是麻布,相比较,木棉布用处挺多。木棉布可以向琼州城换粮食、药品、牛羊、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文具、金银等。

    其他地方,根据当地的情况,或种南药,或种花卉,或种稻米,或种果树,或种蔬菜。

    最凶悍的苗人都合作了,其他民族的人都老实了。尉迟殿臣本人很厉害,他的卫队也极是不好对付。他每六个月巡游一趟,督促耕种,消灭反抗的势力。

    杨芥老是埋怨,不是说上了岛,不用上朝,不用去军营,可以天天陪着自己和孩子吗。怎么天天忙得看不见人影?卫队的人,个个晒得像张飞,黑不溜秋的。尉迟殿臣本来就黑,这下子让别人衬得,好像也不那么突出了。

    岛太大了,人手总觉得不够。尉迟殿臣只好向朝廷上书,要求把岭南各地监狱里关的犯人,只要不够死刑的,统统发往琼州岛,让他们劳动改造。另外,没有户籍或没有土地的流民,朝廷派军队把他们押解到琼州岛落户。

    只两年,岛上人口激增。这些人在琼岛落了户,做什么的都有。有种田的,有打工的,有想开店的,有晒盐的,有打渔的,有捞贝壳,有采珠的,有拖家带口来的,也有单身前来与当地土人通婚的。尉迟殿臣一般是持赞成的态度,只要好好干活,不作奸犯科的,在岛上干两年就给户籍。

    并约定,种田的在规定给本人的土地上干活,够十年的,给一块宅基地。干够二十年的,这块地就成为他自己的私产。可以传给子孙,也可以买卖。

    晒盐的盐工,除了每日的伙食补贴,还按产量给工钱。干足十年的,给一块宅基地或一百贯钱。干足二十五年的,允许退休养老,官府给最低生活保障金。年过六十的老人,给加发养老金。

    捞贝采珠的,有伙食补贴和水下危险作业补贴,并按收获给报酬。做够十年,在村里给宅基地。做够二十年,可以退休养老,官府给最低生活保障金,并给终身医疗的待遇。

    渔猎为生的,干够十年,在附近村里给一块宅基地。鼓励与当地土人通婚,府衙给婚仪金。

    想做生意的,先干两年活,取得当地户籍。再向琼州府衙登记,在琼州城里指定的两大市场里开店做生意。本钱不足的,允许每日清晨,在城门外起露水市集。

    想做工的,可以到码头搬运,到城里搞建筑,也可以去各加工厂工作。岛上有制糖厂、糖果厂、茶叶厂、饲养场、制药厂、印刷厂、造船厂、竹器厂、造纸厂、文具厂、手工艺品厂。还有杨夫人建的全匠园子,金银匠、铁匠、木匠、泥瓦匠、窑匠、酿酒师、制酱师傅、榨油师傅,这么说吧,只要有手艺的都要。

    晋王在这一年的年底,终于收到了来自琼州岛的第一笔钱,数量还可以。晋王心里高兴,看谁都顺眼。晋王妃酸溜溜地说:“两年多了,才第一次见着钱。瞧把王爷高兴的,还不知道那伙人自己昧下多少呢。”

    晋王道:“尉迟殿臣来奏报了,在琼州的北端,建了一座琼州府城。扩大了琼州港,能停上几十艘大船了。在琼州的南端,建了一座崖州府城,也建了一座崖州港。父皇看了奏书,高兴得很。说尉迟殿臣他们不容易,免了岛上十年的赋税,让继续建设琼州岛。这建设荒岛,本就不容易。钢铁、工具、粮食,都要从大陆用船运进去。人工的费用,船只的折损,比大陆上费用更大。人手又不是很足,兵力也有限,岛上的土民分属好几个族群,非常复杂。”

    晋王妃问:“父皇既然高兴,怎么还停朝了三日呢?是病了吗?也没见让咱们去侍疾呢?妾递折子给母后,要去问安,母后回复,近来事忙,过年时一起见吧。”

    晋王苦笑道:“哎,父皇就是太高兴了,跟几个老大人喝酒,喝多了几杯。借着酒意,就宠幸了一个宫女。父皇富有天下,有个女人也不打紧,只是母后那个脾气,父皇也不避着点。让母后在床上给看见了,当时就急眼了,喊打喊杀的。父皇嫌没面子,气冲冲的出宫去了。要不是被高相跑了几十里才追上苦拦,父皇都想一头撞死在山石前了。高相劝父皇,何必为了一个妖妇,折损自已的性命呢?父皇回宫后,听说母后下令把那个宫女乱棍打死了,当时就觉得没面子,如霜打的胡瓜一样,病蔫蔫的。好几日了,都没上朝呢。”

    晋王妃问:“高相说的妖妇,是指母后吗?你们男人呢,总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要是略说上几句,就说是妒妇。碰到母后这般雷厉风行的,就说是妖妇了。”

    晋王道:“我觉得,高相未必敢说母后是妖妇。就是跟着高相一起去的官员瞎传,还不知有什么居心呢?”

    晋王妃道:“我看是个机会,王爷应该让人把这话坐实了,就是高相说的,他恐怕早就对母后独霸后宫不满了,这是借机在骂母后呢。母后的脾气与能力,我是一万个服气的。看不收拾姓高的,如此,咱们也就少一个反对派了。”

    晋王道:“也对啊,这些年,我一直在争取高相的中立,不求他支付我,好歹也别总是捧着太子啊。可这个人,实在是顽固,软硬不吃。这确实是一个借母后之手,除掉高相的好机会。”

    晋王妃道:“太子妃病了,听说是那邱侧妃又欺负她了。我想着还是拿些东西,去瞧瞧大嫂子。这太子哥哥也是稀泥不上墙,太子妃再不好,那也是父皇母后亲自给他挑选的。这不看僧面看佛面哟,装也要装得恩爱些。等父皇母后百年之后,皇位到手了,多少美女要不到。”

    晋王看着晋王妃笑道:“爱妃是比别人聪明,就是如此。太子妃好不好,也不关江山社稷的好坏。装装恩爱,能让父皇母后高兴,自己的位置也更稳当些。”

    晋王妃皮笑肉不笑地道:“我就知道,王爷就是个内外不一的人。明明在城外庄子上养了好几个美女,还装得正人君子一般。就是父皇的凤华夫人,本是你南征凯旋后,带回来的南朝公主。原本你想自己独占,被太子知道了告诉了父皇,你才将错就错的把那女人献给父皇了。我到是奇怪了,母后居然没杀了她。”

    晋王道:“你也是个小心眼子,我就养几个侍妾,绝不影响你的地位。另外,我真是想把凤华公主献给母后的。因为凤华公主通南朝独有的一种针灸按摩之术,正对母后的颈酸腰痛之症。没想到,父皇自己看上了。母后不杀凤华,有三个原因。第一,凤华是南朝的嫡长公主,在民间的名声也不错,杀了她,激起南朝降将遗民的愤怒和反抗不好。第二,凤华是识时务的人,表现的谦卑认命,并不主动争宠,反而处处巴结母后。第三,凤华的医术高明,母后喜欢她的手艺,时常让她给治疗颈椎。”

    晋王妃呸了一声:“呸,我才不跟你养得那几个玩意儿生闲气呢。我是正妃,王爷越好,我才越好。夫妻一体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英王府里,英王对老夫人和英王妃说道:“高相被罢职了,高家其他人也多少受了连累。高相这人,一贯自诩清正,实则刚愎自用,有今日之祸,一点也不稀奇。”

    英王妃叹口气:“嗯,想着挺解气的。当年嫌弃我的蓉儿,该他家有今日。幸亏咱家没与他们家结亲呢,长得好有什么用,有才华又有什么用,贪上个拎不清的家长,这个家早晚完蛋。”

    老夫人道:“行了,当初两家也没有议亲。只是见个面,没相中也很正常,何必这么耿耿于怀的。高相是个人才,对皇帝忠心耿耿,对大燕也挺有贡献的,怎么就落到如此地步呢?”

    英王道:“有两件事犯了忌讳。第一件事是坚持力挺太子,反对易储。帝后要立谁为储君,外人哪有插言的份。想想蜀汉的关羽,与刘备亲如兄弟,只因妄议立储,还不是被那刘封恨着。最后也是见死不救,丢了性命。第二件事是对皇后不满,背后骂皇后是妖女,离间帝后的关系。让人学给皇后听了,皇后都气炸了,能不收拾他吗。”

    老夫人道:“如此,也是他该死了。皇后没要他的老命,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英王妃道:“皇后是看他一个老臣,为国操劳了大半辈子,不忍心罢了。”

    英王道:“我与高相虽政见不同,但相识这么多年,知道他不是那样人。不会离间帝后关系,也不会咒骂皇后的。你想,立嫡立长不立贤,是古训。这么遵从古训的儒者,又岂会不知君为臣纲的道理。”

    老夫人想了想才道:“罢了高相,太子这边少了一股力量。这对晋王更有利,莫不是他下手了?”

    英王点点头:“我猜着是,只是我现在有些心虚了,我与五弟一直是支持晋王的,外人早把咱们家跟晋王联系在一起。晋王为了自己的利益,四处敛财,也没比那几个皇子好到哪里去。他为了自己的目的,污蔑高相,捏造事实,恐怕不是个正人君子。”

    英王妃道:“哎呀,那帝王是政治家,只要会平衡朝堂,管理国家就行。难道非要是正人君子,世间圣人不成。”

    英王道:“我不是怕他将来上了位,卸磨杀驴嘛。你别看他现在,在咱们这些追随者面前,装得一副礼贤下士的面孔。在帝后面前,装作谦卑守礼的样子,在妻子面前,又装专一深情的样子。从他出生,我就认得他,三十几年了,他什么样子,我心里有数。”

    老夫人道:“幸亏我的依依有远见,早就防着皇家这些人的勾心斗角。去远到天边的琼州作局,留了几家的后路。有这样的孩子,是我们家的福气呢。”

    杨荃夫妇搬到崖州府城那边一年了,张风华怀上身孕,杨荃每天都乐呵呵的。张风华挺喜欢这里,空气好,温暖湿润。这里的植被丰茂,有多种药草,也适合张风华研究制药。

    她原来有些轻微的鼻炎,一到冬季还容易感冒。到了春季,天气干躁,又容易打喷嚏。到了这里养了几年,居然好了。这边夏季炎热,好在夏季有丰沛的雨水,这地方大半年都热,但是一下雨,马上就凉快了。就是日常,白天火热好晒盐,到晚上有海风吹拂,并不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