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贾蔷龄官的痴情绝恋
作者:庖丁解梦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     
    上回说到宝玉邀龄官为他唱一曲《袅晴丝》,这个曲牌出自《牡丹亭》,而《牡丹亭》又名《还魂记》。

    其实就是宝玉让龄官为自己唱一出“还魂记”,宝玉代表大明,那么为宝玉还魂就是“反清复明”了。

    而龄官却与别的女孩子不同,他并不在乎宝玉,因为他的眼泪,只为贾蔷而流。

    作者就是用这支曲子,来隐写1663年夔东明军与清军之间的战斗。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摇漾春如线,就是飘摇中的明军也曾看到春的希望,到一半停下了,花一般都指华夏,花钿原本指女子脸上的花饰,用书中的意向“整花钿”就可以暗示这场战争。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用来形容清军在高处揣测明军的阵型,发现后方运送粮草的后勤人员,便用白布白冒子遮住半张脸,偷袭了运送粮草的人马。

    这是巫山之战的关键,宝玉请龄官唱这出戏,就是大明请“龄官”一起去打清军。

    因为李国英的不断求援,清军认识到剿灭夔东十三家的困难,开始源源不断的增派满汉军队增援,而明军却是越打越少。

    龄官不听宝玉的话,透露的是当时明朝的号召力已经大幅度降低,此时夔东扶持的韩王政权,由韩王,文官,太监,等人组成,他们合在一起可以算大明朝廷,就是这里的宝玉。

    龄官唱的这出戏里代表夔东十三家的明军,这时的宝玉,其实是调不动这些兵的,还得是贾蔷出面才行,但是贾蔷也是哄着她的,而不是一味的命令。

    贾蔷代表强寇,此处就是指十三家的各家首领,也就是袁宗第,刘体纯,塔天宝,党守素,马腾云,王光兴等这些人。

    他们大部分都是明末流寇出身,下面的军士也是流民里走出来的,所以其实一开始都是因为吃不饱饭反明的,后来为了共同对抗清军,才都改旗易帜,成了明军。

    永历帝遇难以后,他们扶持的韩王朝廷可以说是空有一个架子,没有土地,没有钱粮,自然就没钱发饷,不但没法养军队,反过来还需要十三家来供养。

    王夫人代表武将集团,也就是十三家所有武将,袭人代表的是宦官与厂卫,所以他们的月钱也由王夫人出的。

    另外王夫人经过考虑以后,决定给玉钏双份的月例,多出来的其实是给朝廷的。

    因为韩王朝廷官员基本都在郝永忠营内,所以十三家把供应朝廷的钱粮送到他那里。

    但是到这种地步,下面还是有人打玉钏银子的主意,因此又写了王熙凤大骂这些人。

    在这种情况下,底下那些军队自然是有些不听宝玉的,宝玉的命令被无视,自然是闹了一个大红脸。

    宝官便说道:“只略等一等,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

    龄官不听宝玉的,但是还听贾蔷的,贾蔷是龄官的顶头上司。

    宝玉听了,心下纳闷,因问:“蔷哥儿哪去了?”

    宝官道:“才出去了,一定还是龄官要什么,他去变弄去了。”

    宝玉听了,以为奇特,少站片时,果见贾蔷从外头来了,手里又提着个雀儿笼子,上面扎着个小戏台,并一个雀儿,兴兴头头的往里走着找龄官。

    见了宝玉,只得站住。

    宝玉问他:“是个什么雀儿,会衔旗串戏台?”

    贾蔷笑道:“是个玉顶金豆。”

    注意这里这只雀,名字叫做“玉顶金豆,”这个词很奇怪,没有哪种鸟叫这个名字,其实这是按照这只鸟的特点来起的名字。

    “玉”字和“金”字一直贯穿整部《红楼梦》,这两个字太显眼了,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按照“玉”代表明,“金”代表清来解释的。

    那么这只雀儿,就包括了明与清两方的人员了。玉顶,就是明军所戴的白冒,金豆,就是清军帽子上的顶珠。

    宝玉道:“多少钱买的?”

    贾蔷道:“一两八钱银子。”一面说,一面让宝玉坐,自己往龄官房里来。

    宝玉此刻把听曲子的心都没了,且要看他和龄官是怎样。只见贾蔷进去笑道:“你起来,瞧这个顽意儿。”

    龄官起身问是什么,贾蔷道:“买了雀儿你顽,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我先顽个你看。”说着,便拿些谷子哄的那个雀儿在戏台上乱串,衔鬼脸旗帜。

    当时社会上有一种用鸟雀来进行的一种街头杂耍,在古画里能看到,他们训练过的鸟雀,能衔鬼脸旗帜,听口令行动,这雀儿此处其实就是比喻军队的,军队听从号令,主要就是依靠旗号。

    当时的军队是以人头记战功,所以击杀了敌人要把人头带上。战斗激烈时,来不及收拾有时就以嘴叼着人头冲锋,所以这种鸟雀衔鬼脸,就和当时打仗的士兵一样。

    众女孩子都笑道“有趣”,独龄官冷笑了两声,赌气仍睡去了。贾蔷还只管陪笑,问他好不好。

    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

    龄官是十三家下面的将领,那鸟雀是来形容他们的,绕了一圈就还是隐喻下面的军队。

    龄官说的“你们家”,就是贾蔷的贾家,贾府把十二个小戏子买来,关在梨香院里,就是说贾府代表的统治阶级把百姓们,抓来变成了现在没有自由的军队,离开家乡年年作战,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牢坑。

    梨香院谐音是离开家乡的地方,十三家里大多是三陕流民与河南人,他们背井离乡作战几十年,此时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大都产生了思乡之情。

    此时面对清军的重重包围,也没有什么胜利的希望,再打下去,结局就是个死,所以龄官其实是在心疼底下的军士。

    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赌身立誓。又道:“今儿我那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他来,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

    【蒙侧批:此一番文章为画蔷而来蔷之画为不谬矣。】

    说着,果然将雀儿放了,一顿把将笼子拆了。

    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又加上三峡两岸的大山里生活困难,钱粮没有所出,连续的被围剿,将士们又思念家乡,下面的士兵已经是无力再战了。

    所以十三家里各家首领,愿意投降的,把这“牢笼”拆了,选择了投降,他们是王光兴,马腾云,塔天宝,党守素等人。

    不愿意投降的刘体纯,郝永忠,袁宗第等将领,也让愿意投降的属下,带着士兵投降了。

    1663年,清康熙二年,十一月,总兵罗茂童向清军投降,十二月,总兵马进玉,王之炳投降,随后,总兵武自强,杨洵,刘英昌等人,相继率领十三家之下各营士兵,向清军投降,走出大山。

    明军有投降的,也有不愿意投降的,所以这雀儿有玉顶,也有金豆。

    龄官还说:“那雀儿虽不如人,他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你拿了他来弄这个劳什子也忍得!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叫大夫来瞧,不说替我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说着又哭起来。

    这是下面的将领在向各家首领诉说将士们的困难,缺衣少粮的他们,在大山里打游击,病倒的自然不在少数。

    贾蔷忙道:“昨儿晚上我问了大夫,说不相干。他说吃两剂药,后儿再瞧。谁知今儿又吐了。这会子请他去。”说着,便要请去。

    龄官又叫“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你赌气子去请了来我也不瞧。”

    贾蔷听如此说,只得又站住。

    宝玉见了这般景况,不觉痴了,这才领会了划“蔷”深意。自己站不住,也抽身走了。贾蔷一心都在龄官身上,也不顾送,倒是别的女孩子送了出来。

    前文里解过,龄官划蔷,隐射的是大顺军在哭李自成的死。

    在明末历史上,明军的底层士卒的待遇是极低的,所以才有大量的军户逃亡,加入起义军。

    宝玉作为大明朝廷,此时才亲眼看到了起义军的首领对待下面的将士,是这样的爱护,他才明白了过来,为何龄官只爱贾蔷,却对他如此厌弃。

    而龄官与贾蔷将雀儿放生之后,就该准备双双殉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