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躲什么?容雅低头思量便走了两步往远处看去,竟见是娴贵妃带着惢心正坐在御花园的凉亭里说话。
容雅侧耳细听,竟听娴贵妃说道。“后天就是大行皇后梓宫凤移到景山观德殿的日子,当天是大日子,若是本宫有子嗣,定会告诉他们万不可过于悲痛。”
惢心面露疑惑,喃喃问道。“这是为什么呀,娘娘?这段日子皇上喜怒不定,若是阿哥、公主们不见悲伤,恐怕要遭训斥。”
娴贵妃却淡淡说道。“明日所有阿哥、公主皆会悲痛万分,放声痛哭,可如果本宫的子嗣能够镇定自若,皇上定会另眼相看。
觉得在众多痛哭流涕者当中,他是唯一保持清醒的一个。
皇上失去的并不只是一位皇后,还有七阿哥这位嫡子,所以他现在需要的不是众多的孝子,而是能够不被悲喜所影响能够有机会成为太子的阿哥。”
娴贵妃说完之后,却低下头,面露失落。随后她又自嘲一笑,轻声说道。“本宫说这些做什么?纵使本宫再有谋算,可如今本宫膝下无子,谋算再多也是无用,罢了,咱们回去吧。”
眼瞧着索心扶着娴贵妃走远了,容雅侧目,再瞧大阿哥和三阿哥的脸色,竟深以为然。
容雅满头雾水,只觉得这大阿哥和三阿哥难不成竟如此蠢笨?这明晃晃的蛊惑之言也能信以为真。
这段日子,皇上因丧仪不够细致,服丧不够哀痛,处置的官员宫人还少吗?
这三阿哥遗传了纯贵妃的蠢笨倒也有情可原,这大阿哥被纯贵妃养了一场,难不成这脑子也随了她不成?
容雅无奈,却并不想到他们跟前点明此事。
毕竟她是御前伺候的人,纯贵妃如何与她并无干系。
二者,她与愉妃暗地里交好,愉妃有子嗣,纵使要护,她也是要护自己人。
容雅悄无声息的回了小院,立刻叫了小瑞子,赶紧悄悄的去御前把张卓喊来。
张卓回来后,容雅只把方才娴贵妃蛊惑大阿哥、三阿哥之事告诉给了他,又叫他赶紧回去告诉进忠。
她并没嘱咐张卓,让进忠将此事告诉李玉。
毕竟此事不光涉及到子嗣立储,还涉及到进忠在御前的地位。毕竟愉妃和进忠比起来,自然是进忠更加重要。
这件事儿,进忠有没有告诉李玉,容雅并不关心,只是第二日,在孝贤皇后的棺椁前,众阿哥公主皆痛哭不已,唯有大阿哥和三阿哥神色隐忍,只是微微红了眼眶。
皇上见到后,大发雷霆,在不可抑制的暴怒愤恨之下,甚至要夺身边侍卫的腰刀,当场要格杀永璜和永璋,幸好被群臣劝下,两位阿哥这才险险保下一条性命。
而纯贵妃见状,悲伤惊吓过度,竟直接昏死过去。
皇上当场便怒斥两位皇子,“于孝贤皇后大事全不介意,只如照常当差,并无哀慕之忱;伊于人子之道,毫不能尽,不孝之罪甚大。”
最后,皇上还恨恨地发誓说道,“永璜、永璋二人断不可承继大统,今满洲大臣内如有具奏当于阿哥之内选择一人立皇太子者,朕必将其立行正法,断不宽贷!”
皇上不仅当场处置了大阿哥和三阿哥,还将两位阿哥的师傅——和亲王弘昼、大学士来保、侍郎鄂容安等人罚俸示惩。
只瞧正此事无关五阿哥,容雅便知进忠到底还是将此事告知了李玉。
后宫众嫔妃如何借着孝贤皇后丧仪之事争宠暂且不论。随着丧仪结束,宫中终于恢复了宁静。
可表面风情风平浪静,却难掩暗地里暗潮汹涌。
皇后薨逝,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在关注皇上立继后之事。
如今的高位嫔妃,只有纯贵妃和娴贵妃,而这两位贵妃当中,唯纯贵妃子女双全,又一向性子和顺,从不树敌。
虽大阿哥和三阿哥因在大行皇后丧仪之上不露哀色,遭皇上厌弃,可到底她膝下还有六阿哥,因此依旧呼声极高。
尤其是前朝,以张廷玉为首的汉臣,均向皇上举荐纯贵妃。在他们看来,若是能有一位汉室皇后,那对如今的满汉相合是极有利的。
进忠站在御书房内伺候皇上的茶水,听着张廷玉等人向皇上极力推荐纯贵妃为继后。
便在心中暗暗嗤笑,想来这张廷玉张大人为大清三代老臣,竟到如今还没摸清咱们乾隆爷的性子。
皇上最是厌恶前朝与后宫牵扯。张廷玉越是极力举荐纯贵妃,皇上越是不会将纯贵妃定为继后人选。
这一点连进忠都看得明白,如果皇上点头要立纯贵妃为后,想必这些老臣转头就要站到六阿哥的身后去。
虽说六阿哥如今还年幼,可要不了几年,六阿哥便会长大成人。
到时父衰而子壮,六阿哥身后再有这些老臣相护,那他屁股底下的龙椅便岌岌可危。
如此看来,反倒是前朝无人出身乌拉那拉氏的娴贵妃,更适合成为继后。
这前朝劝完后宫又劝,皇上刚刚下了小朝会,太后便命人来请。不过是一顿早膳的功夫,太后便与皇上说起了继后的事。
太后与乌拉那拉氏早有嫌隙,涉及继后,太后自然不愿意看着如懿登位,因此自然极力推荐纯贵妃。
只是孝贤皇后刚刚过世,皇上无心立后,若真要立后,也得等两年后丧期满。
进忠垂着手站在门口,听着里面太后看似劝诫实则逼迫的话。心中感叹,如今前朝后宫这样举荐纯贵妃,就足够皇上对纯贵妃心生忌惮。
眼瞧着这继后人选,十有八九便是娴贵妃了。
直到如今,太后还以为皇上是当初那个需要靠着她才能坐稳皇位的无能皇子,依旧句句逼迫语气强硬。
进忠眯了眯眼睛,嘴角微微一勾,心中暗道,太后此举,怕是要将钮祜禄氏放在火上烤了。
果然,皇上随手将帕子往桌上一扔,淡淡对太后说要把讷亲派往大小金川。
太后心里咯噔一声,可开口再劝,皇上却拂袖而去,再不理会。
果然,服丧百日之后,皇上便大封了后宫。
晋乌拉那拉氏娴贵妃,为娴皇贵妃,嘉妃为嘉贵妃。庆常在晋庆贵人,婉常在晋婉贵人,并几个答应宫女皆往上晋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