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七擒孟获(65)
作者:高瞻非   马谡别传最新章节     
    孟获合计了一下,他首先要削弱的,是那些与八纳洞、乌戈国、秃龙洞交好的中、小部落。

    回到银坑洞以后,孟获立刻拟定了一个名单,并发布了蛮王令,征召中、小部落的军队。

    蛮族的地域虽然不大,但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对族内势力的划分,还是很明确的。

    蛮族生活的区域,虽然自然条件较差,但也有上百个部落,根据部落的大小,被划分为八洞九十三甸,也被朝廷称为八番九十三甸。

    这八洞九十三甸的正规军队,在名义上是要接受蛮王的调遣,但蛮王也不能白用这些人。

    这些中小部落,都成立了一支统一装备的特殊军队,被称为“刀牌獠丁”。

    这支军队的作用,主要是部落用来集体狩猎和蛮族抵抗外来武力的侵略,而这些“刀牌獠丁”的武器装备,新任蛮王有负责补充或修缮的责任,并且只能收取一半的费用。

    所谓外来武力侵略,主要就是指来自大汉朝廷征讨,以及交趾人、安南人(现在的越南人)的袭扰,比如诸葛亮的这次南征,对蛮族来说,就属于外部的武力侵略。

    这些刀牌獠丁,虽然分散在各个中小部落,但也是有“编制”的。

    小部落“刀牌獠丁”的数量,大都在一百到五百名之间,中等部落,可以一千到五千之间,但绝对不能超过五千人,因为像这样的军队,八大部落也不过一万人左右。

    这些有“编制”的“刀牌獠丁”的数量,虽然是由各个部落自己确定的,但也是以综合实力为依据的,都是以百人队为基数,把数量报上去以后,基本不能再增加或者减少。

    这支军队的装备式样,相当于汉军的刀盾兵,但他们的盾牌没有模仿汉军轻巧的皮盾,而是坚固的铁盾。

    刀看起来像汉军普通的制式腰刀,实际上其中的区别很大。

    腰刀在中国传统的十八般兵器中排名第一,它是人类最早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冷兵器之一,其特点刀身较短,便于携带和使用,适合近身搏斗。

    腰刀的种类很多,汉军的制式腰刀整体狭长挺直,呈直刃状,一般长度在三尺左右,宽度约一寸到一寸半,最厚处接近四分,刀身无血槽,这种设计使得刀身更为坚固,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适合大力劈砍等动作。刀柄末端带有一个圆形、扁圆形或椭圆形的铁环,故又被称作环首刀。

    “刀牌獠丁”使用的腰刀。刀身长度一般约三尺,。刀身修长,刃面有弧度,形似禾苗,刀身的横截面呈“t”字形,刀背突起厚重,利于格挡,刀刃锋利,可用于劈砍,是用上好的百炼钢,经过特殊工艺打造,刀身坚韧、刀刃锋利,刀背厚重,造价也很高。

    这种装备的造价很高,工艺先进,整个蛮族也只有银坑洞部落和秃龙洞部落的工匠能够打造。

    而秃龙洞打造出来的装备,因为使用柔泉水淬火的独特工艺,质量更胜一筹,尤其是用柔泉水淬火的铁盾,柔韧性更好,不容易脆裂,因此,此泉水被当地称为柔泉。

    秃龙洞部落实力强大,本身又不参与争夺蛮王之位,所以,只要想争夺蛮王之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交好秃龙洞,蛮王所在的部落,肯定是秃龙洞部落的盟友。

    孟获征召这些“刀牌獠丁”与蜀军作战,还必须提供一定的费用,大体相当于现代的雇佣军。

    所谓“刀牌獠丁”,就是一手持刀、一手持盾牌的蛮兵。

    但这些蛮兵的单兵素质很高,他们个个体力充沛、行动敏捷、作战勇猛,尤其擅长近身格斗,并且熟悉当地气候、地形,在山林、沼泽等复杂地形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战斗力。

    不过,由于他们都是依靠个人勇武,缺乏相互间的密切配合,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马谡和诸葛亮的情报收集非常之好,对“刀牌獠丁”的特点,也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分析,这里孟获才派人征召“刀牌獠丁”,诸葛亮和马谡早就商量好了应对之策。

    而孟获征召“刀牌獠丁”的部落,几乎都是亲秃龙洞、八纳洞和乌戈国的中小部落,他只是想削弱他们的实力,也没有指望这些刀牌獠丁能够击败诸葛亮。

    孟获受了三擒三纵之气,又折损了本部落大半精锐部队,发布征召令以后,又从仓库里取出大量金银珠宝,用于征召“牌刀獠丁“。

    这次孟获可是下了大本钱,仅仅是给各个部落的预付,整个银坑洞部落的家底,一下子少了大半,后面还有这些士卒的粮草和军饷,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

    各个部落大小不一、路途远近不同,派出的刀牌獠丁数量不一样,少则数百,多则一千,这些部落得了孟获的金银珠宝,备齐人马以后立即出发,陆陆续续来到了银坑洞的集合地点。

    孟获用来集结“刀牌獠丁”的营寨,设在银坑洞部落的入口处,也是银坑洞部落的第一道防线,这里是两座险峻高山之间的一个阙口,被当地人称为银坑阙。

    大概用了二十天,各部落人马齐集银坑阙,都找孟获报到听用,共有三万多人。

    孟获对这些兵马进行了整编,有近二十个部落来了一个成建制的千人队,千人将都配备好了,孟获就不用管。

    那些数百人的刀牌獠丁队伍,被孟获整编成千人队,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千人将,所有千人将,都接受孟获的直接指挥。

    诸葛亮等待孟获集结军队,军队都在休整,但派出了大量的探子。

    得知孟获马上要出兵的情报以后,诸葛亮对杨仪、蒋琬等人笑道:

    “军队经过二十天的休整,也差不多了,是该给他们找点事做了,我深入蛮族练兵,正要训练他们连续作战的能力。”

    诸葛亮亲自出马,坐在他自己特制的小推车上,由贴身卫士推着行进。

    诸葛亮坐在小车上,张嶷、王平、杨仪、蒋琬、廖化等将领跟随其后,一起前行查看地形。

    上次放走孟获以后,诸葛亮带领蜀军全部渡过泸水,扎下营寨。

    接到孟获召集“刀牌獠丁”的消息,诸葛亮就与马谡一起定下了“疲敌之计”,但他并没有打算让马谡、马岱继续领兵担当攻击主力,决定还是由张嶷、王平担任先锋。

    这次南征,诸葛亮不但要每一支军队都能够得到足够的训练,还要每一名将领都能立下足够的功勋。

    诸葛亮让马谡领本部二千人马,还是驻扎在孟获的大寨之中,确保军队的后路,还负责周边大小部落情报的收集。

    而马岱和赵统,还是一起驻扎在峡山口,负责保证粮道的通畅和运粮队的安全。

    而转运粮草的将领,就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乔,诸葛亮派田石率本部二千人马,跟随诸葛乔一起行动,确保他的安全。

    南中蛮荒之地,河流密布,过了泸水,前往银坑洞的必经之道上,还有一条大河叫西洱河,流经此处的水势虽然很虽慢,但也有三尺多深,二十余丈宽,大军并不能徒步涉水而过。

    诸葛亮觉得,西洱河北岸地势平坦,回旋余地不够,实施“疲敌之计”的难度可不小!

    骚扰的部队,容易被“刀牌獠丁”咬住,双方只能死战,都会损失惨重。

    这也许是孟获愿意看到的结果,但并不符合诸葛亮的要求!所以,诸葛亮决定军队渡过西洱河,利用这西洱河之天堑,实施“疲敌之计”,效果会更好。

    西洱河北岸并没有船筏,诸葛亮下令伐木为筏,准备渡河。

    谁知道,砍伐河边树木做好的这些木筏,刚开始可以飘在河面上,但只要多几个人上到木筏上,木筏就会慢慢没入水中。

    诸葛亮找来吕凯询问,吕凯主要掌管情报的收集,他早就打听到,这里的人过河,用的都是竹筏,因为诸葛亮大军的到来,孟获下令收走了所有竹筏,至于木筏为什么不能用,他也不知内情。

    其实,木筏也是可以用的,主要是河边这些树木,都是含水量大的杂木,浮力不足以载人载物,如果换成干燥的树木,就可以用了。

    吕凯并不知道浮力的原理,但他从当地人用竹筏的信息找到了解决之法,他对诸葛亮说道:

    “听说西洱河上流有一座竹山,其山上的竹子长得非常粗壮,大的和树木一样粗。我们可以派人前去砍伐竹子,制作竹筏,在河上搭起竹桥,军马可以轻松渡过。”

    诸葛亮所在的荆州,也是楠竹的产地,西川到处都有楠竹,对楠竹的砍伐和使用,士卒们并不陌生。

    诸葛亮随即调数千士卒前往竹山,砍伐大竹子上万根,扎成竹排顺水放下。

    诸葛亮挑选了一个河面狭窄的地方,把竹筏绑扎在一起,搭起一座竹桥,宽有十余丈。

    诸葛亮又调来上万大军,在河北岸,扎下一排营寨,然后就以河为壕堑,以浮桥为城门,在河北岸筑起数道土墙,围成一个防守城池。

    诸葛亮当然不会让蛮兵轻易攻到竹桥,只要丢一把火,就能让竹桥化为乌有。

    诸葛亮是要给孟获一个错觉,认为自己是要据险而守,又在西洱河南岸桥头,利用地形,品字形立下三个坚固的大寨,护住竹桥,每个营寨都有数千兵马,可以互相呼应,等待“刀牌獠丁”的到来。

    孟获这次出征的目的,主要是消耗秃龙洞、八纳洞、乌戈国三大部落辖区内的中小部落的军事实力。

    孟获可不想再调用本部落的精锐兵马,他再也消耗不起了。

    但没有自己的亲信兵马督战,这仗也没有办法打!

    好在他回到银坑洞不久,贺云、方山已经在黄河洞、花园洞立下了根基,各带五千兵马前来助战。

    贺云和方山,因为提前就知道了孟获偷营的结果,跟随孟获偷袭诸葛亮营寨之时,并没有盲目冒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他们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得到了黄河洞、花园洞士卒的认可。

    贺云率军回到黄河洞,方山率军回到花园洞,他们利用部下将领所在的家族,与各方势力达成协议,确定了自己的地盘。

    他们商量以后,觉得要想过得安稳,孟获这个靠山不能垮台,各自留下了一半的军队和亲信将领驻守地盘,各领五千军马来助孟获,实际上是要助诸葛亮、马谡彻底平定蛮族。

    孟获这次与诸葛亮对战的心态改变了,他也不想真的战胜诸葛亮,也不怕诸葛亮杀了自己,这次出征索性不动用部落的精兵,只带了自己的数百心腹卫士,率领贺云、方山的一万人马,和征召来的三万多“刀牌獠丁”,往西洱河边的蜀军营寨杀去。

    对悍勇“刀牌獠丁”的战斗力,孟获还是有信心的,将近西洱河的时候,孟获让孟优、贺云、方山统领中军准备接应,他亲自引前部一万“刀牌獠丁”,直接到了品字形的前寨挑战。

    孟获被诸葛亮擒获三次,一起也喝过酒,两人也算是老熟人了。

    但起初诸葛亮并没有把孟获放在平等的地位,并不在军阵上和他相见。

    诸葛亮见孟获率领“刀牌獠丁”主动前来进攻,知道他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今天决定在阵上见他一次。

    诸葛亮并没有穿戴盔甲,而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乘坐在一辆驷马车上,左右众将骑马,簇拥而出。

    孟获的装备,已经被诸葛亮缴获好几次了,每次诸葛亮放他人走,另外安排马匹,却故意不把他的盔甲和原来的马匹还给他。

    这次诸葛亮南征,使用攻心之计,斩首蛮兵将士相当少,意味着将士们的军功减少,而敌方主帅的武器、盔甲和坐骑,都是可以登记在册,换取不少的军功,这就是所谓的我军打得敌酋“丢盔弃甲”。

    孟获作为蛮王,好装备还是不缺的,只是新装备用着有些不顺手,尤其是坐骑,对他的战力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