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扬汤止沸
作者:躺平三天   生而大明第一卷最新章节     
    府中大小文官一起疑神疑鬼,李四有却在军营中和当地卫所的千户聊天。

    今天他闯入府衙并不是要突击检查,而是去敲山震虎,先看看文官们的动作。这时候他来到军营,想法很明确,首先把军队拉到自己这边来,先排除这个不可控制的强力机构。

    他跟千户拉家常,问道:“卫所最近有啥困难没?训练情况还好?”

    锦衣卫搜集各地情报:开国百年,边军还维持得好一些,内地卫所已经开始糜烂。

    千户干出了不少私吞卫所土地的事情,有些心虚,答道:“太祖那会儿定下的规矩,军户子弟世代当兵不能转民籍。只是现在人口繁衍,卫所土地不够分了,许多军户家里人多,吃不饱饭。至于军备.....”

    千户面色尴尬,说道:“兵部下来的拨款不多,武备许久没更换了。我们这里地方太平,不打仗,朝廷也不太重视。”

    李四有不动声色,点头肯定千户所言,而后问他:“军户长子入卫所,剩下的军余种田,这个我懂。现在我想给军余们找条出路,你看行不行?”

    接着他说出一番话来,说南征还是有把握的,问能不能让卫所的军余去安南落户,给他们分田地,从此不当军户。

    千户平时多为军余的事情头疼,巴不得打发这些人走得远远的,但他迟疑道:“这事恐怕要通过兵部,大人你有把握干成?”

    李四有肃然道:“你先去摸摸底,看有没人愿意去。你就说去南方给他们分地。我知道大家不愿意离开家乡,可家乡地少人多,总会有人想谋个出路。”

    千户又问:“要不先给兵部发个文书问一问?”

    “不用。”李四有道,“暂时先稳住,等事情有眉目了,我再来运作。”

    两人话说开了,千户知道李四有不是来找茬的,态度好了许多。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李四有很随意地问千户:“大军南征,文官有许多小动作,你知道吗?”

    事不关己,千户不会替文官们瞒着,他随即倒箩筐一样说了许多事。

    文官们平时嫌弃俸禄低,找着机会就贪钱。有些讲究的会将账目抹平,不讲究的就将公账上搞出许多填不上的大窟窿。

    南征自湖广筹粮,正是填窟窿的好机会。

    最简单的手法:先去使劲筹粮,将民间盘剥一圈,然后贪了粮食转卖,最后上报一个粮食在运粮路上消耗了。贪墨下来的粮食不光够填窟窿,还能发一笔财。

    复杂的点:上报征发的民夫逃走了;上报粮食下雨发霉了;上报运粮的路上遭遇山贼水匪;给粮食称重的时候做手脚;拿陈粮替代新粮......

    各种手段不一而足,但凡是能过手的地方,总有文官和小吏能想出法子来扒一层皮。

    这些情况其实锦衣卫早已上报,李四有很清楚。他借着机会故意夸赞千户,等到千户自以为检举有功上了锦衣卫的船,在饭局的豆油灯下,李四有郑重其事对千户嘱咐道:

    “你说的情报很重要,以后我抓住文官的把柄狠狠办他们一下。那时候......”

    停顿一下,迎着千户有点欣喜的眼神说道:“那时候,你要装看不见。万事跟你们卫所驻军没关系。”

    说完目视千户,等千户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复。

    千户见如此郑重的问话,想一想,答道:“没有正式调兵的军令,我不动。”

    “我是大军副帅。”李四有笑道,“主帅张懋在安南。所以,除非京师来的命令,其它的你不用理会。”

    这事本就在情理之中,千户当即拍胸脯答应下来。

    李四有打算干一票大的,先打好埋伏,等布好网再一起收网,其中军队的态度至关重要。

    桃谷六仙一路跟随李四有南下,饭后他们一起遛弯。某仙道:“我看那千户不是啥好东西,看看军营这副破烂样子,千户肯定贪了。”

    李四有道:“内地就这样,只能装糊涂。”

    另一仙凑过来,期期艾艾问李四有:“李大侠,你前面不是说过给我们找六个徒弟的事吗?我们想要个人。”

    “谁啊?洪兴社的子弟你们随便挑。”

    “不是洪兴社的。你们洪兴社的小子看不上我们,没几个愿意的,有愿意的我们也看不上。”

    “正是如此。我们六仙品德高尚,等闲之辈我们瞧不上。”

    六仙七嘴八舌,终于某仙抖出一个名字来:“我们想要小冬月当徒弟,不用六个,她一个就够啦。”

    李四有闻言,在军营的火把映照下仔细瞅六仙,见他们六双绿豆眼眼巴巴看着自己,不由失笑道:“来不及了,小冬月刚刚跟别人学剑法,已经有师父了。”

    “谁?”

    六仙暴怒,喝道:“敢跟我们抢徒弟,看我不把他撕成八块!”

    李四有眼看六仙跳脚,悠然道:“风清扬。”

    “我管他是谁——”

    某仙还在大叫,他的兄弟们醒悟过来,赶紧捂住他的嘴,不让他说。想想六兄弟齐上也打不过风清扬,六人顿时如丧考妣。

    李四有轻声安慰他们:“没关系。不行我让小冬阳跟你们学。”

    六仙在肚子里考量。某仙道:“小冬阳天赋恐怕不到小冬月的一半。”

    “一半说多了,我看只有四分之一。”

    “不,八分之一。”

    “那你们到底要不要?”李四有沉下脸问。

    “那个,要不还是要了?”

    “快说要不要。再不说,我马上后悔!”李四有其实也怕六仙瞎教,但想想小东阳素来稳重,出不了啥大事。而且自己也没指望儿子武功多高,索性给六仙圆了收徒弟的梦。

    六仙当即答应,急匆匆要回华阴县找徒弟去。李四有拦住他们,说南征结束再去,小冬阳又跑不了,这才按住了六仙。

    次日,李四有先给武昌知府衙门发了封文书,写了需要提供多少军粮,命他们暂时存放在武昌府库,自己会在10日内派人起运。

    他即刻带锦衣卫离开武昌城,转道去岳州府。到了岳州又如法炮制一番:敲打府中文官,安抚当地军队。

    如此下来,快马加鞭,将湖广省内运粮路线上的各个重要府城挨个敲打一遍。

    这天晚上,锦衣卫拿到了统计数据:湖广各地卫所军余愿意去安南分地的有多有少,加起来只有6千多人,全是各家的老二老三,全是光棍。

    李四有在心中默算,而后拿出纸笔,书写命令:将带来的锦衣卫分出一大半,分成小组,奔赴各处卫所,让他们把将要南下的军余们组织起来。

    他自己带着剩下的锦衣卫重新回武昌城。

    一路所见,大军征粮征民夫,民间各地民户多有怨言。还真让刘大夏说对了:南方如温水,南征如火盆;以火烧水,即将沸腾。

    都特么的是文官干出来的好事!

    李四有骑在马上,心情沉郁。区区几万人的南征粮食,就搞得国家如此。永乐年间,七下西洋,六征草原,四征安南也没见闹成这样。

    是国家衰败了?还是吏治朽烂了?

    答案不言而明。

    民间如水沸自然是错的,但错在国家用兵吗?一个国家又怎么可能完全不用兵?错不在用兵,错在吏治。

    既然如此,那就扬汤止沸。

    李四有双腿轻轻一夹马腹,人马合一,马儿心领神会加速往前,大队锦衣卫也随之加速。

    “今晚赶到武昌城。好好休整,明天干大事!”他在马背上大声激励众人。

    锦衣卫们以为要运粮食,口中纷纷答应。大队人马如一条土龙,迎着南方10月间微寒的北风张狂而去,一路惊起许多飞鸟,在官道上扬起大片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