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喝传出。
人群自觉让开了一条路。
村长王大阔看着从人群中走出来的身影,眉头紧蹙,冷声喝骂:
“癞娃子,平日里你在村中耍无赖就算了。”
“但这件事上,可由不得你胡说!这关系的事我村中各家各户的生计!”
说到此,他的话锋一转!
语气之中带着村中长者的浓厚威严:
“而且村中集体购粮,可没有强制!不愿意买直接离开就好。”
“这般言语讥讽为族谋利的王沈氏,按照族规,我可要能定你目无尊卑,破坏族中团结,族谱除名!”
此话一出,偌大的祠堂外,鸦雀无声!
看得出来村长是真的动怒了。
竟然搬出了族谱除名来为王沈氏撑腰。
王赖子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到了。
他只是不甘心从今天起都吃陈米,而且家中因为他懒惰、耍钱,本就没有什么银钱,集中购买也只能买上二三十斤而已...到时候旱灾真的降临,粮价抬高,村里就他家的日子过不下去。
别人都不受影响,这种情况他想想就心中难抑。
可若是被开出族谱,失去了族里的帮衬,万一再遇到耍钱借债找上门的情况,他恐怕真的要被那些家伙打死。
想到这里,王赖子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默默退回了人群之中。
沈茜也显然没想到,这村长竟然能拿出这种气势来为自己撑腰!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逃荒途中,发生什么装哑巴的村长吗?
回过头,村长王大阔看着有些震惊的沈茜,轻声安抚:
“我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
“但也明白一个道理: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溺毙于风雪!”
“这事你本可以藏着不说出来,什么责任都不用担,但你敢于站出来,为村中各家谋划,我必须站在你身后支持你!”
“哪怕真没发生旱灾,不过是吃些陈米,试问村中,有几家买米是买新米的?”
沈茜被着实被村长的话语感动到了。
如果他能一直这般硬气,恐怕在逃亡结束,村里能逃到南境的人数会更多!
就是不知道后面两个月里发生了什么,让这种有品德的村长竟然装起了哑巴?
随着登记结束,每家每户的当家人有购粮意向的全部返回家中取钱。
等到沈茜的时候,沈茜再次掏出一两银子和两百铜板,购买400斤陈米!
趁着现在粮价低,她必须多储备一些。
等到粮价上涨至蛮人扣关之时,卖掉部分粮食换取金银当做南逃的路费。
村长见沈茜再次购买一两多银钱的陈米也并未做声。
反而是王赖子!
他竟然也登记了一百斤陈米!
村长王大阔盯着王赖子的眼睛看去,问道:
“你确定要买一百斤?”
“确定!村长!”王赖子点头应着。
“你家还能拿出三百文铜板?”王大阔有些不敢置信。
“我...”王赖子一时语塞,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能!”
“明日我就去镇上卖掉家中良田,凑也要把钱凑上!”
王大阔见王赖子这般说,眉头拧得更深了。
赊钱买粮。
这要是有他一家这么干,其他人也这么干,那赊的钱谁来出?
可如果不给王赖子家买粮,凭他无赖的性子,恐怕到时候真会干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思虑再三。
王大阔长叹一声:
“莽子!”
“拿纸笔来,让王赖子签下契约,今日他用良田两亩借债300文,明日若不还清三百文,那他家田亩,我自取两亩!”
“可有异议?”
说着,王大阔那一双锐利的眼睛死死盯着王赖子。
王赖子之前就被王大阔突然迸发的长者气势吓到了,眼下自是低头,连连附和:
“没异议。”
“没...”
随着契约立好,王赖子灰溜溜地从人群中离开。
这些年他耍钱耍的,家中一共只剩良田两亩,边田十亩。
这要是让村长以300文的价格给两亩良田收走,他爹不打死他,来年他也得去县里当乞丐了!
见到了村长那严苛的契约,自是没有人学王赖子拖欠银钱。
当所有人都足数缴纳登记的银钱后,村长在留在祠堂外的人群中,挑选了数十个村中壮年,待明日一早,共同出发去县城买米!
他们都是家里说了算的,买粮有什么突发情况,也能做主!
沈茜,自是在其中!
......
沈茜回到家中,还未睡的王天赐夫妻连忙上前来询问:
“阿母!村长大晚上的召集大家去祠堂。”
“说了什么?”
一旁,王天赐的妻子柳氏耳朵竖起。
显然也是好奇今晚村长召集村民的目的。
沈茜见状,心中‘咯噔’一下。
这次买米最重要的事情忘记说了!
保密!
要保密!
村民召集起来共同出钱买米的事情,肯定不会瞒着家中妻子。
但那些妇人大多数可并非王家村本村之人。
她们大都是外村嫁入,甚至有些是外县的,有了这消息恐怕不用几天。
周围村庄就都会知晓他们王家村购买了大批陈粮。
乱世将至,仅一村有粮,可未必是好事!想到这里,沈茜忧心忡忡:
看来明日分粮时,还是得提醒一下各家当家的。
再次抬头看向王天赐和柳氏,沈茜摇头:
“明天你们就知道了。”
她是真不敢说。
这说了,不用等明日买粮,今晚老四和他家的柳氏就得飞奔去岳丈家中通风报信。
指不定那奸诈的老东西会不会在自己买粮的时候使绊子!
不得不防一手。
听到阿母这般讲,王天赐夫妻虽然还是好奇。
但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回了他们的小屋。
毕竟以往阿母这般说了,那就是明日要在全家面前讲出来,不愿意大晚上单独给他们絮叨。
再问也不会问出什么,反而会落一顿斥责。
......
后半夜。
村长在家中和几个儿子分别清点银钱和计算要购买的粮食总数。
“数出来了!”小儿子将最后一枚铜板放下,欢呼雀跃:
“285户,共出银钱,购买陈米斤!”
“其中银子32两,铜钱枚!”
“全部对的上!”
“这里面,咱们家买了五百斤!”
“可以说是全村买的最多的。”
“算好了,既然算好了就去睡觉吧。”村长王大阔看着自家小儿子,摆手说道:
“今晚我来守夜,明天你们拉着银钱走,可得把这些钱看好了。”
“出了差错,从你们口粮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