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老太爷首提分家
作者:晓春三月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最新章节     
    孙文自下午得知喜讯,整个人都飘飘然。

    平安太争气了。

    十八岁的乡试头名不是没有过,但跟他这样七八岁才开始读书,还一边学医,东奔西走的,可以说是全大周都绝无仅有。

    下了职回家,把喜事跟夫人一说,夫妻俩很是高兴一番,突然看到走过来的大儿子,心里又咯噔一下。

    致远三年前因为学识不够没有参加乡试,这次却因为最后两日风寒发热耽误了考试,虽说服了药最终没有提前出考场,但到底有些影响,名次有些靠后。

    名次靠后会试把握就不大,如果再等三年,他就二十四五了。

    这段时间一家人的心情都不怎么好。

    “爹,娘,不用担心我,大不了三年后再考就是了,平安得了解元吗?他真厉害,比我还小三岁呢。”

    孙文道:“我儿读书也不不错,会试说不定就能得中呢?实在不行,不就晚三年吗?平安他们应该在途中了,等他们回来,你跟他交流交流学问,他那里应该有王大儒的笔记,到时候你可以借来看看。”

    致远眼睛一亮:“爹,平安的东西我借肯定行。

    爹,我也想通了,这次名次靠后到底是我的功底还是差了,不然就算是发热,也不该如此的靠后。

    我会好好读书的,只是,爹,娘,小弟你们还是管一管,虽然说十六岁能是秀才已经不差,可这段时间我看他玩性很重,这样三年后可考不了举人。”

    孙文吐了一口气:“我知道了,从今日起,爹会好好管他,不然将来文不文武不武怎么办?”

    徐氏心情一下子低了下来,大儿子今年名次不好她根本不担心,致远读书好又勤奋,再来一次就是了。

    致琛很有点自己惯自己,做什么都不急不慌的,今年院试侥幸得中,比孙山高了一名,可他倒好,根本不需要家里人安慰,他自己就想的很通透,根本就无所谓,相反还满意的很。

    大公子家的长子接掌家业,考不考举无所谓的,本身已经是个秀才。

    长远跟平安一样大,长志比平安小一岁,都已经是秀才,今年的乡试没有考,是因为孙家人觉得他们火侯没有到,没必要白白进去受苦九日。

    但那两个孩子听说读书都很用功。

    当朝科举入仕的总归还是家境不错的学子居多,真正寒门能走到最后的还是少之又少。

    “相公,致琛你真的好好教,我绝不会惯着,不然将来怎么办?真的跟管事一样收租管杂事吗?他还没有那个本事,也吃不了苦。”

    孙文点点头:“致远,跟我进书房。”

    孙家。

    一家人高高兴兴用了晚膳。

    老太太道:“老大媳妇,依我说等平安殿试过后就给两人办了喜事,阿妩也十六岁,翻年就是十七了,哪里还小?”

    阿妩一下子就红了脸,怎么好好的说到成亲这件事上了?爹不是说等她十八岁,平安二十吗?

    她还是想在家多待一年的。

    一旁的馨儿挤眉弄眼:“姐姐,要当新娘子了吗?看样子馨儿要准备添妆了。”

    阿妩点着她的额:“你呀,你就是添乱,太祖父、祖父、祖母,娘,我先回院子了。”

    说完行了一个礼,就快步出了门,馨儿紧跟着出去了,很快就听到两个小姑娘嘻嘻哈哈的声音。

    长卿带着两个弟弟也退下去了。

    老太太叹气道:“阿妩算是无忧了,思成早早给自己养了一个好女婿。

    可馨儿已经十五岁了,相看了好几个,就没有一个她喜欢的,话又说回来,人好的家里不怎么样,家里满意的人又不怎么样,开春就十六岁了,她爹娘心比大海宽,现在马氏心里只有她小儿子,京城里的长子、长女她是一概不管。”

    孙一南道:“长远、长志急什么?真的要找,也是很快的事,馨儿找婆家,老大家的还真多操心操心,我们家不在乎高门大户,就是一个字,人好。”

    老太爷皱眉:“要我说,这次马氏回京过年,明年让她不要走了,她的儿女亲事总归还是要他们两口子自己操心。

    老大媳妇把事办好了那还好,万一将来哪里有些磕磕绊绊,还怪人家不够用心。”

    老太爷对老二两口子不是很满意,次孙是老实人,那个马氏就有些自私,什么麻烦都推给思成两口子。

    “一南,要我说,这次他们回来,你就帮他们兄弟分了家,分家不分户,人不用走,公中很留一部分用费,剩下的兄弟俩早早分了,我七十多了,你们也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老是思成一个人操心,太辛苦了,他今年也有三十八岁了。”

    在场几个人都一惊。

    “爹,好好的为什么要分家?家里只思成、思源兄弟俩,底下一家也只两儿一女,我家算是人丁单薄。”

    “一南,你也快六十的人了,都是从医的,没什么忌讳可言,我可是听说了,老方丈说没就没了,趁我们好好的,趁他们都在家,家里的东西分一分。

    自古以来,嫡长子占七成,他们兄弟关系好,思源可以多给一些。

    百草堂分不了,肯定是长子长孙掌握,其他的铺子、银子、庄子还有宅子,就多给一点给思源,六个孩子的婚嫁银公中留一笔出来,每人八万两银,不够的他们爹娘自己拿。”

    孙一南愁眉苦脸:“爹,分家不是不行,只是思源从来都是指望他哥习惯了,马氏更是不管事,分了产业给他们,不还是思成操心?”

    “相公,我觉得爹说的有道理,趁我们脑子不糊涂,早早给他们分了也好,总不能等长卿那代,又跟思成一样累死累活一个人扛?思源又不傻,这些年一直不管事,还不是有的指望?”

    “行,等他们兄弟回来,我们坐一起商量商量,思成媳妇,你可有想法?”

    吴氏自始至终没有说一个字,分家这种事哪里轮到她说话。

    “爹,这种事我真的没办法说,分不分都成,咱家就兄弟俩,人口简单,家里人感情又好,等相公和小叔回来再说吧。”

    她是真的无所谓分不分家,但如果老太爷和公公愿意分,那也是可行的。

    孙思成哪里知道他祖父跟爹娘这会在家商量分家的事,半下午,天气突然变了,貌似今年冬日的第一场大雪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