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村长们上门
作者:隔壁王嫂   十品大里正最新章节     
    司马信面容古怪,“这就是你理解的纨绔子弟?”

    “不就是吗?”容棠半真半假道:“或许该加上强抢民女。可你看村子里的姑娘,个个皮肤黝黑脸色腊黄,不养白一点下不去手。”

    此时刚好有个姓王的矮个子姑娘从身边走过,闻言以为说的是她,又羞又囧,捂着脸跺着脚跑了。

    容棠:“……”

    司马子弟们:“……”

    春草从大院里走出来,脸上的笑止也止不住。

    “少爷,梨膏糖熬出来了,我今天做了二十几罐子,打算送到县城去试卖。狗剩子说他想承包采购山梨的活,我觉得还行,不过他没本钱,要借二两银子,我借给他了……”

    呱呱一阵说,脸上泛着自信的红晕。

    那边容安也过来汇报村里建设进展,继学堂开工之后,刚刚说的木工工坊也提上日程。

    司马家父子兄弟喝水歇气的工夫,容棠在正堂间里处理了很多村务,简直比个正经的官员还忙活。

    终于把杂事都敲定了,容棠才有时间来和司马家人说话。

    司马信感叹道:“你一个伯府世子,处理村务简直比干了几十年的官员还老到,也难为你小小年纪要操这么多心。”

    容棠一屁股坐下,也是累够呛,“没有办法,都是族里血亲。其实他们干的挺好,也都有自己的主意,就是潜意识想找个主心骨给他们肯定。”

    大湖婶和慧香慧珍做好了饭菜端过来,因见都是虎狼少年,量都挺大,米饭蒸了两桶,白馍贴了两簸箩,杀了两只鸡,还有前一天炸的几大盘酥鱼,两坛子酒,各种杂七杂八的吃食上了一大桌子。

    然后,容棠还没怎么动筷子,司马子弟风卷残云扫荡一空。

    司马信略有尴尬,“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见笑了,见笑了。”

    容棠默默的放下碗筷,大湖婶子过来一看,也是吃惊,赶忙张罗又给容棠和司马信单独做了肉汤面,才算吃饱。

    饭后容棠请司马信给村里木工坊提点建议,司马信答应着就向外走,刚好和高镇长擦肩而过。

    两人互不相识,点头擦肩,一个出门,一个进门。

    高镇长却也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同属一个镇子的其他村村长。

    原来自上次分别后,高镇长押了高家人上县上受审,他其实对容棠鼓动他的话很放在心上。诸如带整个镇子发家致富,他政绩斐然,平步青云那话,相当的热衷。

    奈何崔县令对容棠天然带着偏见,对此没发表任何意见,让他一腔热血凉了多半。

    但同在一个镇子里,他不可能一点不关注容棠。最好的观察点还是镇上的酒铺,离的近,他也经常光顾,感觉生意挺好,尤其里面卖的糖,据说是容世子自己研发的,独家售卖,贵是贵,卖的却好。

    他还上门问过,卖糖的利润他有没有份,得到了肯定答复,只要这个铺子里卖的,他都有红利。

    容慎还给他看了几天账目,销售额稳定,估摸着一个月能分几两银子,比他当镇长的俸银都高,简直乐坏了。

    这一高兴身上的血又热了,想再次找容棠具体问一问他那个利民政策是什么,可不可以全镇范围推广。还没等他找时间上门,倒是有其他村子的村长来找他了。

    起因当然还是前段时间铜钱和田老大四处寻找糖高粱,也曾去他们村子看过询问过,倒也零星有几家地里掺杂了一些疑似种子,奈何纯度不高,也不可能挑拣着砍,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却也是有人好奇多问了一嘴,要那种高粱干啥。铜钱多嘴,就胡说一通,说这高粱酿酒特别好喝,让他们来年多种这个品种高粱,他们世子高价收购。至于多高,亩产收益比普通高粱多一两成是有的。

    这些人半信半疑,也不敢亲自去找容世子求证,辗转就约在一处去找镇长,请他代为问话。

    高镇长和他们一起来的时候,就又碰到离最近的高家村村长,向他说了容家村安了几架水龙车,把河里的水都要抽光了,他们下游村要没水了。

    高镇长拐弯去看水龙,谁知道水龙车处远远就有人看守,根本不让人靠近。

    啥?镇长?不好意思,我们家有世子,这是私人领地,外人禁止入内。

    要不是高镇长亮出镇上铺子股东的身份,村民真就敢不让他们进村。

    听到高镇长代替大洪村,曹家坳,上田岗,下田洼,榆树湾这几个村村长问的话,容棠略微停了几息。

    铜钱虽然胡说一通,那高粱不是用来酿酒而是用来熬糖,但他来年需要大量糖高粱也是真的。

    至于说亩产收益,在现有基础上多给一两成也很必要,不然种惯了老品种的村民,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谁会改变多年习惯种一个从来没种过的东西?

    他道:“那话算数,但到时候怎么种,种多少,怎么收,都由我说了算。至于价格具体多少……”

    他在心里默算了一下,“不考虑天灾因素,愿意种糖高粱的,我一亩地补贴五十文,收获了再按市价给高粱钱。或者直接按市价高两成结算,可以签契书。”

    市面上高粱属于粗贱粮食,价格普遍偏低,要不是不挑地,耐旱,多少能收点糊口,村里人也不喜欢种的。现在有了另一种选择,都很高兴。

    曹家坳村长觉得有必要问清楚一点,“容世子,这个糖高粱它的亩产有多少?不要种出来之后,少得可怜,不够赔的。”

    这个容棠也问过,糖高粱亩产和普通高粱差不多,不过考虑到地域适应性,他决定富新庄那边留一百亩,等高粱完全成熟了再砍,哪怕糖少了或者没了,先把种子留足了。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如果按照我说的,不算天灾因素,造成减产或者绝产了,损失算我的。”

    有他这句话,村长们纷纷表示来年愿意一试。

    上岗村村长也问,“容世子,如果我们选择第一种契约,要补贴的话,是不是绝产了,也给五十文补贴?”

    容棠想了想,如果真是到了那一步,该是天灾人祸频发,老百姓生死一线了,他就是捐钱捐粮也不止这点,就当是给他们一点保障。

    “没错。”

    这话一出,村长们更高兴,蚊子腿也是肉啊,说不定哪一年要靠这个活命。

    “你们各自回去统计村里种多少,回头来报给我,我好提前留好种子。”

    说完了这一项,就该说说水龙的事,高镇长说话还是委婉的,他又不傻,人家容家村有办法抽水,那是人家的本事,又没堵了河道断流,说不上人家的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