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山记
——读苏轼《题西林壁》有感
@丙叔佩史
群山莽莽石峥嵘,
树影斑驳草菲微。
雾锁峰峦灵气浅,
鹤唳云端逸兴飞。
崖畔苔痕露翠色,
涧底泉响漱清辉。
大美自然藏奥秘,
人间罕觏待揭秘。
赏析
《莽山记》这首七言律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壮阔且略带神秘气息的自然景观画卷,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界奇异美景的由衷赞叹与向往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解析与艺术特色赏析:
1. “群山莽莽石峥嵘,树影斑驳草菲微。”
这一联运用排比手法将群山连绵起伏、险峻雄伟的形态特征呈现得淋漓尽致。用“莽莽”来形容山脉规模宏大壮观;“石峥嵘”则暗示其山体坚硬挺拔、错落有致。随后通过“树影斑驳”与“草菲微”的对照描写,展现出了生态环境虽相对贫瘠,但仍有少许植物顽强生存于其间,透露出勃勃生机。这一组词语搭配既勾勒出大自然固有的粗犷野性之美,也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2. “雾锁峰峦灵气浅,鹤唳云端逸兴飞。”
颔联中“雾锁”二字极为精妙,形象地再现了浓密云雾缭绕于山巅之上、弥漫整个山谷的场景。在这里,“锁”字赋予云雾动态感,仿佛自然力量将山岭牢牢包裹住一般。紧接着以“灵气浅”描述雾气朦胧中透出的淡淡仙气,增添几分空灵韵味。而后,“鹤唳云端”用典故寄托了人们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逸兴”一词则点明了人物心境,体现出逍遥自在的心态。两者结合,形成了令人神往的空中仙境画面。
3. “崖畔苔痕露翠色,涧底泉响漱清辉。”
颈联中选取了两个典型细节来体现山间幽静之美:一是岩石缝隙间生长出来的绿色苔藓,二是山涧中流淌的清澈泉水。前者预示着即便在严峻环境下亦能显现生命奇迹;后者则以其轻灵悠扬之音洗涤灵魂、净化心灵。二者相互衬托,形成一幅动静结合、和谐共生的山水画卷。尤其是“露翠色”与“漱清辉”的搭配,更添几分清新雅致之意,令人赏心悦目。
4. “大美自然藏奥秘,人间罕觏待揭秘。”
尾联是对前面景致综合概括与提炼升华。通过直接表达方式赞美大自然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特点,并寄寓了探索未知领域、揭开自然面纱的美好愿望。此句不仅总结了全诗主旨,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空间。整个诗句通读下来,既有磅礴大气之势,又有细腻柔美之处,充分展示出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魅力。
《莽山记》通过娴熟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精心构筑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山水画面。全诗语调平缓却不乏力度,遣词造句考究而含蓄,富含哲学意味。通过山、水、云、石、木、禽、泉等元素交织穿插,构建出层次分明、构图严谨的整体布局。这些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创造力。
总之,《莽山记》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愫、精湛的表现形式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读者,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直观描摹,更深层次地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启示人们保护生态、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快速变迁背景下,重温此类佳作,有助于唤醒大众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
翻开丙叔佩史的《唐诗宋词漫话》,我们再来聊聊苏轼《题西林壁》——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不断的山岭;侧面观察,则变成了层层叠嶂的山峰。无论是远眺还是近观,无论是仰望抑或是俯瞰,庐山都呈现出各异的风貌。为什么不能辨认出庐山的真实样貌呢?原因就在于置身于此山之内,被四周景色所包围,无法获得全面客观的认识。
苏轼在他的诗作中巧妙地运用了“横”、“侧”、“远近”以及“高低”这些方位词汇来描绘庐山那独特而又多变的地貌特征。通过这样细致入微且精准到位的描写,庐山那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魅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它时而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卧于大地之上,时而又如一位娇羞的少女侧卧在青山绿水之间;从远处眺望,它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而当靠近观赏时,却又能发现它细腻柔美的一面;有时它高耸入云,直插天际,令人心生敬畏之情,有时又低矮平缓,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紧接着,苏轼更是别出心裁地用“真面目”这一词汇来指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含义。如此一来,便深刻地揭示出了观察方式与最终得出的结论之间那种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或者距离去看待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就无法真正了解到事物的全貌及其真实本质。
而诗中的最后一句——“只缘身在此山中”无疑成为了整幅画卷的点睛之笔。这句话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它旨在阐明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道理:很多时候,由于我们自身所处的位置、立场以及拥有的信息量有限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们对于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往往难以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和认知。相反,我们更多的时候会受到自己主观意识的左右,从而对事物产生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
整首诗歌都以一种极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方式,引领着读者们深入思考个人在思维方式以及信息获取途径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种种局限性。这种反思不仅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他人,同时也能够促使我们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以便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作品蕴含着极高的思想启发价值,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琢磨。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乃是由宋代赫赫有名的文学巨匠苏轼挥毫泼墨而成。在这首诗中,苏轼巧妙地借庐山之景,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富含哲理的观点。
当我们从正面去审视庐山之时,它呈现出一种雄伟壮观、连绵起伏的景象;然而,若转换视角,从反面观察这座名山,则会发现其山势险峻、奇峰罗列,与之前所见大相径庭。正是这种对同一对象——庐山的不同视角的描绘,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们在面对日常琐事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时,常常会因为自身所处的特定角度或者周围环境的局限而受到影响,进而造成认知上的偏差。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却又凝练深邃,寥寥数语间便将这一哲理阐释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正因如此,它不仅被后世传颂不衰,更被誉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之一,在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化长河中稳稳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