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三院学会
作者:花落虽频   晴阳照行旅最新章节     
    陈恪终于回到了他的观雨堂,这时的他抛去所有杂念,睡了一个昏天黑地。

    这是他的唯一办法,不睡着就要面对林韵宁的审问。

    “张出尘何时成了他的姐姐?”这么复杂的问题他也不知道!

    但他确实收了长春玉匕,都是贪心惹的祸,这时后悔也晚了。

    张出尘很会寻找时机,陈恪手握长春玉匕就不能跟她翻脸,而且他有一个软肋,他可以不在乎丰乐楼,也可以不在乎藏宝阁,但不能不在乎文华刻印书场。

    这个书场才是陈恪的软肋,他给毕昇提供了不少好建议,让活字印刷技术尽快成型。

    然后就被张出尘掌控了,她以一万两银票买下这门专利,转身就去兴国府申报专利技术。

    当时包拯有点懵,“什么是专利技术?”

    陈恪向他详细解释:“新技术的专有生产权,具有排他性,除非专利持有人同意,他人不得生产。”

    这么一说包拯明白了,还借鉴一件事物,“秘方?”

    想到秘方他就觉得没问题,大兴律保护秘方所有人。

    但陈恪给他一个新解释,“秘方是个人私藏未向官府报备的技术,而专利却是向官府报备,受官府保护的项目。”

    这个解释还是没问题,官府有保护私有秘方的责任。

    面对包拯的固有思维,陈恪还要解释,“有些技术暂时不能获利,或者只有交给朝廷才能获利,这项专利申请就很重要了,比如新式武器的发明,战船新技术的发明...”

    陈恪不用再往下说,聪明的包拯立刻反应过来、低声问道:“以利诱之?”

    “不能说以利诱之...”陈恪解释:“但发明人也要吃穿住行,还想吃穿住行得更好,再给子孙后代留点积蓄,人之常情嘛。”

    “不错、确是人之常情。”包拯肯定,于是以专利权的名义给张出尘登记,对外解释就是秘方。

    这么做没问题,新事物有个逐步推行的过程。

    但对陈恪有个问题,这项专利与他无关,他要敢使用活字印刷术,张出尘可以去兴国府告他,罚他款抓他人。

    所以他就绝对不敢得罪张出尘,活字印刷术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张出尘配合。

    而张出尘是什么人?聪明人当然知道陈恪对活字印刷的态度,于是死死抓着这门技术准备套牢他。

    面对这个不利局面陈恪也无奈,对张出尘只能装虚弱,回到观雨堂就必须睡熟,没法面对林韵宁的审问。

    他睡熟了,林韵宁无可奈何。

    而这时的太学院却是灯火通明。

    刚回家的曹汲正准备撑死自己,接到太学院的紧急集合通知,立刻放下筷子跑出去。

    等跑进太学院时已是人声鼎沸,他们不知三位老书生想干什么?

    等待一会,只见高适捧着一张宣纸走出来,身后跟着胡缓和李仲文。

    看着他们庄重的走上台去,大家知道将有重大信息公布,纷纷跑过来围在讲台下听高适朗声说道:“经陈助讲提议,再经太学院山长胡缓、国子监祭酒李仲文、鹤翔书院山长高适研究决定如下:”

    “在三院内举行抗洪救灾表率人物推荐会,今晚必须推荐出优秀师生和优秀团体若干,并详细叙述事迹。”

    “二、成立三院学生会,推举会长一人、副会长三人、决策参与人十五人,此项推举只在学生中推选,直讲、助讲不在推选之内。”

    “三、学生会暂时设置纪律组、经济组、记者组、文案组、保卫组五个小组,其正负负责人及成员由大家推举,学生会任命。”

    “此三项议程必须于今晚完成,明早报礼部、兴国府衙备案。明天、三院学生以学生会的名义全员出动,参与灾后重建各项事宜。”

    学生会是陈恪早就提出的一项建议,三个老书生今晚找到机会了。

    这是一项不错的建议,学生会是由学生自发组成的民间组织,可以摆脱许多束缚。

    年轻人嘛,聚在一起谈谈理想,讨论讨论当前的时政,研究一下王朝的政策,出去后抱个团打个架,追踪一下阴谋团伙,这些活动大家都能理解。

    不管他们怎么做,反正没有三位老书生和这些直讲、助讲什么事,也就没必要上纲上线。

    年轻人嘛,一腔热血又性子直,他们不会搞阴谋。

    三位老书生想明白这里的关键,支持学生会的建立,一经宣布,立刻得到三院学生的热烈响应。

    可让人意外的是推举活动过于简单了,三院学生各自围成几十个圈子,交头接耳一会就推出了人选,学生会会长曾毅,这个人选大家没异议,立刻通过。

    而副会长曹汲代表了国子监,李淳代表了太学院,顾敬裘代表了鹤翔书院。

    又推举出的十五位决策参与人,石立、王韶、章惇等人名列在册。

    后面就是五个组的正负负责人人选,这些人选从正副会长和决策参与人中产生。

    学生们性子急,心态却十分公正,一定要推举那些有能力有影响的人,一个多时辰下来,三院学生会正式成立,随即运转起来。

    而荣任副会长的曹汲这时却很冷静,他是副会长还是经济组负责人,收取会费的工作自有他人去干,而他却要想着如何让会费增值。

    他有顾虑,三院学生会的头顶冒着金光,他就不能去做有损金光的买卖,琢磨一会就想到了拍卖,这是一条生财之路,陈助讲讲的买卖绝对不会差了。

    想到这个买卖他就决定立刻行动,拿着会费去收集金石字画,水灾之后会有很多人急需银子。

    而他并不觉得这是落井下石,对方需要银子他就给银子,然后拿着这些金石字画高价卖给那些豪门,陈助讲告诉过他,拍卖时准备几个托,把准时机就能将拍卖品抬起来。

    他就准备这么干了,带着一帮人连夜走街串巷,唯一的遗憾是石立没跟来。

    石立是鉴定字画的好手,可他这时却生出了野心,身为文案组组长就准备闹独立,指挥一帮同学埋头写表率事迹,没时间跟他混。

    他俩都有活,而曾毅也没闲着,身为会长,带着李淳、顾敬裘直奔兴国府衙。

    他是来报备的,三院学生会在法理上先要站住脚。

    他们知道包拯这时还在指挥灾后重建,灯火通明的府衙里人来人往,大家都是跑步前进。

    包拯要尽快解决难民的吃住问题,还要防控瘟疫的发生。

    好在这场水灾被及时控制了,灾民只有三万余人,这个数字他能承受,却忙得晕头涨脑。

    这时他就无比思念陈恪了,“这小子在场就不会这么忙了。”

    然后还有点愤愤不平,“凭什么他在家睡觉我在这忙活?”

    然后转对牛健力说道:“赶紧回去,你的任务就是保护陈恪的安全。”

    而牛健力却苦笑道:“大人、我们进不去,整个小巷里不是御龙卫就是天武军,听说左武卫都派人去了。”

    听到这种情况包拯放点心,于是嘱咐道:“明天一早我要参加早朝,你在凌晨三时去把陈恪找来替我,进不去就敲锣大喊,多带几个人高声喊叫,那些将士对你们动手就说是我的命令。”

    听包拯吩咐,牛健力苦笑着点点头,他们包大人很有先见之明,就知道他们可能会挨揍。

    但挨揍他也要挺着,这是包大人安排下来的任务。

    牛健力领命出去,迎面看见两个青年一个少年大步走进来。

    曾毅带着他的两位副会长来了,三院学生会的成立让包拯愕然一会。

    大兴王朝对民间组织的态度挺宽容,文人有学社、商人有商会、喜欢练武的人有弓箭社、喜欢刺绣的女子就有织女社......但他第一次听说学生会。

    这是一群有文化、有理想、有信仰、还有武力的年轻人,由他们组成学生会不知是好是坏?

    包拯疑虑地倾听曾毅述说三院学生会的宗旨,“第一条、忠于大兴王朝,忠于皇上和太后......”

    他们确立的宗旨非常明确,对违反宗旨的惩治措施也非常严厉。

    包拯知道这是陈恪的主意,但听曾毅的述说却觉得没什么不妥,宗旨就是他们的誓言,有了誓言的约束他们只会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