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密网重重
作者:青木流沙   大唐女皇:凤临天下最新章节     
    乾元殿内,夜色如墨。武则天独坐在书案前,檀香袅袅升腾,室内的光线在红烛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幽深。自从裴炎伏法以来,朝堂的紧张气氛虽稍有缓和,但武则天心知,真正的风暴还远未结束。裴炎的倒台,虽清除了一颗老谋深算的棋子,但也引起了朝中一些隐秘势力的不安,江南局势更是还未完全平定。

    正当武则天沉思之际,殿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徐敬业快步走入,双手奉上一封密报,道:“陛下,这是属下刚刚得到的密报,有关江南叛乱余党活动的最新情报。”

    武则天接过密报,缓缓展开,目光凝重。她仔细浏览着纸上的字句,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消息让她的眉头越发紧蹙。密报中提及,江南的部分叛军余党似乎得到了某些朝中高官的秘密支持,正在暗中谋划新的行动。

    “看来,朝中尚有余毒未除。”武则天低声说道,目光中闪过一丝冷厉。她抬头看向徐敬业,问道:“查清楚了,这些余党究竟与谁有联系吗?”

    徐敬业摇了摇头,脸色凝重地答道:“密报中提到的只是一部分暗号和人名,尚无法确认幕后主使的身份,但我们可以确定这些人中有人身居高位,拥有不小的权力。”

    武则天听罢,眼神微微一变。她沉吟片刻,缓缓道:“继续查,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挖出来。朕绝不容许有人在暗中与叛军勾结,威胁大唐的安定。”

    “是,陛下。”徐敬业拱手领命,随即退了下去。

    武则天看着书案上的密报,心中暗自盘算。江南之乱表面上已经被压制,但那些隐藏在水面下的暗流却依然汹涌,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而朝堂中的某些大臣,正是这股暗流背后的推手。她必须找出这些人,将他们彻底清除,以绝后患。

    此时,太平公主走了进来,见母皇神色凝重,便轻声问道:“母皇,何事让您如此忧心?”

    武则天看了一眼太平公主,将密报递给她,叹道:“江南之事远未结束,叛军余党尚有隐患,而朝中似乎也有其支持者。若不将这股暗流彻底肃清,大唐将无宁日。”

    太平公主接过密报,看完后,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她低声道:“母皇,女儿愿协助您,一同查清这些叛党余孽的底细。若真有人心怀不轨,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

    武则天目光中露出几分欣慰,她轻轻点头,道:“你有这份心,朕自是欣慰。但此事牵涉甚广,稍有不慎,便会惊动那些暗中之人。因此,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太平公主点头道:“母皇放心,女儿定会谨慎行事。”

    就在此时,内侍匆匆来报:“陛下,右武卫将军周玄策求见,有要事禀报。”

    武则天眉头一挑,心中略有不安,示意内侍将人带进来。不多时,周玄策快步走入殿中,拱手行礼道:“陛下,属下刚从江南返回,带回了一些重要情报。”

    武则天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周玄策从怀中取出几份文书,递给武则天,道:“陛下,这是属下在江南收集到的证据,其中有几封叛军与朝中某些官员之间的密信,虽然信中并未明确署名,但内容显示,那些余党与朝中某些大臣关系密切。”

    武则天接过文书,快速浏览,眼中的寒意愈发明显。她缓缓放下文书,问道:“玄策,你认为这些信件能否作为确凿的证据,指认那些与叛军勾结之人?”

    周玄策稍作犹豫,答道:“陛下,属下认为这些信件虽然足以引起重视,但若作为公开定罪的证据,恐怕还欠缺一些确凿的环节。属下建议,可以将这些信件作为突破口,继续深挖那些嫌疑人,从中找出更为有力的证据。”

    武则天点点头,沉声道:“你说得有理。这些人心思缜密,不会轻易留下证据。我们必须步步为营,将他们的每一个破绽都记录在案,最终一举揭露他们的真面目。”

    “玄策,接下来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朕命你继续秘密调查此事,务必查清幕后之人。”武则天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属下遵命,誓不负陛下所托。”周玄策再次抱拳,神色坚定地说道。

    当周玄策离开后,殿内一片沉寂。武则天闭目片刻,似在深思,而后她缓缓睁开眼,看向太平公主,道:“太平,此事你要协助玄策,尤其要留意朝中的动向,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即禀报。”

    太平公主郑重地点头:“女儿谨遵母皇之命。”

    夜色愈发深沉,乾元殿中的灯火依旧明亮。武则天站起身,踱步至殿外,抬头望向浩渺星空。她深知,帝王之位注定伴随着无尽的斗争与算计,而她所面对的敌人,远不止那些站在明面上的反叛者,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伺机而动的野心家。

    数日后,朝堂之上,武则天如往常般坐于御座之上,群臣分列两侧,殿内一片肃穆。然而,在这肃穆之中,却隐隐透着一丝诡谲的气息。李昭德站出列,奏报江南使团的成果,言辞恳切,讲述了安抚百姓、恢复秩序的过程,并对部分地方官员的懈怠行为提出了批评。

    武则天听完后,面露赞许之色,点头道:“昭德,你在江南尽心尽力,安抚民心,朕甚是欣慰。对于那些不尽职守的官员,朕自会另作安排,绝不姑息。”

    随后,武攸宜也上前奏报,讲述了镇压叛乱的进展。他言辞铿锵,态度强硬,显然对叛军的残余势力痛恨至极。武则天在听完后,给予了他肯定的评价,同时也对江南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指示,要求各地官员严加防范,杜绝叛乱再起的可能。

    然而,就在朝会将要结束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慌忙跑入大殿,跪地禀报道:“陛下,周将军奉旨调查的案件有了新进展,他请求面圣。”

    武则天闻言,目光微微一亮,随即下令让周玄策入殿。不多时,周玄策快步走入,单膝跪地,拱手道:“陛下,属下经过多日调查,终于掌握了确凿证据,证明江南叛军的幕后支持者正是左相崔玄。”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崔玄身为朝中重要的柱石,平日里为人谦和,谁也未曾想到他竟会与叛军勾结。群臣面面相觑,纷纷低声议论,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武则天目光冷冽,看向周玄策,沉声道:“玄策,你所言当真?这些证据能否让崔玄无可狡辩?”

    周玄策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书,呈给武则天,语气坚决地说道:“陛下,这些都是属下经过多方取证后得到的确凿证据,足以证明崔玄与江南叛军之间的联系。属下请陛下定夺。”

    武则天接过文书,快速翻阅,脸色逐渐阴沉下来。她合上文书,冷冷说道:“崔玄身为朝廷重臣,却与叛军勾结,图谋不轨,实在是罪无可恕。来人,将崔玄押入大理寺,彻查此案,务必揪出所有相关之人!”

    随着武则天的命令,殿内的侍卫迅速行动,朝崔玄走去。崔玄面色惨白,颤抖着跪地辩解道:“陛下,臣冤枉,臣从未有过不臣之心,这些证据定是有人栽赃!”

    武则天冷笑一声,眼中满是冰冷之色:“是否冤枉,自有大理寺审理。崔玄,若你真是清白的,朕自然还你公道,但若你敢欺瞒朝廷,朕绝不轻饶。”

    随着侍卫们将崔玄押走,殿内的气氛依旧紧张,群臣的心中也不禁蒙上一层阴影。武则天扫视群臣,冷冷道:“朕不希望再有人心存侥幸,与叛党勾结,妄图动摇大唐的根基。今日之事,是一个警示,朕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群臣闻言,纷纷俯首称是,大殿之中再无人敢抬头直视御座上的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