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清水堡起义(二)
作者:廿米居士   红楼:穿越贾珠,李纨直呼受不了最新章节     
    弱者之所以是弱者,主要是因为他们遵守规则。

    当他们摆脱所有的枷锁之后,就有可能成为新的规则制定者。

    随着清水堡起义的消息传开,周边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了起义队伍。他们带着家人、朋友,带着对朝廷的愤怒和对未来的希望,汇聚到了清水堡。

    响应者云集,两三天内,光是周边的百姓就涌来数万人。

    无他,只有在这里,百姓才有饭吃,才能生存。

    但义军也不是慈善机构,粮食只有那么多,一千人吃和几万人吃,消耗的粮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王嘉胤规定,只有参与起义的战士,他的家人才能有饭吃。

    起义不一定会战死,但是没饭吃,全家马上就会饿死。

    逃到清水堡的百姓,几乎所有家庭都至少派出一个人参加起义,王嘉胤的起义军瞬间突破到数千。

    数千的军队,数万的百姓,别说是府谷县县令镇压不了,延安府的知府也镇压不了,就算是陕西总兵也够呛。

    主要是义军的规模增长太快了,只是两三天时间,就集结了府谷县的很多百姓。

    不仅仅是府谷县,延安府下辖的其他县城也相继发生了暴动。

    白水县的王二、安塞县的高迎祥、宜川县的王佐挂、绥德县的王自用,相继带着各县的起义军与王嘉胤在清水堡会合。

    而且他们带来的都不是普通百姓,全都是可以上阵杀敌的起义军。

    几天时间,王嘉胤就在清水堡集结了上万的起义军。

    就算西安府的总兵第一时间就派兵镇压,也没这么快赶到清水堡。

    等平叛的兵马赶到的时候,叛军的数量已经发生了数量级的变化。

    何况,出兵之前还要先向隆正帝请示,从西安府到神京,一来一回,信息传递就需要几天时间。

    从几个人到上百人,义军秘密准备了大概一个月。

    从数百人到上万人,只用了几天时间。

    名气打出去了,起义的人比细胞分裂还要恐怖,在初期就会形成恐怖的集聚效应。

    若不及时遏制,不需要一个月,起义的烽火将燃遍陕西,并蔓延到山西、宁夏、甘肃三省。

    义军的战斗力虽然不强,无法和大乾的将士正面抗衡,但是规模足够碾压大乾的军队。

    想想甄家和李锋训练两万白莲军,花费了多少时间,又浪费了多少白银?

    想想南安郡王训练三万王府军,又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南安王府镇守云南几十年,才养出这么一支军队。再不想办法,就必须要压缩军队编制。

    但是义军仅仅几天时间,就可以凑齐数万将士。

    所以,上层之间的争权夺利并不是最可怕的,在真正的人民起义面前,都是小儿科。

    这时候,“人民”两个字才体现出它真正的力量,无穷无尽。

    杜牧早就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秦鹿亡,赤蛇兴;沛公挥剑,天下归心。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很难吗?貌似也没有那么难。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他们比谁都知道。

    不过采取的方式不是疏解,而是镇压,镇压到镇压不了为止。

    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

    王嘉胤率领义军占领清水堡后,便以此为据点,一方面和其他义军会合,扩大义军规模;另一方面开始大规模练兵,打造武器,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义军攻占清水堡两天后,陕西总兵才收到消息。

    陕西总兵立即将消息八百里加急送往神京,又三天后,隆正帝才收到陕西出现叛军的消息。

    这种几百人的叛乱,隆正帝压根没放在心上,几百个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随便一个守备都可以轻易镇压。

    这种规模的叛军,还不如某些山野里的山贼土匪,全是乌合之众。

    但隆正帝还是立即下令陕西总兵派兵镇压,只要有人敢妄图挑战他的统治,都必须处以极刑。

    同时下旨斥责延安府知府和府谷县县令,治下发生这么大的动乱,他们居然没能提前察觉,防范于未然。

    只要在刚开始只有几个匪徒的时候就遏制住,也不至于会丢失一个堡城。

    五天之后,隆正帝再次收到陕西总兵杜文焕的急报,声称叛军已经集结数万百姓,上万叛军,朝堂震动。

    隆正帝都懵了,怎么几天时间,几百叛军就变成了上万叛军,简直骇人听闻。

    如今云南,朝廷军才刚和叛军接触上,尚未开展大规模的战役,怎么陕西又要开战了?

    原本以为第二个发动叛乱的会是其余两个异姓王,或者是西南的土司,结果没想到会是西北地区的普通百姓。

    原本以为今年的糟心事已经够多了,已经年底,再过一个多月就过年了,总不至于再发生别的事情吧。

    结果,陕西就爆发了农民起义。

    没办法,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隆正帝为此,又在太和殿召开大朝会。

    隆正帝道:“诸位爱卿,杜文焕来报,陕西发动叛乱,已经纠集上万叛军,攻占了清水堡。”

    “杜文焕请求朝廷拨付钱粮,以便他早日发兵平叛。”

    “诸位爱卿议一议,此战应该怎么打?”

    打仗的时候和不打仗的时候,将士的军饷是不一样的。

    要想将士舍命保家卫国,钱必须给到位。

    不给钱不给粮还要打仗,军队最先就发生兵变了。

    至于有多少钱发到了将士们手中,又有多少钱被总兵及将领们贪墨,又有多少钱被朝中官员瓜分,这就不知道了。

    新任阁老何陈新道:“陛下,据微臣所知,叛军首领名叫王嘉胤,曾为边军,后逃回故里府谷县。”

    “叛军多为其同乡,以及府谷县的普通百姓,既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也没有像样的武器铠甲。”

    “因此微臣认为,杜总兵辖下陕西将士足以平定叛乱,陛下不必忧心。”

    隆正帝点了点头,他的想法和何陈新差不多,认为这群人成不了气候。

    户部尚书韩文出列道:“陛下,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近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饿殍遍地,微臣认为若不赈灾,则很难杜绝饥民加入叛军,让其发展壮大。”

    “微臣请陛下减免陕西税收,派人镇灾,救百姓于水火。百姓感念陛下隆恩,必与叛军势不两立,此为平叛的根本之策。”

    隆正帝道:“陕西发生叛乱,朕便减税赈灾,岂不是鼓励甘肃和宁夏也发动叛乱吗?”

    “到时候,朕还要安抚他们吗?”

    “或者说让朕一次性给三省都减税赈灾,那其他省份呢?朕要给全天下都减税吗?”

    韩文道:“陛下,给三省减税,是因为三省确实有灾害发生。”

    “只需陛下发下诏书,其余省份的百姓不仅不会要求减税,还会感念陛下的仁德,还请陛下开恩。”

    隆正帝道:“纵然是要减税,也不会是在现在这个节点,朕不会和叛军妥协。”

    “至于赈灾,便拿出二十万两银子,用于赈济三省灾民吧。”

    韩文道:“陛下,三省百姓何止千万,二十万两银子,分到每个灾民身上不过数斤粮食,最多只能满足一月口粮,还请陛下将赈灾银提高到五十万两。”

    隆正帝道:“韩爱卿,你是户部尚书,大乾的财政你最清楚。”

    “如今云南和陕西战事都需要花钱,你让朕从哪儿再去给你找三十万两?”

    韩文道:“陛下,年中不是才补足了金陵户部千万两白银吗,微臣认为可以暂时挪用,等以后再归还即可。”

    隆正帝道:“三省之地需要减税,以后的财政是个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一遇到问题就贸然挪用,何时才能补齐?”

    “这笔钱是大乾的根基,你要让朕自觉大乾根基吗?”

    “朕意已决,不必再议。”

    “林爱卿,你乃朕之肱骨,又有基层经验,这次赈灾就由你负责吧。”

    “待爱卿归来之日,朕为你接风。”

    隆正帝说的林爱卿自然就是户部左侍郎林如海。

    林如海出列答道:“微臣遵旨。”

    如果要认真办差,赈灾就是个苦差事,何况陕西还在发生叛变。

    如果只是做做样子,赈灾也可以是个肥差,毕竟花了多少银子,都是主官说了算,黑心的官员盘剥七八成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