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树皮下的坚韧与荣耀
作者:吃货西行寺幽幽子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最新章节     
    陈浩踏入屋内,笑容满面,眼中闪烁着对英雄的敬仰:“高队长,赵武时常提及您的英勇事迹,抗击日寇,您可是条响当当的汉子。”他的目光掠过桌上未动的菜肴,关切地问道:“怎么,饭菜不合口味吗?”

    高队长缓缓站起,面容愁苦,眼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我的兄弟们还在雪地中忍饥挨饿,我又怎忍心独自享用?”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能穿透人心。

    陈浩闻言,大拇指一竖,敬佩之情溢于言表:“高队长,您与袍泽同甘共苦,真是难得的好大哥。这比那些在大灾之年只顾自己享乐的人,强了百倍千倍。”

    同甘共苦,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能够坚守这份美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陈浩深知这一点,因此对高队长更加敬佩。

    对于高队长的到来,陈浩确实有些意外。这位曾经的东北军连长,如今已是抗日游击队的领袖。他的名声,在抗日战场上如雷贯耳。

    想当年,三十万东北军在一纸不抵抗的命令下,撤回了关内。而高队长,却选择了留下。他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家乡被侵略,被日本人践踏。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脱离了队伍,占山为王,抗击日寇。

    他的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铁血男儿。他们像梁山好汉一样,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抗击日寇。他们一方面不忘本心,跟日本人誓死抗争;另一方面,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抢大户、搞绑票。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从不去骚扰普通老百姓。

    然而,高队长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他深知,要想真正地抗击日寇,就必须有更强的力量。于是,他加入了兔子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抗日战士。

    他的队伍,保护着普通老百姓,从不抢大户。他们的吃喝,一部分靠老百姓的主动接济,另一部分则是从日本人手里抢来的。他们像八路军后来的游击队一样,纯粹而坚定。

    然而,日子却并不好过。老百姓被日本人剥削得穷困潦倒,接济不了多少。而从日本人手里抢东西,又谈何容易?因此,他们经常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尽管如此,高队长却从未放弃过。他率领着队伍,跟日本人打了四五年。虽然人数一直没有壮大起来,但他们的精神却越来越坚定。这背后,离不开高队长的领导能力。

    高队长在赵武口中得知,陈浩是一位积极抗日的爱国人士,对关内的抗日部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他心里有了底气,知道这次前来不会空手而归。

    但是,要让陈浩真金白银地支援他们队伍抗日,总得有个理由。于是,高队长开始讲述起自己的经历。

    “陈先生,您是东北人,应该能够理解我们的心情。”高队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想当年,我们三十万大军,在敌人的侵略面前,竟然连屁都没放一个,就直接撤了。这让我们如何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对得起东北的父老乡亲?”

    陈浩闻言,点了点头。他深知东北军的耻辱和悲哀。那些手握重兵、装备精良的将领们,在敌人的侵略面前,竟然选择了逃避。他们对得起谁?

    紧接着,汤二虎又拥兵十万,不战而丢了热河。东四省全部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这样的耻辱,让陈浩的血压噌噌地往上涨。他恨不得回到过去,教那些狗屁将领们重新做人。

    “但是,我们不能沉浸在过去的耻辱中无法自拔。”高队长的声音打断了陈浩的思绪,“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的正义之战。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队伍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高队长的话,让陈浩深受感动。他深知,像高队长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抗日英雄。他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高队长继续讲述着他们队伍的事迹。他提到了一位书生父亲,得知儿子跟他们抗击日寇后,赠送了一面“死”字旗给儿子。这面白布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和一段悲壮的话语:“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这段话,让陈浩听得热泪盈眶。他深知,像这位书生父亲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愿意支持自己的儿子参军报国,愿意为了国家的兴亡而付出一切。

    正是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和付出,国家才没有亡、民族才没有灭。陈浩深知这一点,因此对高队长和他们的队伍更加敬佩。

    高队长见自己的话已经打动了陈浩,便开始讲述起他们队伍面临的困难。他并不是在卖惨,而是希望陈浩能够真正地了解他们的处境并给予帮助。

    “我们队伍里的战士们,都是铁血男儿。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但是,我们却面临着严重的粮食问题。”高队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山里穷苦人三月吃桦树皮、四月吃椴树皮、五月吃松树皮。这个季节的树皮是最嫩的。我们拔下树皮后,化几桶雪水将树皮泡软去掉外面的老皮……”

    高队长的话让陈浩听得心惊胆战。他深知这些树皮根本无法满足战士们的营养需求。长期下去,他们的身体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然而,高队长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继续讲述着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抗击日寇的事迹。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人心、激发人们的斗志。

    陈浩被高队长的事迹深深打动。他决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这支英勇的抗日队伍。他深知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他愿意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去支持他们、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于是,陈浩开始与高队长商讨如何提供援助的问题。他们讨论了很长时间,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陈浩将尽自己所能去筹集物资和资金来支持高队长的队伍抗击日寇。

    这次会面,让陈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只有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日寇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但他愿意为了国家的兴亡而付出一切。

    而高队长也深知陈浩的援助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感激涕零地握住陈浩的手说道:“陈先生,您的援助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我们一定会铭记您的恩情并继续努力抗击日寇为国家的兴亡而奋斗到底!”

    这次会面后,陈浩和高队长的友谊更加深厚了。他们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后盾和最亲密的战友。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携手并肩共同抗击日寇为国家的兴亡而努力奋斗!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里,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尝试各种匪夷所思的食物。留下树皮内层的那层白皮,再次煮沸,企图用这样的方法去除那股难以言喻的异味。而后,将煮得稀烂的树皮放入锅中,勉强算作一顿粥,聊以果腹。然而,这样的食物又能好吃到哪里去呢?吃下之后,大便变得干燥,排便成了难以启齿的痛苦,仿佛连身体都在抗议这种非人的折磨。

    高队长,这位历经沧桑的汉子,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那段岁月的深深怀念。他回忆起,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尝试各种能入口的东西——草根、棉花套子,甚至死马、野兽的残骸,皮带、靰鞡鞋底,这些在现代人看来匪夷所思的物品,在当时却成了他们救命的稻草。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们依然有着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每当能搞到一些麦穗时,那便是他们眼中的“盛宴”。没有脱粒的工具,他们便围坐在火堆旁,每人几支麦穗在火上烤得金黄。那麦粒在口中嘎嘣脆响,纯正的麦香味儿在舌尖绽放,那一刻,仿佛所有的苦难都被这份简单的美味所化解。高队长回忆起那一刻,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仿佛那份美味依然萦绕在舌尖,让他忍不住吞咽口水。

    这份苦尽甘来的烤麦穗,成了他心中永恒的印记,比任何美味佳肴都要来得更加深刻和珍贵。旁边的赵武,听着高队长的回忆,也不禁陷入了沉思。那段岁月,虽然艰苦,但却也铸就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心中暗下决心,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要倾尽全力去帮助那些还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

    陈浩,这位见多识广的智者,也并非没有经历过苦难。他深知八路军也曾有过吃草根树皮的日子,但当他听到抗联的遭遇时,还是忍不住感到震撼。他无法想象,在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人能活得如此艰难。他好奇地问起了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高队长便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了那段历史。

    原来,日本人在乡村战略要点建立了兵营和据点,对抗联进行了严密的围追堵截。他们被迫逃入山林,而山林中的生活更是艰难无比。冬天,山林中的积雪没过膝盖,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几乎找不到任何食物,只能依靠着微薄的补给艰难度日。而日本人却在这个时候加倍派兵围剿,让他们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然而,环境的恶劣只是其中之一。更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日军还通过各种手段切断了他们的补给线。他们合并了抗联活动区域的村子,修起了围墙和栅栏,派兵看守。老百姓们就像是被圈养的牲口一样,失去了自由。他们被迫执行粮食配给制,无法有多余的粮食来支持抗联。而日军还鼓励老百姓互相检举,一旦发现有人支持抗联,就会遭到严刑拷打甚至枪毙。这样的高压统治下,老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着苦难。

    听着高队长的讲述,陈浩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想要帮助抗联在日军的围剿下发展壮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根据地,需要武器弹药和物资的支持,更需要一个能够凝聚人心的领袖。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来实现。

    高队长看着陈浩沉默不语,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他不知道这位智者是否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然而,当他鼓起勇气提出请求时,陈浩却爽朗地笑了。他表示愿意提供粮食、衣服、生活用品和枪支弹药等物资的支持。

    高队长闻言大喜过望,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感激涕零地表达着自己的谢意,仿佛找到了救星一般。陈浩则欣然接受了他的感谢,一边喝茶一边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赞美。

    终于,当高队长说得口干舌燥时,陈浩淡淡地问他:“你们有多少人?我需要按照人数来配置物资。”高队长闻言一愣,随即回答道:“我们队伍有三百多人,具体是三百二十七人,但只有两百多条枪。”

    陈浩闻言皱了皱眉,他看向赵武问道:“是不是太少了?”高队长心中不禁一紧,他担心对方会因为他们人少而不愿意提供支援。然而,陈浩却接着说道:“我先按照千人规模给你们安排各项物资。吃喝用的枪支弹药都会有,你们的队伍还是要发展壮大起来才行。只有壮大了才会有更多的生存空间……”

    高队长闻言几乎要晕过去。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以为自己在做梦,但眼前的现实却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紧紧地握住陈浩的手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浩果然按照承诺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支持。抗联队伍在陈浩的帮助下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有了更多的武器弹药和物资储备,也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他们开始主动出击打击日军据点,为老百姓们争取到了更多的自由和尊严。

    而陈浩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和感悟。他意识到,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坚韧和信念。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有光有希望,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接美好的未来。而那些在苦难中依然坚持信仰的人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尊敬和敬仰的人。 高队长深知,这个冬日,他的队伍将免于饥寒交迫之苦。陈浩离去后,他缓缓落座,心中仍存疑虑。仅凭一番言辞,竟轻松化解了生存的最大难题?他喃喃自语:“赵武,快告诉我,这非梦境吧?”赵武闻言,微笑起身,提起紫砂壶,为高队长斟满清茶,递予他手中:“队长,您并非在梦中。您可知,我们背后的东家,财力雄厚,远超昔日的张大帅,他曾轻而易举地供养三十万大军。如今,供养咱们这千余人,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高队长听后,豁然开朗,欣然点头。

    过去郭松龄反奉时,日本人曾调查过张大帅的财产,各家银行存的现款有大约三千万,还发在报纸上广而告之。

    以日本人情报部门的能力,基本上是真的。

    不过要说张大帅没有亿万家财那也未必。

    三千万只是流动资金,房产土地商号工厂,各类资产数不胜数。

    加起来价值上亿肯定是有的。

    至于有多少,恐怕连张大帅本人也不清楚。

    总而言之,谁若是能拿出上亿的资金,三十万大军能不能养得起不知道,养个十万八万大军跟玩似的。

    千把人的开销,在这样大人物的眼里,就是九牛一毛了。

    想通了,高队长的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许多。

    “吃喝用的都管,这算不算是被包养?”

    他心中不禁有那么一点点担心。

    毕竟拿钱干活天经地义,受了人家如此大的恩惠,队伍是不是就不纯洁了?

    可又想到人家是为了民族大义,一个要求都没提。

    如此想人家,心思实在是太黑暗。

    被包养总是比饿死强,又不耽误抗击日寇,有多少人想要还没这个门路呢!

    譬如抗联的其他部队武装。

    赵武给他端进来一盘大白馒头:“队长,好菜你吃不习惯,那就只有馒头了。”

    “行行行,这已经很奢侈。”高队长抓起一个啃了一口,香甜的白面馒头久违了。

    他只是稍稍愣了一下,便嚼着馒头问道:“你说,这我该不该告诉杨将军他们,他们六七千号人……”

    自己吃饱了,又拉着别人一起来吃。

    总是有一种抓着一只羊薅羊毛的感觉,高队长心里面觉得不好意思,更重要的是怕人嫌弃,别把到嘴的鸭子又给丢了。

    赵武是不可能替陈浩做决定,他对于自己的位置非常清醒。

    不过倒是能提供一些情报建议。

    “队长,听说过关内的红四团吗?其实认识的也没一个月,红四团只是帮了我们一些忙。

    前几天,我们掌柜的才安排送给了他们一个团的武器装备。”

    如此大手笔,已经非常能说明问题了。

    高队长嚼着馒头琢磨着:这是个出手特大方的,关键是要投其所好,把关系搞好了。

    不止他一个这样想。

    李云龙归来的消息传到旅长耳朵里,得知又带回来一批好东西,旅长都羡慕李云龙跟陈浩的交情。

    要不有啥好东西,能就紧着他李云龙给吗?

    大旅长二话不说,直接坐着卡车杀去独立团,他是绝不可能空手而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