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孝贤皇后3
作者:淑仪公主   如懿传之凤临天下最新章节     
    馨澜站在床边,目光温柔而坚定,缓缓地从躺在床上面色苍白、虚弱无力的皇后富察氏身上移开,然后落在了坐在一旁、神色忧虑却强作镇定的和敬公主身上。她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柔而充满力量:“如今,和敬公主和亲蒙古科尔沁一事,虽然大局已定,看似无可挽回,但实际上,我们仍有机会寻找转机。”

    馨澜稍作停顿,似乎在斟酌着每一个字,接着说道:“皇后娘娘,您应当充分利用您眼下所能掌控的一切资源。首当其冲的,便是皇上对于嫡出爱女远嫁他乡的深深愧疚与不舍。这份情感,皇上或许不会轻易表露,但它确实存在,且不容忽视。若我们能够巧妙地引导这份情感,让它成为我们手中的武器,或许可以为和敬公主争取到更多的恩宠与未来的保障。”

    说到此处,馨澜稍微顿了一顿,她那双灵动的眼眸如同探照灯一般,先是扫向了躺在床上的皇后富察氏,观察着她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那眼中透出的坚毅与智慧仿佛能洞察人心;接着,她又将目光移到了和敬公主身上,仔细捕捉着她每一个细微的肢体语言。只见皇后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与赞同;而和敬公主则轻点下头,虽然神色依旧忧虑,但眼中却闪烁着对馨澜所言的认同与期待。

    待确认过两人的反应之后,馨澜这才再次深吸一口气,仿佛是在为自己加油打气,然后缓缓地开口继续说道:“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太后与那娴贵妃如懿联手设下此局之时所表露出来的心虚与不安。她们或许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但殊不知,她们的行为已经触碰到了皇上的逆鳞。”

    馨澜的语气变得更为坚定:“皇后娘娘您也心知肚明,皇上他向来就不喜欢太后过多地插手后宫之事,更不愿看到后宫与前朝勾结,干预朝廷大事。可如今呢?太后不仅干预了后宫之事,而且还是关乎公主和亲这般重大的朝廷事务!皇上对于皇权的看重,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想当年,张廷玉和鄂尔泰就是因为触碰到了皇上的逆鳞,这才落得那般凄惨的下场。这,可是活生生的前车之鉴呐!”

    皇后富察氏此刻脑子无比清醒,她紧紧握住和敬公主的手,仿佛在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与安慰。

    “皇上并没有下旨说科尔沁求婚之事,那么长春宫就要装作若无其事,毫不知情的样子。”皇后富察氏的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太后和娴贵妃现在上蹿下跳的,在皇帝的心里就是一根刺。咱们这位皇帝啊,有什么不满从来都不会说出来,只会在心里给你打分。所以,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沉住气,静待时机。”

    皇后富察氏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决绝,她似乎已经找到了应对之策。而和敬公主也仿佛从母亲和馨澜的话语中找到了希望与力量,她紧紧握住皇后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馨澜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狡黠与睿智,仿佛一切尽在她的掌握之中。“现在皇后娘娘病重,正是需要展现我们长春宫团结与孝心的时候。”

    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那么和敬公主就该多与永琮一同向太后请安,表达他们替皇后孝敬太后之意。这样一来,皇上看了,心中只有欢喜的份,定会觉得长春宫上下一心,对皇后娘娘的孝心可嘉。”

    皇后富察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她深知馨澜此计的妙处,不仅能为和敬公主争取到更多的好感,还能在无形中给太后施加压力。于是,她微微颔首,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馨澜妹妹的主意不错,此计甚妙。让皇帝和满朝文武都看到和敬如此孝敬太后,既能彰显我们长春宫的孝心,又能为和敬的未来铺路。”

    皇后富察氏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那双略显疲惫的眼眸中透露出几分了然与欣慰。“馨澜妹妹的主意不错,真是妙极。让皇帝和满朝文武都看到和敬如此孝敬太后,日后若爆出太后与娴贵妃联手做局,迫使和敬和亲科尔沁,那太后便百口莫辩了。她身为母太后,为母不慈,不体恤病重的正经皇后儿媳妇,反倒与一个妾室娴贵妃联手算计皇后所出的嫡女,这样的行为,怎能不让人心寒?

    这不仅能为和敬争取到更多的同情与支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太后在宫中的影响力。到那时,太后的名声定会一落千丈,再难挽回。”

    皇后富察氏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冷意,那是对权力斗争的深刻洞察与无情剖析。她深知在这场后宫的博弈中,名声与威望是何等重要。而馨澜此计,无疑是在为长春宫的未来布局,为和敬公主争取更多的筹码。

    “此外,”皇后富察氏继续说道,“我们还可以借此机会,向皇上展示我们长春宫的团结与智慧。让皇上看到,即使在他不在的时候,我们也能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将和敬公主培养得如此孝顺懂事。这样一来,皇上对我们的信任与依赖定会更加深厚。”

    于是,一场关于权力与名声的博弈,如同紫禁城上空悄然聚集的乌云,无声却激烈地展开了。在长春宫的精心筹谋之下,和敬公主与永琮如同两朵在风雨中摇曳却坚韧不拔的小花,开始频繁地向太后请安,每一次的探望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展现着他们无尽的孝心与深深的尊敬。

    和敬公主,这位自幼便承载着家族荣耀与期望的皇室公主,此刻身着淡雅宫装,发间简单地点缀着几朵初绽的玉兰,既彰显了她尊贵的身份,又不失温婉的气质。她端坐在铜镜前,任由贴身侍女细心地为她整理着衣襟,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与睿智的光芒。

    “此次探望太后,不仅要展现本宫对皇祖母的孝心,”和敬公主轻声吩咐道,“更要让父皇知晓,本宫即便身处逆境,亦不忘家族之责,皇后娘娘之恩。我们要让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不容有丝毫差错。”

    数日后的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为这座古老的皇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当和敬公主与永琮一行再次踏入慈宁宫那扇雕龙画凤的大门时,这座金碧辉煌又不失雅致的宫殿仿佛也因他们的到来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那是从宫殿深处传来的,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而宁静,所有的喧嚣与纷扰都被隔绝在了门外。

    太后端坐在软榻之上,身着华丽的锦袍,面色虽略显苍白,但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眸依旧锐利如鹰,仿佛能洞察人心,看透世间万物。她的手中握着一串佛珠,轻轻捻动,每一次转动都伴随着低沉而悠长的诵经声,为这宫殿增添了几分庄严与神圣。

    和敬公主与永琮恭敬地行礼问安,他们的声音清脆悦耳,满是诚挚与敬意,如同山间清泉般纯净无瑕。和敬公主的声音更是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亲切,她说道:“孙儿给皇祖母请安,愿皇祖母福寿安康,岁岁年年皆如今日般宁静祥和。”

    太后轻轻抬手,示意他们起身,她的声音虽略显虚弱,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敬啊,你能来看哀家,哀家很是欣慰。听闻你最近忙碌于长春宫事务,还特意抽空前来,真是难为你了。”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慈爱与疼惜,

    和敬公主闻言,上前几步,亲手奉上一盏温热的燕窝羹。那羹汤色泽晶莹,香气扑鼻,显然是精心熬制而成。她轻声说道:“皇祖母言重了,孙儿理应常来探望。这是孙儿特意为您准备的,愿能滋养身体,让您早日康健。”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太后的深深敬意与关怀,仿佛是在用这碗羹汤表达着自己对皇祖母的无尽孝心。

    谈话间,和敬公主不时提及皇后的病情,她的言语间流露出对母后的深深担忧与牵挂。她说道:“母后近来身体每况愈下,孙儿心中实在难安。愿皇祖母能保佑母后早日康复,让我们一家人能够再次团聚。”她的话语如同细雨般滋润着太后的心田,让太后的神色变得复杂起来,似有触动,又似在沉思。

    另一边,皇帝得知和敬的孝行后,心中甚感欣慰。他对这位聪慧孝顺的女儿充满了骄傲与疼爱,对太后的态度也因此变得更加恭敬与体贴。他深知和敬公主不仅才情出众,更有一颗孝顺之心,这样的女儿实在是国之瑰宝,家之荣耀。

    然而,宫廷之中,风向总是瞬息万变,如同那天空中的云彩,时而聚集,时而消散。随着皇后病情的日渐沉重,朝野上下开始流传起关于和敬和亲真相的各种猜测。这些流言蜚语如同野火般蔓延开来,迅速席卷了整个京城,将太后与娴贵妃的名字也卷入其中。一时间,宫廷内外人心惶惶,各种猜测与议论不绝于耳。

    太后与娴贵妃虽然察觉到和敬公主与永琮的异常举动,但一时之间却找不出任何破绽。她们心中暗自焦急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在皇权与舆论面前,任何阴谋与诡计都将无所遁形。然而她们并不知道的是,在这场看似平静的博弈背后,隐藏着更加深邃与复杂的权力斗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正在悄然布局,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一举夺魁。

    和敬公主深知这一点,所以她每一次探望太后都做得尽善尽美,不容有丝毫差错。她不仅要展现自己的孝心与尊敬,更要借此机会向父皇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担当。她知道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到长春宫的未来以及整个家族的荣耀。因此她在每一次探望之前都会精心准备,从服饰到言辞再到举止都力求完美无缺。

    她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也明白自己在这场博弈中的位置与角色。她既要保护好自己的亲人不受伤害,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地位与影响力。这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斗争,但她从未退缩过一步。因为她知道只有这样她才能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长春宫以及整个家族赢得更多的荣耀与尊严。

    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廷中的局势愈发错综复杂。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他们之间的争斗也愈发激烈起来。而和敬公主则在这场争斗中逐渐崭露头角,她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与信任。她知道这场博弈远未结束,但她已经做好了迎接任何挑战的准备。因为她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坚持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与挫折。

    皇后富察氏则借机在皇上面前流露出对和敬公主与永琮的思念与担忧。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般温柔而细腻,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深情与牵挂。她说道:“皇上,臣妾近日来时常梦见和敬与永琮,他们在梦中哭喊着要找母亲。臣妾心中实在难安,愿皇上能体谅臣妾作为母亲的心情。”她的每一个举动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关于母爱与牺牲的故事,让皇上感受到了她作为母亲的伟大与不易。

    皇帝静静地坐在龙椅上,听着皇后轻声细语地诉说着和敬公主的婚事,心中的怜惜如同春日细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他对这位公主的关爱。皇后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精心雕琢的玉石,触动着他的心弦,让他对和敬公主的婚事愈发慎重起来。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婚姻,更是关乎皇室颜面、国家稳定的大事,不容有丝毫闪失。

    然而,在这宏伟而幽深的皇宫最隐秘的角落,还有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正静静地、紧盯着这紫禁城中一切微妙而复杂的变化。这双眼睛的主人,正是那位一直以来都自诩为后宫智者的娴贵妃。但此刻,她却再也无法保持往日的从容与淡定,竟是有些坐不住了。

    原本,在娴贵妃精心布置的棋局中,每一颗棋子都该按照她的意志去行动,每一个步骤都该在她的掌控之下缓缓推进。她以为自己已经牢牢抓住了后宫的脉搏,能够轻易地操控局势的走向。然而,世事无常,人心更是难测。那些原本以为可以轻易拿捏的嫔妃、宫女、太监,竟然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驱动,开始脱离她的掌控,向着未知的方向奔涌而去。

    终于,她来到了太后的慈宁宫前。这座宫殿,是整个皇宫中最庄重、最威严的地方,也是太后这位后宫之主的居所。娴贵妃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缓缓步入殿内。

    太后端坐在宝座之上,目光如炬,仿佛能够洞察世间的一切虚伪与真相。她的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冷笑,那是一种历经沧桑、看尽人间百态后的淡然与超脱。她静静地听着娴贵妃的诉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不屑与嘲讽。

    “太后,”娴贵妃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然是对当前的局势感到深深的担忧,“如今这流言越演越烈,再不想办法制止,恐怕会对您的声誉和地位造成不利的影响啊。”

    太后轻轻抬手,示意娴贵妃不必再说下去。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哀家知道了。你退下吧。”

    这四个字,简单而有力,却如同一道冰冷的铁门,将娴贵妃所有的担忧和请求都挡在了门外。她愣在原地,望着太后那冷漠而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她明白,太后已经做出了决定,而她,只能无条件地服从。

    太后端坐于凤鸾之上,一身华贵的宫装映衬着她那历经沧桑却依旧威严的面容,宛如一尊不可侵犯的雕像。她对着身旁的心腹福嘉,以一种沉稳而又不失威严的语气缓缓说道:“你看那娴贵妃,真是利令智昏,竟然对皇后嫡女的婚姻下手,这不是明摆着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她也不想想,皇后嫡女的婚事是何等大事,岂能容她一个贵妃随意插手?”

    福嘉低垂着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却仍保持着毕恭毕敬的姿态,回应道:“太后所言极是。那娴贵妃确实太过嚣张,竟敢妄图染指皇后嫡女的婚事,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只是,太后,皇帝陛下那边若是知道了此事,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啊。”

    太后轻轻摆了摆手,打断了福嘉的话,脸上浮现出一抹淡然自若的笑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皇帝?哼,他又能如何?哀家是皇帝的生母,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他即便再震怒,又能拿哀家怎样?大不了,哀家就吃斋念佛,修身养性,远离这尘世纷扰。难道皇帝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哀家下狠手吗?他不会的,他不敢的。”

    说到这里,太后的眼神变得深邃而复杂,仿佛是在回忆着往昔的种种,又仿佛是在审视着这宫廷中的风云变幻。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继续说道:“娴贵妃啊娴贵妃,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得这宫廷中的生存之道。你以为凭借你的美貌和心机,就能在这宫廷中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吗?殊不知,这宫廷中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危机和陷阱,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为了争宠夺权,竟然不惜对皇后嫡女下手,这不是自掘坟墓又是什么?”

    福嘉在一旁听着,心中暗自点头。她深知太后的厉害,更明白在这宫廷中生存的不易。她看着太后那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畏和佩服。她知道,太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动声色,但实际上却早已成竹在胸,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太后,”福嘉低声说道,“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娴贵妃的挑衅呢?毕竟,她这次可是犯下了滔天大罪,皇帝陛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若是皇帝真的追究起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太后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一切尽在她的预料之中。“娴贵妃这次确实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皇帝也不会轻易动她。毕竟,咱们这个皇帝因为当年选富察氏为嫡福晋,觉得亏欠了娴贵妃。所以,他即便再生气,也会顾虑到这一点,不会轻易对娴贵妃下手。”

    福嘉闻言,心中微微一怔,随即又释然了。她明白太后的意思,也知道太后有着自己的打算和布局。她看着太后那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更加坚定了对太后的信任和敬畏。

    “那太后您的意思是……”福嘉试探性地问道,她想知道太后接下来打算如何布局,如何应对这场宫廷中的风波。

    太后轻轻抿了一口茶,然后缓缓说道:“哀家自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