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主动出击
作者:沉默的老刀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最新章节     
    当天下午,第一轮谈判拉开帷幕。

    许宁穿着临时借来的西装,低调地跟在中方团队后面。

    芬梅卡尼卡集团的代表罗西·科伦坡虽然曾经见过许宁一面,但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角落里的他身上。

    毕竟,在技术合作的讨论中带上一位技术人员是非常合理的。

    双方首次正式交锋的主要目的是相互了解并交换一些具体信息,偶尔也会通过言辞交锋来设定谈判基调。

    许宁很快从对方的话语中捕捉到了关键线索:欧洲方面之所以表现出较为合作的态度,实际上是受到了来自漂亮国的压力。

    所谓的飞行员故意撞击的说法只是用来迷惑公众的幌子;

    实际上,调查人员很快怀疑事故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机翼结冰问题,这对欧洲航空业来说是个严重的问题。

    回想两年前1994年的那次悲剧——美鹰航空4148航班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附近坠毁。

    当时的情况几乎与这次事故如出一辙,而且涉事飞机正是枫叶国和法都国合资生产的AtR72型客机。

    这使得欧洲航空界对此次事件格外敏感。

    漂亮国航空监管机构FAA指出,最近的一次空难事故是由于非机遭遇了异常大的过冷水滴引起的。

    这些水滴的直径远超标准,有些甚至达到了2毫米,导致飞机表面结冰,特别是AtR72这类依赖特定除冰系统的飞机难以应对。

    飞行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常规操作准备降落,最终因飞机失去平衡而坠毁。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机型上,这表明此类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飞行风险并非个例。

    鉴于三年内发生了两次由相同原因造成的悲剧,FAA认为有必要更新防除冰相关的适航标准,以涵盖更大尺寸的过冷水滴情况。

    面对FAA的提议,欧洲航空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测试能力不足,无法迅速响应新标准。

    FAA利用这一点,提出如果欧盟同意批准波音与麦道的合并,他们将推迟对新标准的推动。

    然而,欧盟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交易。

    就在僵局之时,罗西·科伦坡分享了他在华夏参与自然结冰试飞的经历,并提到华夏的金州大学在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这为欧盟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合作方向。

    随后,欧方提出了一个合作建议:

    希望华夏民航局(cAAc)能与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共同延迟FAA的新标准提案,并建立联合实验室进行相关研究。

    这一提议虽然被中方认为不够公平,但也体现了双方在波音-麦道合并案上的共同利益。

    然而,试图拖延FAA的提案不仅策略上不明智,而且在全球高度关注航空安全的背景下,可能会损害公关形象。

    更合理的方法是直接面对挑战,通过国际合作加速研究和技术的发展,确保航空安全达到最高标准。

    在谈判桌上,秩序井然,许宁将自己的策略写成纸条递给坐在中间的戴国荣。

    不久后,他得到了一个可以发言的点头示意。

    “我们觉得,与其对抗FAA的修订提议,不如主动出击。

    既然他们关注的是100微米级别的问题,那我们就直接提出针对更严苛的SLd(超级低可见度)气候条件下的防冰和除冰研究及适航认证。”

    对面的科伦坡看到许宁时,先是惊讶,随后认出了他的身份,眼中闪过疑惑。

    “SLd气候条件?”

    来自JAA的代表安妮·瓦莱特皱起眉头:

    “SLd条件涉及的是毫米级液滴,这比目前的技术难度高出许多。

    你们有考虑过如果FAA不退缩,该如何回应吗?”她似乎认为这是种虚张声势。

    但事实并非如此。

    “瓦莱特女士,准确地说,是你们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储备,而我们则不然。”

    许宁直视对方,坚定地说道。

    这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让整个房间瞬间静默。

    在此之前,中方团队并不清楚欧洲方面寻求合作的具体原因,因此只能临场应变。

    除了少数几位了解内情的人之外,在场的所有人都对许宁的话感到震惊不已。

    白发苍苍的老者,显然是位资深专家,盯着许宁看了一会儿,然后问道:“你所说的SLd条件,是指那些粒径达到毫米级别的过冷液滴吗?”

    “正是如此,并且我可以透露更多细节。”

    许宁胸有成竹:“我们已经对400微米到1毫米的大尺寸液滴与固体表面高速碰撞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大尺寸液滴的结冰机制与以往研究的小于100微米的液滴有很大区别,传统的假设不再适用。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

    “我们怎么解释冰形变化对机翼性能的影响呢?还有,结冰后,怎么评估飞行安全和气动特性?”

    这些问题还没说完,就被一阵轻咳打断了。

    许宁瞥了一眼对方桌上的名牌——费尔南多·洛伦佐。

    他隐约记得前世看过这人写的论文,但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

    “洛伦佐先生,这里是我们商讨合作的地方,不是学术论坛。等我们谈妥协议,我很愿意让我们的技术团队与你们分享这些知识。”

    许宁温和地提醒道。刚才提到的那些细节只是为了证明中方在sld结冰研究上的进展。

    从洛伦佐的反应来看,目的显然达到了。自然,更多的信息不会轻易透露。

    意识到场合不对,洛伦佐显得有些尴尬。

    作为技术顾问,他没有决策权,于是看向代表团的核心成员罗西·科伦坡和安妮·瓦莱特寻求指示。

    法都国宇航和空中客车虽然参与了谈判,但在这种以合作为重的场合中,芬梅卡尼卡和欧洲航空安全局的角色更为重要。

    对于科伦坡和瓦莱特来说,今晚的信息量确实超出了预期。

    如果中方所说属实,那么他们在结冰研究方面可能已经领先漂亮国。

    面对这种情况,二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明白了彼此的想法。

    “我们需要时间向总部汇报并审议这个提议,暂时无法给出答复。”

    瓦莱特说道,语气不再像开始时那样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