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妈妈的担忧
作者:沉默的老刀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最新章节     
    编写教材不同于撰写学术论文,不能假定读者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

    例如,要解释计算模拟的概念,就必须从基础讲起,介绍什么是计算模拟以及如何进行模拟。

    当周莉洗完碗筷走出厨房时,她看到儿子正对着闪烁的屏幕发呆。

    “小宁?”她的呼唤打破了寂静,也将许宁从沉思中唤醒。

    “咦?”

    “这是什么?”

    周莉走到床边,好奇地打量着许宁面前的小机器。

    “这电脑怎么这么小巧?”

    虽然大部分中学在90年代就配备了电脑室和计算机课程,但笔记本电脑对那时的大多数人来说还是稀罕物。

    “没错,这是笔记本电脑。导师发的,方便工作用。”许宁从屏幕上抬起头,望向母亲。

    既然工作没了灵感,不如休息一下。

    周莉的目光很快从新奇的电脑上移开,脸上显露出犹豫:

    “小宁,妈妈有件事想问你。”

    许宁往床头靠了靠,给母亲腾出空间:“您说吧。”

    “你研究的是航空领域,所以……”

    说到这里,周莉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客厅门口位置。

    “老实告诉妈,飞行员这个职业到底有多危险?”

    显然,晚间的新闻又勾起了她对儿子选择的担忧:

    “你爸当了大半辈子警察,每次他值班,我心里就像悬着块石头,即便知道小县城没什么大事。”

    “好不容易等到他年纪大了,调到行政岗位不用外出执勤了,可你又选择了这条路……”

    面对母亲满是忧虑的表情,许宁一时语塞。

    他不想撒谎安慰她,说自己的工作毫无风险;

    也不想让他过度担心,或是改变自己的梦想。

    面对母亲周莉的担忧,他冷静地说:“妈,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安全。”

    稍作停顿,他选择用事实安慰母亲:

    “我的任务集中在客机或运输机上。这类飞机相对稳定,危险系数低得多。”

    周莉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她知道,即使是通过电视新闻也能看出,小型战机的机动性虽然强,但显然不如大型客机那么平稳安全。

    “您想想,如果飞行真有那么危险,谁还敢坐飞机呢?这些年,选择航空旅行的人数可是逐年增加。”

    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更广泛的航空安全记录,军用与民用运输机之间的细微差别在这个时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至于新闻里提到的那次事故,正是因为空难罕见才会引起关注。”

    许宁试图以逻辑说服母亲,并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坠机原因:

    “要么是人为因素,比如飞行员操作失误;要么是机械故障,像发动机失灵;再者就是外部环境影响,如恶劣天气。”

    为了缓解紧张气氛,他半开玩笑地说:“其实,在国内,我们的航空公司对飞机的维护比国外还要严格,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

    说到最后一点时,许宁心中突然闪过一丝不安,因为他想起了之前某次类似emb120机型的事故似乎和记忆中的运8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不过,他很快调整情绪,继续给母亲传递信心和安全感。

    许宁没时间多想,紧接着说道:“说到飞行安全,我正好是研究这个的。咱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可比欧洲先进多了。”

    周莉听了这话,惊讶得眼睛都睁大了。

    自从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的产品和文化如潮水般涌入华夏,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这种影响让许多人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包括像周莉这样的县城教师。

    所以,当听到儿子说华夏的科研水平超过欧洲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们?超过欧洲?”她疑惑地问。

    “没错,妈妈。”

    许宁肯定地说。看到母亲脸上的疑虑逐渐消散,他接着补充道:“至少在机翼防冰技术上,我们绝对是世界顶尖的!”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克什米尔斯卡杜机场,两架战斗机正缓缓接近。

    随着轰鸣声渐强,飞机下方的灯光亮起,表明它们已经准备好着陆。

    跑道上的助降灯也同时点亮,为飞行员指引方向。

    几分钟后,两架飞机安全着陆,分别停在了3600米和2600米长的跑道上。

    地勤人员迅速行动,将飞机拖入加固机堡内进行检查和维护。

    在明亮的灯光下,可以辨认出这是年初新配备的歼8c战斗机。

    军人和技术人员忙碌起来,一些人开始卸下挂在机翼下的霹雳11空空导弹,而另一些则准备重新喷涂飞机。

    飞行员郑良群和陈嘉诚从狭小的座舱中费力地爬了出来,结束了这次紧张的任务。

    两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一位是副师长,另一位是参谋长,他们来自空一师,在藏区已经驻扎了一周。

    对于他们的年龄来说,在高海拔地区长时间工作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这次任务非同寻常,因为新装备的歼8c战斗机驾驶员稀缺,而能熟练操作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飞行员更是凤毛麟角。

    90年代中期,空军的训练水平还有待提高,很多基础科目,比如夜航训练,只有少数精英部队能在团长的带领下完成。

    因此,年轻飞行员难以胜任此次任务,最终决定由这两位老将出马。

    临近春节,他们却驾驶着战斗机跨越千里,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

    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一支神秘的三倍音速侦察机中队,这支中队在过去几个月里频繁侵入领空进行侦查,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在首次遭遇后,这些飞机学会了规避地对空导弹的攻击,选择绕开红旗2乙A导弹阵地飞行。

    尽管几次拦截尝试未果,但巴空军逐渐摸清了对方的行动模式:

    米格25侦察机似乎因某种原因速度受限,通常以2.2倍音速、2.3万米的高度从阿富汗方向进入,直到查谟附近才向东返航。

    对于其他类型的战斗机,如幻影3或F16A而言,即便掌握了这些信息也无济于事,它们无法追上或击落这些高速侦察机。

    然而,歼8c的交付改变了这一局面。

    它配备了霹雳11导弹,具有半主动雷达制导和远程迎头攻击能力,为伏击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