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宿舍与春运
作者:我买大象了   四合院:我站许大茂因为他是我哥最新章节     
    许大灿伸长脖子往前面看了一眼,发现饭菜的种类也很单一,一个白菜炖豆腐,一个土豆丝,连点儿荤腥都没有。

    就连餐具也大多是些粗糙的搪瓷碗盘,有的还有一些豁口,难怪好多学生都自带餐具。

    许大灿有些担忧对刘月如说:“这伙食也太差了,比许窈他们学校可差远了。”

    刘月如笑了笑:“能吃饱就行,我是来上大学的,又不是来享福的。”

    事实证明他们这个学校,不仅伙食差,就连制度都落后。

    它竟然要求学生们先买饭票,然后下个月初,再以补贴的形式给报销。

    许大灿留意到,排在刘月如前面第3个的一名女生,在听见要先买饭票后,面露难色,最终连饭都没吃,就匆匆离开了食堂。

    想来也是个家庭困难的……

    刘月如他们食堂的饭菜不咋好吃,连油水都很少。

    许大灿尝了一口就叹气说:“回头我让覃豹那小子隔三差五给你送点儿吃的来,不然该饿瘦了。”

    刘月如吃吃地笑:“看你说的,哪里就这么造孽了。安心上你的学,不要节外生枝。”

    顿了顿,刘月如又说:“我已经跟学校申请了,说我有两个孩子,申请每个周末回家去看看孩子。到时候我在家里多吃一点。”

    “……”

    由于送刘月如的时候耽误了时间,所以许大灿赶到交通大学的时候,都已经是最后一批了。

    负责报道的老师还以为他是外地的,问他:“家哪的啊?”

    许大灿说:“我本地的,就住在南锣鼓巷。”

    这老师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原来是本地的呀,难怪踩着点来。

    他在本子上翻了翻说:“你们材料管理的宿舍都满了,2楼211房间还有个空位,我把你安到这间寝室吧?”

    这时候的老宿舍楼都是3楼,2楼是最好的位子。

    看来不管什么时候,老师对本地的学生都是照顾的。

    许大灿十分通情达理,谢过老师领了钥匙,正打算走就老师问他:“我看你穿着打扮,家里条件应该还可以,要不要买套被褥?”

    来报到的学生都自个带着被褥呢,要是别的学生肯定就直接拒绝了。

    可许大灿却问她:“请问都有些什么?”

    这老师见状忙说:“有两张床单,两个被套,三床棉絮,外加一个枕芯,两个枕套,还有蚊帐、凉席……”

    见许大灿听的瞠目结舌,老师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校领导考虑到一些外地的学生可能没有带够被褥,便花钱采购了一些,这么多东西只要6块4毛钱,那个同学你要不……”

    她劝说的话没还说完,就被许大灿打断:“可以,我要了。”

    许大灿注意到他答应下来之后,这位老师整个人明显轻松了下来。

    想来也是,这时候的学校基础设施相对都比较简陋。

    像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经过多年的闲置或另做它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和损毁,急需进行修缮和维护。

    还有校园环境也需要逐步改善,加强对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工作,为师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因此,每一笔开销学校都得精打细算。

    就像这些被褥,成为了计划外的支出,校领导没办法,只能以任务的形式压到负责新生接待的老师们头上。

    就像这位女老师,连一套都还没有卖出去,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

    见许大灿拎着这么一大堆东西出来,大茂都急了:“家里都带了,你怎么还买这一堆……”

    然后于莉就看见许大灿冲他哥比了个“六”的手势,他就消停了下来。

    于莉无奈地对覃虎、覃豹说:“你们看看,他俩绝对是达到了狼狈为奸的最高境界。”

    许大茂张罗着把东西给分了分,一脸得意地说:“这话我爱听。这叫什么呀?人情世故!”

    他们几个人一路前行,顺着不太宽的水泥路朝宿舍楼走去。

    于莉看着校园里的环境说道:“还是许窈她们学校最气派,大灿的学校次之,月如她们学校条件最差。”

    那可不嘛,许窈她们那是什么学校?有钱啊!85年的北邮宿舍  “两电一邮”的大名哪个不知,谁人不晓?

    她们的宿舍楼都是4层的,电教室更是豪横的让人感到不可思议!80年的北邮电教室  反观许大灿的学校,看上去就差那么点儿意思,但条件真心也已经很不错了。

    许大灿到宿舍的时候,其它7个同学都已经安顿好了。

    也因此,他只能屈居在最差的一个铺位——靠门口右手边的下铺。

    不过对他来说,这都是小事儿。

    许大灿上辈子刚考上大学的时候,第一年住的也是7人间;第二年搬到新校区才住上6人间。

    那7个同学一看见进来这么多人,都纷纷好奇地张望。

    好在许大茂是个自来熟的性子,笑着和人家打招呼:“哟哥几个都到了啊,介绍一下,这是我弟弟,以后大家就是同一个宿舍的室友了,我们帮忙归置归置就撤。”

    趁着许大茂帮他当嘴替的时间,许大灿也观察了一下宿舍里其它7个哥们。

    他们年龄最大的看上去比他还要老,最小的看着和孙连成那小子差不多。

    许大灿还注意到,有2个小子一看就是青春期晚期,眼神老不由自主地往于莉身上瞟……

    人多效率高,不一会儿就收拾得当了。

    许大灿把多出来的东西交给了大茂,让他拿回去先预备着。

    反正他母亲唐晓蓉3月份就要来京爷家了,到时候也得花钱添置这些东西,如今倒是正好趁手了。

    说到唐晓蓉就不得不说起“春运”这个词儿。

    报纸的版面上,还特意刊登了两张春节期间旅客们在广场排队准备进站,以及站台上人们争先恐后地朝列车上挤的照片。

    其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背着行囊,嘴里叼着块饼,手脚并用,爬上了火车车窗!

    当天的日报上,第一次出现了“春节旅客运输工作”的提法,春运,这个词儿正式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