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世家望族们,最丢脸的一次
作者:好想吃个火锅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最新章节     
    “占据应天府之前,若是韩林儿愿意主动示好,那老朱应该会来者不拒,将来也能多几分情面。”

    “可在攻占应天之后,再怎么可着劲给他升官也是无用,哪怕是封王,他多半也不会买账。”

    车撞树上你才知道拐,那拐了还有用吗?

    等坐镇应天而望江南之时,老朱便已经着眼天下,这个时候他与韩宋之间,真的就只剩下一层名义上的关系。

    甭管是称王还是称帝,那都只看老朱愿意与否,压根也不需要韩林儿的同意。

    “在这乱世中,天下还未一统,便许诺加官进爵是对棋子才有用的手段,可一旦这棋子变成了棋手,再想收买人心,除非韩林儿能舍弃刘福通,转而倒向老朱。”

    李二笑着道。

    且不说刘福通与老朱之间的实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即使韩林儿真的脑子抽了,那也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在韩山童死后,虽然刘福通很快扶持了韩林儿登基,可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不过就是个傀儡皇帝。

    韩林儿想拉拢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福通希望他拉拢谁。

    而能够被拉拢的,只能是棋子。

    就比如曾经还未拿下应天府的老朱,在郭子兴刚死的时候,还有一定机会能倒向刘福通。

    “只能说他们的眼光有些问题,老朱跟郭天叙这二选一的选择题竟然都能选错。”

    让郭天叙继承郭子兴的一切,继承那都元帅之名。

    选择了郭天叙,那自然也就等同于将老朱推向了对立面。

    即便这两人私下的关系可能还不错,但在明面上,老朱是断然不可能再跟韩宋有太多交集了。

    “不过现在应该还远没有到能够内乱的时候吧?毕竟蒙元的威胁还在。”

    赵匡胤犹豫着道。

    在他看来,现在最好的选择应该是一致对外。

    彻底将蒙元击溃之后,再考虑内斗的事。

    “宋太祖,这就是你想太多了。”

    “不排除有人愿意联手先对抗蒙元,但你觉得,谁敢用麾下数十万人的性命,去赌他人的品性?”

    “张士诚屡次归顺蒙元而又复叛,陈友谅也同样数次背刺自己的顶头上司,为人更是骄狂无比,从不将其他人放在眼中。”

    “至于韩宋,那就更不用提,从始至终,刘福通就没将我爹放在眼里。”

    “这样的义军,换做是你,你真的敢去信任?”

    选谁结盟都怕背后突然被来上一刀。

    这种情况下,一旦联手,反而要担忧的事更多,倒不如各自为战。

    “……那至少也不能互相攻伐,徒劳消磨反元的力量吧?”

    赵匡胤多少有些无语。

    字幕虽然还未更新,但画面已经出现了。

    陈友谅、张士诚加上老朱三方在对抗蒙元镇压的同时,内部的争斗也从未间断过。

    至于剩下的韩宋刘福通,因为过早的称帝,沦为了蒙元的眼中钉,直接被蒙元主力压的节节败退,连头都抬不起来。

    通篇画面看下来,赵匡胤只得出了四个字的结论。

    一盘散沙!

    “难道他们都不会想想,一旦蒙元灭了韩宋,抽出手来转头再灭他们,也同样不费吹灰之力啊!”

    朱棣:“……”

    “总觉得你有些高估蒙元了。”

    “我爹他们仨的确内斗不止,可蒙元自身也没安生着,可以说双方的状况都是差不多的。”

    “也正是看明白了这般状况,我家老头子才伙同几名谋士定下了方针。”

    【屯田纳士,不起战火。

    待底蕴足够,便先平江南,以南伐北!

    这便是朱元璋在与刘基、李善长等人讨论定下来的结果。

    蒙元主力被韩宋所牵制,而张士诚与徐寿辉的力量还远不足以威胁到他!

    驻扎应天府之后,因本身自带的长江天险,加上应天府坚固的城墙,高筑墙这一部署基本可以宣告完成。

    为了达成第二步的广积粮,朱元璋除却动员百姓积极耕田之外,更是直接让将士们在训练的闲暇之余负责屯田。

    大量的将领被派出去开垦荒地种田,同时令专人负责兴修水利。

    短短数年的时间,粮草便已充盈府库。

    这个时候不用他说,下面的人都早已经按耐不住。

    此时长江上游的徐寿辉被陈友谅所吞并,并且其野心勃勃,一直在试图染指应天府。

    相比于下游屡次降元而复叛,蛇鼠两端的张士诚,以及没有野心,只愿割据一方当个逍遥王的东、南邻居方国珍跟陈友定。

    显然陈友谅的野心最大,威胁也最大!】

    字幕至此消散,画面逐渐浮现。

    画面之中,老朱还没来得及决定要先拿谁开刀,陈友谅便先替他做出了决断。

    在挟持了徐寿辉之后,陈友谅轻松攻占了采石、太平两处地方。

    兴许是觉得老朱拦不住他,天下对他而言唾手可得,于是他在采石杀徐寿辉,称帝,定国号为汉!

    “寡人的大汉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这样的人也非得上来碰个瓷吗?”

    看到陈友谅定的国号,刘邦多少有些无语。

    怎么这年头什么猫猫狗狗的都喜欢定个国号为大汉?

    “的确,我大汉的名声虽响,却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看看自己够不够格吧?”

    刘备连忙附和。

    “陈友谅也算不得猫猫狗狗,他当的上枭雄之名,元末之际,我爹最大的威胁也来自于他。”

    对于前两者的话,朱棣不敢苟同。

    即便陈友谅不是什么传奇一般的明君,但他至少也能算是个顶尖的枭雄。

    出身渔家,年轻时当过一段时间的县吏。

    这就是陈友谅的出身。

    比起老朱也就稍微强了那么些许,跟绝大部分皇帝都是没得比的。

    若真是什么猫猫狗狗,能凭借自身的能力爬到这一步?

    “哦?”

    “若是这么说的话,那这元末之际还真够精彩的。”

    李二对接下来的盘点有些期待了。

    “元末之际啊,的确挺精彩的。”

    “私盐贩子、打渔的跟放牛娃,三个底层出身之人,却是三分了天下。”

    “世家望族们,最丢脸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