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时代人的平均寿命算,萧西风满四十岁,已是人过中年了。
他和几位古桑老乡的两次军旅生涯,过程与结局都十分相似。
前一次,老板沈田子将军本来建立了不世功业,可是却擅杀上官、主将王镇恶,也导致自己命陨。
在皇帝刘裕的强力干预下,才落得个无功无过结论。
这次,主帅朱修之坚守滑台城,统帅有方,杀得魏军赫赫有名的安颉将军硬是没任何优势。
可最终因为军中断粮,朱将军率全城投降了。
皇帝刘义隆也没追究朱修之责任,没有褫夺他过去的荣誉和封赏热,也没为难他家人。
当然也绝不可能给他颁奖。
上万将士在滑台城的累累功勋,自然也就无声无息湮灭了。
宋国军中,但凡对萧西风几人有点了解的,都知道他们累积的军功,足够封侯赏地。
可偏偏兵部的档案里,一笔都不曾记载在册。
萧西风五人回到乡里,搞完与亲朋好友、乡里乡亲的例行应酬后,五人轮流做东,几乎每日都在一起宴饮。
其实也在商谈今后的计划。
以前,钱塘县所在的会稽郡乃至扬州,就是传统的吴地。
无论是三国时代,还是西、东两晋时代,中原汉族人一旦遭到北方胡族攻击,政权瓦解,他们就往吴地迁徙。
吴地本地人是有苦难言。
一是因为那些迁徙来的族群,都是上级朝廷的高门大户。
他们不但有身份地位,有权有钱,还有军队。
吴地在那些外来人眼里,是属地,是子民,甚至是奴才。
但凡有点嫌弃意思,那就是刀枪伺候。
吴地人根本做不了主。
二者,大家都是同族同根。同胞遭到异族侵犯、驱逐,吴地人从道义上不能拒绝。
第三,吴地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朝,汉末,也经历无数战乱,人口一直稀少。
北方人带着钱财、精壮人口、俘虏等来到吴地,对当地变得富裕,起了关键作用。
所以,吴地人即便内心对北方客族有些惧怕、排斥,也没有、不敢表露出来。
现在,经过历史长时间沉淀,吴地已经是吴地本土人与北方客族共同的吴地了。
即便北方得到光复,北方南迁家族的后裔里,起码有一半不愿迁回到北方去。
再说了,中原汉人南迁后,中原土地也不是空着。
那里已经被更北的几个民族占据了。
鲜卑、匈奴、羌、氐、羯等族,花那么大代价攻打中原,目的就是为了土地、人口。
中原土地被胡族占领时,有本事、机会南迁的都是大族。
小族、底层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他们依然留在当地。
南迁中原人宣扬说,这些留在当地的同胞受到胡族如何如何的凌辱、压榨…等。
其实,站在底层人角度,从胡族人那里受到的欺辱,与汉族同胞给予的欺辱,没多大区别。
胡族人占领当地后,出于站稳脚跟的需要,或者因为民族疏于管理的特性,他们对汉人的欺辱,可能还不如汉人贪官、豪强对同胞的欺辱残酷。
总之,中原被北方几个胡族占领,中原汉人大量南迁,导致的结果是:中原在事实上已经是胡族、汉族共居的地域,如同吴地已经是本地人与南迁人共居的地域一样。
萧西风五人本来是乡下老实巴交的农夫,这些年出征两次,见过一些世面。
加上年事增长,接触了更多人,对外界有了更深了解。
他们也不再是那种目光短浅之辈。
五人喝酒畅聊,一致认为:魏国十分强大,比宋国强大得多。
宋国与魏国的较量,最终可能是魏国覆灭宋国的机会大些。
自己几人应该为这种危局的到来提前做些准备。
具体来说,就是如果外族真的打来了,不能让敌人进入乡里屠戮。
古桑乡应该像滑台城那样,成为坚固的堡垒。不让敌人攻破。
至于事不可为,就像朱修之将军那样,率全城投降。
那样才能避免被屠乡。
五人聊着聊着,讨论着这些事,最后聊得越来越具体、详细。
主要是因为两段出征经历,加上几人手头有大量金币,大家聊起事来,不是无的放矢放空炮。
最后,五人一致坚毅决定:开始建设古桑乡堡垒。
萧西风要求大伙:不要露口风、不要喊口号、不要赶时间。
五人以萧西风为首领,明确分工,各自拉家族入伙,分头推进…慢慢地、悄悄地把古桑乡打造成一个防御性军事堡垒。
五人粗略统计了一下,古桑里大约有人口1.35万。
五人家族再拉上姻亲家族,占总人口八成以上。
另外两成人先不与他们沟通。
待有些具体工程有了初步模样,再对他们言明,他们应该不会拒绝出力。
五人也不着急。
分工之后,各自开始慢慢琢磨、筹划相关事务。
五人大概计划的第一步,是古桑乡围子外挖壕沟水渠,起石墙箭垛。
第二步是改造房舍。使寨子内便于攻击敌人;尽量免遭火攻、方便取水灭火。等等。
先推进第一步。
这是大工程。要取得乡老议事会同意,而且不要张扬。
因为金钱由五人负责筹措,乡老议事会的责任是腾出空地、安排人工。
萧西风五人首要任务是先做通这道工作。
在古桑乡围子外挖壕沟、建围墙,即便不用乡亲们出钱,但占用的土地,也是财产,应该全乡人匀出来。
现在是和平时代,要做通这道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
挖沟筑墙,需要劳力,乡亲们不能免责。
这不全是费用的问题,而是责任问题。
萧西风认为,不能让乡里人产生一种与自己干系不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