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恒河入海口
作者:太平盛世中的苟倘贫   穿越三国刘琦,吊打诸葛亮最新章节     
    天竺海,恒河三角洲附近,滩涂纵横,小岛遍布。

    十几艘三桅大帆船停在不远处的海面上,几个探险队的小队长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探索此处的对策。

    赵云,徐盛,丁奉等人都拿着望远镜在观察。

    这里很明显就是一处大平原的沿海部分。

    徐盛放下了望远镜,说道:“我敢肯定,这里就是大将军所说的恒河入海口!”

    丁奉也放下了望远镜,说道:“这应该就是了!”

    赵云却拿着望远镜继续在观察。

    他其实也知道这里应该就是恒河入海口了。

    赵云他想要看得更仔细一点,根据天书九卷的地理卷的说法,大河两岸,特别是下游,一般都是大平原。

    而这种大平原,是非常有利于开垦的。

    不过,在这恒河口两岸,并没有发现有开垦的痕迹。

    赵云将望远镜放了下来,说道:“我负责探索南边!”

    徐盛和丁奉听了,并没有意见。

    徐盛说道:“那我就由河口直上探索!”

    “那我就探索北边!”丁奉说道。

    很快,十几艘大帆船分成了三队,开始分头行动,将恒河口的水文情况探索出来。

    ……

    赵云站在甲板上,小心的观察着四周。

    这里有很多的芦苇荡,有很多的小岛,这里的河流纵横。

    如果按照大将军刘琦治理长江入海口的经验来看,这里就是一处宝地。

    最少能开发出几十万亩的良田。

    这海外,果然有这么富饶的地方啊。

    赵云相信,这些河流的上游,一定有更好的地方,也许就有现成的富庶城市。

    “哇啦哇啦!”

    岸边的草丛中,突然出现了一群人,他们飞舞着武器,向赵云等人哇哇大叫。

    看样子,这些人,是在警告他们。

    赵云见了,非常欣喜。

    因为他发现,这些人不像野人。

    至少他们身上穿了衣服,而且还有铁制武器。

    赵云想要与他们接触,交流一番,看能不能了解一些东西。

    赵云命令水手们停船,放下小船。

    岸上的土着们开始朝河中丢起了石头,有的开始射箭,而其余的人都做好了攻击的准备。

    赵云在船上飞舞着双手,大喊道:“别打,我只是想和你们的首领谈谈!”

    赵云一喊,所有的攻击都朝着他打了过来。

    赵通在一旁,建议道:“船长,我们直接冲上去,杀散他们,抓住几个土着,了解一番,不就行了吗?”

    赵云摇了摇头,说道:“不行,大将军说这里的土着,成千上万,真的打起来,我们这么点人,可讨不到好处!”

    赵通轻声说道:“大将军应该没有说不可以杀上去吧!”

    赵云怒瞪了赵通一眼,说道:“在这里,我说了算!”

    赵通低头,不再说话。

    很快,岸上的土着将旁边的石头都扔完了,箭支也差不多射完了。

    赵云借此机会,命令众人划船,往岸边驶去。

    船只靠岸,赵云大声说道:“杀上去,但不要闹出人命!”

    赵通不由撇了撇嘴,杀上去,还不要闹出人命,谁做得到啊!

    但他还是跟着赵云跳上了岸边。

    赵云正值壮年,武艺高强,这些土着哪里是对手,根本就拦不住赵云。

    这些土着见了,哪里还敢抵挡,一窝蜂的跑了。

    赵云带着水手坠在后面,跑出几里地,发现了一个小城寨,城寨上已经戒备森严。

    赵云带人在城寨前喊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语言不通,城上没有任何回应。

    赵云无奈,只能带着人回来了。

    赵通很不满的嘀咕道:“直接打下来就行了啊,这么一个城寨,还不如中原一个豪族的坞堡呢!”

    赵云冷眼看了他一眼,带着众人回到了帆船上,继续测绘这里的地形。

    不久后,这一带的地形也测绘完了。

    赵云发现,这一片,应该就只有那一座土着城寨。

    赵云带着人回到了海上,与徐盛等人会合。

    他们都聚集到了早前探索好的一个优良港口中。

    徐盛和丁奉看到赵云空着手回来,都相视一笑。

    他们早就料到,赵云并不会抓回来土着。

    徐盛和丁奉就不一样,他们抓了好些土着。

    尤其是徐盛,还抓了一个僧人。

    徐盛得意的说道:“我抓了一个在当地土着中地位很高的人,他应该了解这一地方的局势,但我们并不懂他说的话。

    我们现在回去吧,等让他学会了我们的话,就了解这一带的局势了!”

    丁奉和赵云都没有意见,众人扬帆起航,开始返航。

    ……

    勿拉港,一座新建的红砖瓦房组成的院落中。

    中厅。

    刘琦正在接待两位僧人。

    这两个僧人是僧人支娄迦谶的弟子。

    支娄迦谶是月氏国人,后来因为战乱,来到了大汉帝国,翻译了不少的佛学名着。

    由支娄迦谶传播出来的佛学叫作波若波罗蜜佛学,在后来非常的流行。

    当然,刘琦并不了解这一点。

    否则他可不会对待支娄迦谶的弟子们这么客气。

    佛学,讲究因果报应,讲究忍受困难,讲究摆脱肉身,实际上就是不作为,和后来魏晋士人们的贪图安逸,不求进取的思想不谋而合。

    对于崇尚开拓进取的刘琦来说,他是不信的。

    他请支娄迦谶的弟子来,只是想让他们做一个翻译。

    这两位僧人,一个叫支娄伽兰,一个叫支娄迦若。

    他们也是月氏国人,是支娄迦若为了翻译佛经,从月氏国带来的一部分人中的两个。

    这两位僧人,顶着两个油光发亮的光头,但穿得又不是僧人的衣服。

    刘琦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滑稽。

    刘琦笑着说道:“两位大和尚,我此次请你们来,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你们帮忙做一点翻译上的工作。

    并且也帮忙培养一些能够说西域以西语言的人才。

    两位大和尚不会拒绝吧?”

    两位僧人笑着回答:“大将军有命,小僧怎敢不从,我们一定尽心尽力,为大将军办事!”

    支娄伽兰和支娄迦若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他们还以为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大将军刘琦,要被遣送回去呢。

    刘琦微微一笑,说道:“两位大和尚也放心,你们如果做得好,我会给你们相应的报酬的,你们先去休息吧!”

    支娄伽兰和支娄迦若马上起身,告辞离开。

    刘琦看着他们离开后,陷入了沉思。

    天竺是佛学的起源之地,据说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了。

    不知道在天竺,佛学发展成什么样子。

    是不是已经发展起来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了。

    要是发展出严格的等级制度,那僧人的地位可就是最高一级了。

    他其实想不明白,僧人不是不能结婚生子吗?

    那他们是怎么传承的。

    刘琦摇了摇头,这种复杂的东西还是不想为好。

    如今,只能等探险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