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皇子齐声呵呵:“说的比唱的好听,你看咱们信不信?”
十几个哥哥排排站,或控诉、或揶揄。
就没有一个正常好哥哥模样,让胤祄怀疑自己是被组团针对了。
不过不怕!
他有康熙爸爸。
小娇一撒,再牛逼的哥哥也得俯首,争相解释自己没有别的心思,只是逗弟弟。
这个时候,小家伙再出来做贴心好弟弟。
哪个当哥的不觉得小鬼奸诈呢?
对此,胤祄也很无奈:[原本,我是心无杂念,只想抱住康熙爸爸跟四哥大腿的。无奈本人可爱过度超标,未免过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了些。大哥、太子二哥、八哥、九哥、十哥等也对我太过热络。]
被点名的几位讪讪地摸了摸鼻子:没办法,谁让他们不是个四爷党呢?
皇权争夺,各为其主或者为各自所代表利益的时候,难免使些个歪招、损招。招招恨不得都落在汗阿玛的忌讳上,不讨好着些,整天被半公开处刑怎么办?
反面典型八阿哥:!!!
今天,又是保持不住温文尔雅的一天。
但他们怎么想,都挡不住胤祄心里暗戳戳叨叨:[爱新觉罗家祖传小心眼,四哥尤甚,在他面前玩左右逢源的那一套是想都别想。]
[未来大佬不能得罪,现在的直郡王跟太子、八贝勒等也不好惹啊!]
[哎,好难!]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说得不就是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跟一个哥哥好援结朋党,跟两个哥哥好是左右逢源。跟所有哥哥都好,带所有哥哥一起发财,谁提起来不得说上句好人缘呢?]
诸皇子:……
确认过眼神,咱们都是与你做挡箭牌的人。
终于明白他这小算盘的康熙严肃脸:还是他这当汗阿玛的不到位啊!
努力许久,小十八还对九子夺嫡的印象根深蒂固。恨不得行走坐卧都要仔细想想,会不会被太子嫉妒,能不能遭老四记恨。
小心翼翼到让老阿玛心疼,不禁又把人抱在怀里:“咱不理那些个没点子兄长样儿的,小十八有什么尽管跟汗阿玛说,汗阿玛给你做主。”
“不行呐!”胤祄摆了摆小胖手:“儿子还要带着哥哥们一道发财呢,唔,还有姐姐们。”
康熙也不恼,只好奇他怎么有了这么个想法,又准备怎么发这个财。
[发财的想法始终未曾停止哇!毕竟富贵咸鱼才是享受,穷嗖嗖的容易被一文钱憋死。]
众人憋笑,胤祄小脸儿忧伤:“儿子原以为贝勒年俸两千五百两,再加上禄米、贡缎、年节赏赐。一年下来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结果……”
“年节、皇玛嬷、汗阿玛跟额娘的生辰,哥哥们娶妻、纳妾、生子、生辰,姐姐们出降……许许多多要随礼的地方,不够用,根本不够用。儿子没成家、有爵位尚且如此,拖家带口的哥哥们不是更捉襟见肘?”
拜康熙爸爸的抠门所赐,现在诸皇子中也就太子位居东宫,大阿哥胤禔一个郡王,老三、老四、老五、老七、老八跟他六个贝勒,再加上胤禟的贝子。
属于剩下的都是光头阿哥,收入少,花得多行列。
阿哥们尚且如此,皇女只会更甚。若外家再不得势,那可就更雪上加霜咯!
虽又被内涵了一遍抠门,但康熙还是忍不住欣慰爱子纯善:“难为你小小年纪,竟思虑得这般周全。”
“那汗阿玛是同意咯?儿子谢汗阿玛成全!”
胤祄笑眼弯弯,从康熙怀里挣脱出来就结结实实一个千儿扎地上,立马把事情给砸瓦实了。
至于兄长们会不会同意?
胤祄背着小胖手扫视全场:“刚刚弟弟跟汗阿玛的谈话,哥哥们也都听到了。有不同意的,现在就可以提出来。否则的话,就当你们默认了哦~”
“三,二,一。”
“没有人反对,汗阿玛您看,哥哥们都欣然同意呢!”
康熙:……
被代表的诸皇子们:……
无奈中带着点点好笑。
就这样,皇家暖壶厂就在这么半商量半强迫的状态下成立了。
(pS:康熙与十八阿哥商量,诸皇子被强迫。)
为了让这贵家不屑用、贫家用不起的鸡肋产品能风靡大清,成为绝大部分家庭的刚需,胤祄可努力。
第一步就善用名人效应。
送出礼物的同时,就恳请收礼人在尽可能多的公众场合使用暖水壶。
为啥?
胤祄掐腰瞪眼,萌力无边:“汗阿玛笨啊!不是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要的就是这个流行效果啊!咱们先把势造起来,回头年班蒙古各部进京,朝鲜、暹罗等使臣朝拜天颜,还愁不他们不愿意花重金买几个京城流行款回去?”
潮流面前,实用与否都是次要的了好么!
嘶~
诸皇子齐齐倒抽了口冷气,暗戳戳做好跪求准备,随时搭救这个敢说汗阿玛笨更敢教汗阿玛做事的小混球。
结果……
小的说得热闹,大的听得欢快,谁也没注意这点子末节?
诸皇子:!!!
得,终究是他们浅薄了。以为汗阿玛对太子的宠就已经登峰造极,现在才知一山还有一山高。
跟小十八比,太子也得相形见绌。
当然,酸归酸。
弟弟都这般维护兄姐,为兄姐着想了。
当兄长的,自然也得集思广益帮弟弟把厂子鼓捣起来。
没见着那沉甸甸的分红前,当哥的态度都很一致:再如何缺银子,也不至于惦记弟弟那仨瓜俩枣!之后则一个个眼珠子瞪圆:了不得,开厂子竟这般挣钱?
实力演绎打脸。
当然现在一切才刚刚起步,离那些还远着。
只听在场唯一买卖人儿胤禟诚恳建议:“流行效果虽好,却不是长久之计。想让暖壶真正风行开来,还得落实在实际效果上。”
嗯嗯嗯。
胤祄小鸡啄米式点头,各种琢磨该如何把话题扯到多喝开水好上。
还没等琢磨出个章程来呢,太子二哥就开始背起了医书:“太和汤,又名百沸汤、热汤。甘,平,无毒。助阳气,通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