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大哥,三哥,进屋吃饭吧,娘已经做好饭了。”叶明远推着自行车往院子里走,招呼苏父和苏家两个哥哥。
“你大嫂在家也做好饭了,我们回去吃。时候不早了,下午还得上工呢。”
苏父好心情的拍了拍自行车的车座子,笑着说道。
叶明远买的这辆自行车,又何尝不是给他长脸,他们家也是有自行车的人家了。
送走了苏父和苏家两个哥哥,叶明远停好车子进了西屋,苏母已经把饭都端到桌上了。
“爹和哥哥他们呢,娘不是说他们也过来了吗?怎么没进来?”
苏娇探头看了看叶明远身后,又往院子瞅了两眼,疑惑道。
“我没留住,爹和大哥他们回家了。”
叶明远端起暖壶倒了两杯水,答道。
“不用管他们,他们都进来乌泱泱的吵到肉包怎么办,咱们吃咱的,你大嫂肯定在家做好饭了。”
苏母把手里的筷子放到炕桌,说道。
苏家这边吃过午饭,各回各屋。
苏大嫂就问起了叶明远买自行车的事。
“媳妇儿,明远那自行车真是气派着呢,村里去了好多人看,围着自行车里三圈外三圈的。苏大哥说道。
“明远和娇娇买车真的是爹娘借的吗?”
苏大嫂犹豫了一下,问道。
“爹娘是这么说的,你也听说啦?你不是没出门吗?”苏大哥有点困意的含糊道。
他没察觉到苏大嫂情绪的异常,对于苏母说借钱给苏娇买车的事,他是没有任何意见甚至觉得理所当然的。
“爹,是我在院子里挖蚯蚓的时候听到路过咱家门口的婶婶们说的,我也想去看姑姑家的新车,娘嫌我捣乱不让去。”
苏大嫂没说话,旁边的大宝反倒委屈巴巴的开口了。
“你姑姑还在坐月子,肉包还那么小,那么多人吵吵闹闹的。
你想去下午睡醒可以去,不过要安静点,不要吵到肉包睡觉听到没有。”
大宝兴奋的点点小脑袋,闭着眼开始睡觉去了,早睡早起就能去看自行车了。
苏大嫂还想继续说点什么,转头发现苏大哥已经睡着了,只好叹了口气侧身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也睡了。
苏娇睡醒就听见院子里时不时传来嘻嘻哈哈的笑闹声,抬头看了眼窗外,发现是大宝和叶瑶在兴奋摇自行车的车蹬子转车后轱辘。
两个小家伙玩了半下午才玩累了进屋喝水。
“姑姑,瑶瑶姑姑说她中午坐过自行车,我也想坐。”
大宝豪放的用衣袖擦了擦嘴,不好意思的说道。
“行啊,一会儿你小姑父从山上回来,就让他骑车带你们俩出去再转一圈。”苏娇笑眯眯的说道。
大宝欢喜的点点头。
“你个小邋遢鬼,天天把衣服造的这么脏,每天给你洗衣服,你奶奶我都要累死了,再弄的这么脏以后你的衣服自己洗。”
在炕上做新衣服的苏母看着大宝袖子上的水渍忍不住笑骂道。
苏大嫂现在也是怀了七个多月了,弯不下腰,所以最近苏家的衣服都是苏母在洗。
大宝不好意思的把小手别到身后。
“奶,我们去院子里玩车了。”
说完拉着叶瑶笑嘻嘻的就往院子里冲。
苏母听着两个小家伙欢乐的声音,笑着摇摇头。
“娘,你最近洗那么多....”
苏娇刚要说话,就被苏母打断。
“打住,娘知道你要说什么,娘吓唬大宝呢,就这么几件衣服,还累不着,再说彩霞每次碰到还帮我一块洗呢,娘一点都不累。”
“都怪你那个犟三哥,不让我给他说亲,自己也不找,你大嫂这一怀孕,家里的活连个替手的都没有,什么活还都得娘干,你说娘养他有什么用,他要是有本事最好一辈子别说亲,当个老光棍好了。”
苏母说着说着又怪到了苏三哥不肯说亲的事上了,嘟嘟囔囔的开始说起了气话。
苏娇无奈的摇摇头,看来她三哥不肯说亲这事是她娘的一大心病啊。
看样子等出了月子得找个机会探探她三哥的底,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娘,我跟明远买自行车说是用的跟您和爹借的钱这套说辞您跟我几个哥哥嫂子说过吗?”
苏娇想着按照她娘的行事风格多半是只跟她爹说过,其他人估计是只字未提。
果然,苏母理所当然道:“这有啥可说的,又不是真的用了,就是真用了没分家那也是我的钱,我给谁用还得他们批准?”
苏娇知道她娘是刀子嘴豆腐心,放不下婆婆的架子呢,立马劝道:“娘,现在村里都知道是您跟爹借的钱了,大哥三哥暂且不说,大嫂那边还是要说一下吧。
您这样不说的话大嫂容易误会,这么长时间了,我看大嫂也不是那种挑事不牢靠的人,您晚上回去就把明远卖了人参的事透一下底吧。
一家人还是坦诚相待为好,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影响咱一家人的感情。”
苏母听了情绪反而激动起来,“她嫁过来我可没磋磨过她,她生孩子我还给洗衣服,村里有几个我这样的婆婆,谁家儿媳不是大着肚子继续自己洗衣服的。
还有你对她那么好,自从她怀孕可没少吃你给的东西,大宝也是吃的喝的可没少得着。
她要是这样还心里不知足,想东想西的,那就是没良心,娘也不会惯着她。”
苏娇叹了口气,很明显她娘跟她不在一个频道上,她摇了摇她娘的胳膊,说道:
“娘,大嫂不是这种人,就是不告诉她,她也不会有意见,但是心里难免有疙瘩,觉得您不信任她,这不也就是您一句话的事么。”
苏母妥协道:“成成成,拿你没办法,就没见过哪个婆婆还得看媳妇儿脸色的,娘就随了你的意,回家跟他们说一声。”
苏娇刚给她娘做好思想工作,苏家这边也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几个上了岁数平常不上工,只是偶尔割割猪草,平常喜欢聊八卦闲串门的大娘借着看望苏大嫂的由头,来挑拨打听来了。
“桂兰,你小姑子家里今天买了辆新自行车这事你知道吧,听说是你公婆给出的钱呢。”
村里这种爹娘贴补自己偏疼的孩子的事很常见。
苏母之前的做法也是村里大多数人的做法,大家一贯也就是端着父母公婆的架子,做什么也不会跟小辈解释,就因为这些闹出的家庭矛盾可不在少数。
她们就笃定苏母肯定不会事先跟苏大嫂说借钱买自行车这事。